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茂林之家 2021-08-07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天。——《绝命诗》(描写和珅的诗词)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和珅是一位大贪官,民间更是流传这样一句话:“和珅一倒,嘉庆吃饱”,足见其财富之多。

然而,却鲜有人知晓,和珅还是一位大才。乾隆乾隆年间,曾有一个地方遭遇了饥荒,当地官府怎么都解决不了物资不足的问题。

和珅到了现场之后,只是向粥里面加了一些沙子,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夸奖。百年之后,甚至一些经济学专家,也赞同和珅的所作所为。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和珅的平步青云

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幸运的是,在一位老家臣的保护下,和珅一天天长大。

从小和珅就努力读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足见其才华之高。19岁的时候,和珅曾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奈何名落孙山。

不过,因为和珅的父亲曾是朝廷的大员,而他便以生员的身份,承袭了自己父亲三等轻车都尉的职位,进入朝中为官。

23岁时,和珅凭借自己的才学,在乾隆面前大放光芒,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年,他便被乾隆委派管理布库,让布的存量大增......

总的来说,从1773年——1779年,和珅通过各种精彩的表现,进入了乾隆的视野,也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人生,年仅29岁就担任了御前行走的重要职位。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随着职位的提升、权力的扩大,和珅的野心也开始膨胀,以至于走上了歧途——贪污腐败。

其实,最初为官的时候,和珅也想要要做一位清官。奈何,他没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升职为侍郎之后,和珅的权力也开始变大,此时便有不少人来找他办事,安明就是其中之一,他送了和珅大量的财物。

后来,这件事情漏了陷,幸好和珅提前得到了消息,向乾隆主动承认错误,由此才保住了自己的前途与权势。

几年之后,和珅又卷入了李侍尧案。在这次清查贪腐的案件中,和珅因为办事出色,得到乾隆的赞赏,升任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不过,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在这场清查贪腐的案件中,和珅才是最大的蛀虫,他不仅要得乾隆的赏赐,还贪污了大量的钱财,更是借机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和珅一倒嘉靖吃饱

古语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和珅更是将这两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

担任要职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不断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在清朝闭关锁国期间,他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均有往来经商,获取的钱财无数。

当然,这还不是和珅财物的重要来源,“议罪银”才是他获取暴利的渠道。乾隆晚年,因为国库缺钱,和珅便给乾隆想了一个“赚钱”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便是议罪银。

简单来说,官员犯错之后,可以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用一定数额的钱来“赎罪”,钱到位了、罪便可以减轻。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听到这个制度后,乾隆皇帝很高兴,因为他的口袋又可以鼓起来了。于是,他便将这件事情交给和珅去处理。

既然是“议罪银”,那么便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浑水是最好摸鱼的时候。比如,一个官员犯罪之后,想要赎罪需要十万两,但是和珅如果定价二十万两,那么就是二十万两。

通过这种“差价”,短时间内,他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当然,议罪银也是导致清末贪腐的一个根本原因,每一个官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贪污金钱。

曾经,在一些书籍上用“世界首富”来形容和珅,其实这四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财富了。乾隆去世后,嘉庆皇帝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且抄没其家产。

根据史料记载,嘉庆皇帝从和珅那里得到的财货就高达十亿两,要知道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只有7000万两,这样算下来和珅一人就有清政府15年的财政总收入。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那时,历史还是1799年,十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简直就是“天文简直”。因此,在那时也流传这一句话,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可以说,嘉庆皇帝执政前期,财政没有出现大问题(乾隆过度奢侈留下的后遗症),主要就是因为和珅贪污得太多。如今,和珅虽然已经去世200多年,但是他“贪官”的名号依然很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虽然是一个“巨贪”,但他的确很有才华,从某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办实事的人,这也是皇帝为何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和珅就在往粥里放泥沙

乾隆年间,有一次发生了巨大的饥荒,他便让和珅担任赈灾大臣,主要负责这件事情。当时,朝廷的赈灾物资已经发了下来,各种设施也已经布置到位。

可是,即使每天的食品定量发放,物资也是不够用,很多饥民依然领不到物资,忍饥挨饿时常在灾区发生。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来到灾区之后,和珅详细地考察了一下灾区的情况,随后他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着众人的面将沙子掺入粥中。

这件事情在灾区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地方官也非常不解。有意思的是,一段时间之后,物资不够的问题却解决了,这让很多人不解。

原来,在灾区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难民,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人来冒领物资。如此,赈灾的食物才不够难民吃。

当和珅将沙子掺入粥中,一些冒充的人因为食物低劣,所以便选择了离开,而那些真正的难民,则不会介意这一点小瑕疵,对于他们来说能吃饱就很幸福了。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做法非常的欣赏,赞赏之语、溢美之词毫不吝啬。

和珅救灾往粥里加沙子,乾隆对他赞赏不已,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同时,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和珅的做法也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肯定。这些专家也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和珅的做法是效果最快、最明显的”。

由此来看,和珅的思想很前卫,头脑也非常灵活,做事的手法不拘一格。如果他不是一位贪官,而将自己的智慧用在正道上,很有可能是一位名留青史的重臣。

奈何,在金钱与权力的面前,他还是被打败了。临死的时候,乾隆在给他留下的诏书中仅仅写了三个字——留全尸,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