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教育学之孔子的天才之举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8-07

五、孔子的天才之举

“天不生仲尼,五古如长夜”。一位名叫朱熹的中国理学家这样评价孔子。他生活在十二世纪的宋代,被视为孔子的传人,发展和发扬了儒家思想。但孔子的贡献并不像爱迪生那样用电灯点亮长夜。后人并不都这么认为,有人则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视为愚昧落后的罪魁祸首——他不是照亮黑夜的人,而是制造黑夜的人,欲彻底打倒而后快。

这个长期居于“国师”地位被尊为圣人的人,生前郁郁不得志。他周游列国,未谋到一官半职,被说成“丧家之犬”,差点饿死。或许这也正是他开办私学、致力于编纂教材的主要原因吧。至少为后世做出一个表率:学而优则仕,仕途不顺便去教书。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一些人的选择。

孔子是中国第一家私立学校的创办者。他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老百姓家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了。这可谓是一大壮举!有教无类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应该说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他创办的学校收费非常低廉,几条肉干即可,即便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正因为如此,他可以说是推广平民教育的第一人。但是,他所实施的教育,从内容来看则是精英教育无疑。诗书礼乐这类毫无实用价值的东西,是他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他本人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

平民学校、精英教育,孔子把这两样本来水火不容的东西巧妙的融合到一起。他为中国教育打下了底色。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校基本性质依然是平民的,但价值取向始终围绕着精英的梦想。哪怕是在最偏远的学校,面对最底层的民众,教授的也不是一些实用性知识。差不多每个坐在教室里上学的孩子,都被鼓励成为“人上人”,虽然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

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教育的两大主题,孔子的天才在于在平民学校中实施精英教育。他不仅为底层民众打开了一条通道,更重要的是唤醒了那么多人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