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三丰真人《道言浅近说》

 文艺06 2021-08-08

[原文]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于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观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其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 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两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道言浅近说》为张三丰真人的原著,原载于《太极丹经》下卷第282页。孔德道长的[按语]如下:

在内丹功中,凝神调息既为基础功夫,也为首要功夫。内丹功的下手功夫为三调: 即调心、调息、调形。凝神调息虽为三调之主要,但离开调形乃未完全。

所谓调形,就是行.立.坐.卧四法,离不开 中正、松柔。当然,行姿、站姿、坐姿、睡姿都还有具体的讲究,最终都以松柔为原则。古代学道者,弟子跟隨师父,调形之法一点便会,故丹经很少有专论。

凝神调息,非但功内有功,亦重在功外有功,故丹经百般強调。今之学人若以凝神调息为唯一之法,而不知还有调形之法,必然导致无从下手,还会因为调形不得要领,而致使神不能凝,息不能调。

原文中“凝神调息,调息凝神,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依层次而言,当先凝神后调息。神能调,息便易调,息能调,必更利凝神。二者既有先后,又相连贯。

内丹功夫的三调,调心为首要,调心重在功外炼已。若是功外炼已不纯,炼功时无论怎么样去调心,也难于达到心神清静的效果。功中只是平时有些小事挂在心上,一径劝勉,立即可化解。如果未能解决人生观、世界观之大事,遇事执著不放,再劝再勉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故凝神之法贵乎功外之功。

再者,气穴即丹田,初学之八甚难知晓其准确部位。我示一法:凝神调息后,息息归根处即丹田,即气穴。真气萌动处即丹田,即气穴,不必苦心追寻。

《太极丹经》是武当三丰犹龙派太极丹法传人孔德先生,撷取了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印行版《三丰全书》中的《天口篇》、《大道论》、《无根树》丶道情二十四首》、《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等核心篇目进行注解,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张三丰内丹及道学思想体系。我把此书的封面附于文末,同修们若能觅得这本《太极丹经》将能有助于你的内丹功修炼的。

张三丰真人《道言浅近说》

《太极丹经》一书的封面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