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普通人遵循什么样的生存法则才能在这一波个体崛起的红利中分上一杯羹,占据一席之地。李佳琦和李子柒个人的年收入超过几家上市公司的营收,罗永浩用一年的时间偿还了4亿的欠款,辛巴一场直播可以顶上一家传统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这就是个体崛起的力量! 当然这些人属于凤毛麟角,但不可否认,这其中年入百万千万的超级个体不计其数,那如果我们既没有美貌,又没有才华,也没有强大运营团队和雄厚资金支持的普通人,是否有没有机会成为特定圈内的“耀眼的红星”,这种红利能够持续多久? 一、超级个体崛起的原因:互联网时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在发生的巨变,个体经济将开始大放异彩。未来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企业而是个体。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从第1台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发明,不过44年;从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的崛起,不过5年;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微商遍地,不过一年; 还可以回顾这几年发生的事情,网店革了实体店的命,滴滴革了出租车的命,而自媒体革了报纸的命。直播革了电视的命,徽信革了移动的命,支付宝革了银行的命。 而电商、广告、媒体、视频直播,供应链都将围绕超级个体发生转型和变革。
有灵魂有才华的个体将迎来更加闪光的未来,且兴奋且尝试… 《哈佛商业论坛》说,这是网络个人经济的开始,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因为在工业时代,公司是经济的主导力量,这是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单一固定所决定的。雇主只需要把雇员放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一起生产某一种产品。 说白了,如果说公司是一个机器呢,公司的员工就是机器上的螺丝钉。作为螺丝钉不需要有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那未来呢,人们不再满足于标准化的产品,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五花八门,公司或者是企业是为标准化的产品而生的,现在的产品不再具有标准化,那么经济单位也要随之转变。 一句话简单的说,就是经济单位的形式,随着人的需求而改变。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商业重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第三方主导的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圈自己的消费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需求,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以前是先做产品再找消费者,今后一定是先找消费者再去做产品,完全是反过来的。 商业的核心,最终从“产品”切换成了“用户”,按照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的定律,谁拥有聚合消费者的能力,谁就掌控了未来商业。 二、普通人应该如何做?我们只需要发挥自己的经验、特长、爱好、兴趣,做我们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你可能会说我这人也没有什么特长爱好,小时候爸妈也没有培养过我什么过人之处,颜值也一般,没办法出境。 给你打打气,想告诉你的是:一个养猪的老农,在某平台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之后,然后开始卖课程,叫做《母猪产后料理》,是的你没听错,这个课程卖了几千份,为他带来了10万多元的收入。 还有几个人是教人吹唢呐的,走的是知识付费的路线,看似小众,收入也不错。 网上还有很多教人种植花卉的自媒体账号,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麻辣德子,大家都知道吧,全网粉丝上亿。养猪,吹唢呐,种花,种草,做饭,这些技能真的就很高大上吗? 中国人太多了,人们的需求也太多样了,你只需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分享出来,总会有人喜欢你,关注你,甚至为你付费。 凯文凯利说过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做1000粉丝理论。大概意思就是说不管你从事什么领域,只要你能在网络上有1000个铁杆粉丝,不需要太多,可以找到你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如果每个粉丝每年愿意为你付500人民币,那么你年收入差不多50万人民币,你的日子会过得很滋润。 这理论一点毛病没有。无非就是你不去尝试,永远没有可能。那句话怎么说的,穷人在安逸中更穷,富人在动荡中更富…… 在未来知识,就是最大的生产力。靠胆子大和机遇就能发财的年代,早就过去了。在这个时代生存必须有知识,这里并不是说多么高的学历水平, 而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并且能够努力成为这个的专家,这个领域,绝对不是什么高科技的领域,而是大大小小的生活生产的领域,接地气到养猪养鸡烹饪,养花,收纳(打扫卫生) 只要你在这个领域有别人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在这个领域里边持续的贡献你的价值,你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 三、个人IP的打造成长为超级个体,一定要谈及个人IP的打造,个人IP其实就是行走互联网的一张名片,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做什么的?你能给别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其实打造IP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别人相信你,信任你,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在你那里下单。 那如何让别人相信你的,你对别人有用,你对别人产生价值了,别人就会相信你, 你可以想想你身边你相信的人,你为什么相信他们? 是不是因为他们对你产生了价值?你的朋友因为对你产生了陪伴的价值;你的父母从小到大供你吃穿对你产生价值; 你相信你朋友圈的陌生好友,因为你看他的朋友圈你要么很开心,要么能学到东西,要么受到他的影响,这些都是对你产生价值。 打造IP之前你先想想,你有什么价值,有人又开始自我怀疑,我能产生什么价值呢?我一个小人物… 其实再小的个体身上都有闪光点,都给别人产生价值,三人行,还必有我师呢。想想徽信创始人张晓龙的那句话:“再小的个体都有品牌”,多么的有远见… 只是你自己要擅于去挖掘罢了,你本身在某一领域很专业,比如你很懂房子,很懂保险,很懂护肤,你把你积累的专业知识发到朋友圈别人去学习了,这是不是一种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