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七古《越王楼歌》读记

 小河西 2021-08-07

杜甫七古《越王楼歌》读记

(小河西)

越王楼歌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秋。时杜甫送严武至绵州。越王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名楼。《绵州志》:“按《绵州图经》:'越王台在州城外西北,高百尺,上有楼。唐高宗显庆中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越王贞即李贞(627-688)。《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越王贞,太宗第八子也。贞观五年,封汉王。七年,授徐州都督。十年,改封原王,寻徙封越王,拜扬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十七年,转相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咸亨中,复转相州刺史。贞少善骑射,颇涉文史,兼有吏干。”李贞任绵州刺史事本传未载。【《唐故太子少保豫州刺史越王墓志铭》中有“乃授绵州刺史,又迁豫州刺史”的记载。】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磊落:山高大貌;众多貌;错落分明貌。《江赋》(晋-郭璞):“衡霍磊落以连镇。”《闲居赋》(晋-潘岳):“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发秦州》(杜甫):“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显庆:唐高宗年号(656-661)。

甍(méng):屋脊;屋檐;房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齐-谢朓):“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怨歌行》(唐-虞世南):“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沉。”

大意:绵州州府何等高大壮观,它是越王李贞在显庆年间建设。孤城西北飞起一座高楼,绿瓦红檐映照绵州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半轮:《关山月》(陈-江总):“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秋日江东晚行》(唐-姚揆):“一撮秋烟堤上白,半轮残日岭头红。”

千秋万古:《公子行》(唐-刘希夷):“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哭陈歙州》(唐-刘长卿):“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大意:楼下百丈涪江清清,山头落日半轮仍明。君王昔日遗迹今天为人游赏,转眼间好像已是千秋万古之情。

这首诗前4句一韵。写越王楼。楼是绵州州府,高大壮观。楼为显庆年中越王贞建造。楼在绵州城西北角。碧瓦竹甍非常亮眼。后4句换韵。写登楼凭吊。向下俯视,百丈之下,江水清澈。抬头西望,山头落日只剩半轮,仍然明亮。此处当年是君王王府,今天是游人游赏地。从显庆年间至今不过百年。江水悠悠依然流淌。日升日落不曾变化。然而人事全非。转眼之间,越王故事好像已千秋万古。不仅越王故事,大唐盛世好像转眼间也已成为历史。此诗意境及韵味确有王勃《滕王阁》的影子。

参阅1:《滕王阁》(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参阅2《吴宫怨》(唐-卫万)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

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卫万是比杜甫稍早的唐朝诗人。存诗仅此一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