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燕山茶社 2021-08-08

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改革是人类文明突破桎梏的关键。作为公元前最著名的改革者之一,梭伦堪称后世改革运动的奠基人。很难想象,在公元前六百年,梭伦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梭伦出身显赫,他的祖上是雅典贵族。不过,由于家道中落,梭伦的家族在他出生后已失去了往日荣光。虽说如此,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梭伦的家族根基仍在,这也使得年轻的梭伦能从事经营活动。

常年混迹商圈的梭伦,不但能接触到有权有势的贵族,还接触了大量平民百姓。在经商生涯中,梭伦见到太多权贵欺压平民的事,对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心生同情。由此,梭伦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在城邦利益优先的基础上,促进公平公正。

由于梭伦从不欺压良善,诚信经营,四十四岁那年梭伦凭借着声望,被人民推选为雅典的“执政兼仲裁”,这一职务就是后来执政官的雏形。在此之后,梭伦终于有机会推行自己的理念。梭伦的民主观念,在宪政的帮助下开枝散叶。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公元前的雅典,最高决策层是“战神山议事会”,这是人类史上较早的议会,亦是古雅典国家权力的核心。从议会的形式可见,最早的雅典政治也曾有几分民主的意味。不过,随着贵族阶层的崛起,议会逐渐受到贵族的把持。由于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公民大会”遭到废止,议会的一系列决策权,包括立法、行政等,均落到贵族手上。

梭伦上台后,进行的第一个改革就是重新召开“公民大会”,并恢复定期召开大会的制度,让公民大会重新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梭伦还颁布了法令,修改了行政模式,在人民之中选举行政官。在梭伦改革后,一切公民,不论地位高低,都有资格参与“公民大会”。除此之外,梭伦还建立了新的机构,也就是“四百人会议”。

从形势上来看,“四百人会议”与“公民大会”如出一辙。不过,能够参与“四百人大会”的公民,均是由当时的四大部落选取的,每个部落一百名。按照规定,除了处于第四等级的公民外,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会。为了防止法庭的判决不公正,梭伦还开设立了陪审法庭,允许公民自行选举陪审人员,参与到对案件的判决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陪审法庭的地位高于法庭,是当时权力最高的司法机关。虽然,在当时还没有“民主”这一概念,但梭伦的改革已为后世的民主刻画了雏形。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在梭伦上台之前,劳苦大众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最严重。农民为了种植,不得不向有钱人大量借债,如果他们无法如期偿还这笔欠款,按照当时的规定债主有权在欠债人的土地上树立一块石碑,从此欠债人就会成为“六一汉”。

“六一汉”这个称呼出自《世界史手册》,从这个称呼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农民有多悲惨。为了偿还债务,他们的土地收成要被分成六份,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一份,剩余五份均要交给债主。倘若,六分之五的收成仍不足以偿还利息,债主就有资格在一年以后将欠债人及其家庭成员全部变卖,送到奴隶市场上换取金钱还债。

除此之外,当时的民众还要受到苛法的压迫。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执行着名为“德拉古法”的法令。这份法令极其严苛,量刑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那些犯罪者动辄处以死刑。哪怕是偷盗一些水果,或是懒惰不从事生产,按照这份法令也要被处以死刑。当时的雅典人民纷纷说这部法令不是由墨水书写的,而是由鲜血书写的。

所幸,在梭伦上台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德拉古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梭伦所制定的新法一经推行,得到民众的热烈响应。梭伦在当政之前,从事着商业经营,所以他意识到除了农业生产之外,商业和手工业同样是城邦发展的重点。于是,梭伦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商业、手工业的政策,不但让公民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还丰富了雅典的经济。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在梭伦的新政中,有这样的规定:

一切不能满足自销的农副产品,均禁止对外出口。这样,就能在保证城邦农副产品存量的同时,让橄榄油等自给有余的商品产生更多的利润。梭伦还规定,每一户雅典公民,必须让子孙学习一门手工艺。为了丰富雅典当地的手工业种类,梭伦还支持外来手工业者“移民”。只要是身怀一技之长的手工业者,均可成为雅典公民。除此之外,梭伦还发行了新的钱币,并允许公民继承亲属的私有财产。梭伦带来的一切,均被篆刻在石制或木制的板子上,板子被镶嵌到可转动的方框中,每个公民都能看到木板上的内容。

公元前594年,对于雅典人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当时的雅典贫富差距极其悬殊,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已激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前文我们也提到了,农民为了从事农业生产,需准备一笔用于购买种子以及在种植期生活的钱,每逢灾年农民非但会颗粒无收,还无法保证下一年的农业生产。对此农民不得不向富人借债,而那些无法偿还债务的农民均沦为“六一汉”,成为毫无人权的奴隶。许多还不起债的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到其他地方。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随着这种矛盾日渐激化,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甘心受到富人的摆布,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富人,想要瓜分有钱人的财富。富人自然不会放弃手中的既得利益,他们纷纷组建私人武装,决定与农民进行战斗。

战争一触即发,为了防止战争的爆发,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有识之士,及农民、工商业奴隶主代表拜访了梭伦,推举他成为新的执政官,并希望他能拿出化解纷争的办法。因为,雅典在连年贫富争端中,已羸弱不堪,一旦内战爆发,雅典城邦将不复存在。

次日清晨,听说新的执政官上任,每个雅典公民都站在广场上翘首期盼。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富翁、贵族们心中忐忑,他们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终于,这一重要时刻到来了,梭伦来到广场中央,即将对人们颁布自己的新政。

在众目睽睽之下,梭伦大踏步走上讲台,走到早已准备好的木框前。原本嘈杂的广场变得寂静起来,公民们屏住呼吸,目光也跟随梭伦的手停留在木框上。梭伦用手翻转木框,露出一块写满了条文的木板,一系列崭新的法令呈现到人民面前。

随后,梭伦高声诵读了这块木板上的内容。木板上所记载的条文,旨在削弱没落贵族,促进城邦经济发展,对于劳苦大众由于是农民而言这无疑是一部“减负令”。在此之前,无法偿还债务的欠债人,一律免除债务,债主无权继续追缴欠款。

此外,欠债人曾经被抵充给债主的土地,全部归于原主。那些因无力偿还债务,沦为“六一汉”或奴隶的公民,一律恢复公民身份。当然,为了平息旧氏族贵族或奴隶主的愤怒,梭伦提出将由城邦负责这笔债务。也就是说,梭伦用公款赎回了受压迫的奴隶。

最后,梭伦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一句话:“这项法令的有效期限,是一百年!”此语一出,掌声雷动,公民们弹冠相庆。每个因债务关系饱受压迫的农民都意识到,自己再也无需负担这笔天价债务。那些被卖给贵族当奴隶的人终于恢复自由,因为躲债流落他乡的人也回到家乡。人们云集街头,奔走相告。梭伦带人搬走了留在土地里的债权碑,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公元前六百年,这个人就让人类看到了“民主”这一概念的雏形

当然,作为公元前的第一次民主改革,梭伦改革中仍存在不少弊端。

虽然梭伦改革提到了土地使用权的问题,但他只是在之前的政策上做出了部分调整,并没有做到让每个农民都有土地耕种。而欺压劳苦大众的贵族虽遭到了削弱,但商人、奴隶主却享受着新政的便利,发展壮大。

从根本上来说,梭伦的新政是建立在奴隶主制度之上的,虽然有民主的意味,但与后世的民主又大有不同。在改革时期,梭伦既不袒护穷人,也不针对贵族,虽然让每个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公民都获得了一定利益,但贵族、奴隶主的地位仍没发生变动。

不过,梭伦能够在公元五百多年前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在希腊历史上,梭伦改革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梭伦本人亦是民主运动的先驱。因此,就算梭伦的改革不够全面,但他的历史评价仍非常高。

参考资料:

【《梭伦改革》、《古希腊名哲言行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