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杀了一个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昵称30176927 2021-08-08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家喻户晓,作为一本小说,《三国演义》之中的很多人物,都经过了作者艺术化的加工,但也在加工的同时赋予了那些历史上的古人别样的魅力,一群形象鲜明的人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尤其是诸葛亮这一角色,在作者的一支生花妙笔之下,蜀汉丞相成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化身,无论是空城计还是锦囊妙计,都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对于一个多智近妖之人的钦佩。

当时虽然是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其实对于蜀国来说是最不利的,诸葛亮可以说是临危受命的,为了稳定弱小的蜀国,他杀掉了一个旷世奇才,成为诸葛亮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他升了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回蜀汉江山。

图片

诸葛亮挥泪斩马稷

马稷是三国历史之中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他最初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着刘备进入蜀汉集团的,他的才气和气量都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是一个熟读兵法的天才之人。

对于马稷,有很多人的评价都是他死得太冤了,作为蜀汉集团的重要人物,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在这个集团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此人却并不受到刘备的信服。

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马稷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虽然答应了刘备,但还是将马稷任命为参军,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军事谋略。

图片

建新三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稷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这次讨伐十分的顺利,他斩杀了雍闿,还依照马稷之言赦免了孟获,使得南中人心归服,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再没有过反叛。

这也让诸葛亮更加信任马稷了,在诸葛亮出岐山北伐魏国之时,诸葛亮提拔了马稷,任命马稷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结果自然是失败了,此人平日里夸夸其谈,打仗起来却未必是一把好手,最后他的士兵四散而逃。

因为先锋部队的失败,诸葛亮带领大军过来之后没有了落脚点,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回到汉中,回军之后,诸葛亮将马稷连同与之一起的其他将领全部处斩,这就是三国之中最为动人的一出“挥泪斩马稷”,那个时候马稷年仅39岁。

图片

提拔文盲大将

在街亭之战之中,马稷率领的军队大败,士兵全部都离散了,只有王平率领的千余人平安归还。

马稷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孝抚养他的遗孤,甚至把他的孩子视如己出,诸葛亮不止一次的说起自己的错误,如果当初好好听了先帝的话,或许就不会有街亭之败了。

斩杀马稷之后,诸葛亮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将军之才,那就是当时在马稷手下的王平,王平多次劝谏马稷,如果马稷听从了他的建议,或许就不会有街亭之败了,他虽然识字不超过10个,但确实是将才无疑。

图片

诸葛亮将马稷、张休,李盛、黄袭的部众都交给了王平统领,而且让他自己去挑选兵员,壮大无当飞军,另一方面让他统领五部将士,成为一方大将。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这一次诸葛亮没有顺利回到蜀汉,他病死五丈原,统帅病逝,大军只能原路退还。

大军退还之后,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在军中作乱,最后是王平平反了这次叛乱。

图片

王平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却有一颗十分善于学习的心,在练兵闲暇时期,他时常让身边的官吏给他读兵书,而且他鼓励下属读书,让下属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自己在一旁听,能了解其大意。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严格遵守履行法度的人,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端端正正的保持坐姿,是一个真正的大才,虽然是文盲,但是能明白大义,是一个值得被人重视的人才。

16年后力挽蜀汉江山

有人说,如果没有王平,黄忠就烧不了曹操的粮草,曹操就会晚节不保败给刘备,如果没有王平,司马懿就不会一家独大,最终篡夺曹魏成功,因此很多人都说王平是曹操的克星。

图片

王平虽然不识字,但是有儒将的风范,这也是他能受到诸葛亮提拔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死后第十六年,曹爽率领着10多万魏军及西抵达骆谷,当时汉中军不满3万,所有人都建议放弃阳平关,退守汉、乐两座城池,在当时看来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只有王平力排众议,死守阳平关,等来了费祎率领的援军,化解了这一次灭国之危,他几乎成为了蜀汉王国的擎天之柱。

图片

这充分证明诸葛亮的这一举措是正确的。没有人可以不犯错,诸葛亮能直面错误,反思之后迅速改正,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如果不是诸葛亮的提拔,或许王平也不会成来后来那个名震一方的人物,那蜀汉或许不会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斩杀自己亲自任命的马稷,提拔副将王平,于公于私来看,都会损害到诸葛亮作为一国丞相和军队统帅的威望,但他最终还是斩杀了马稷,提拔了王平,在蜀国大业面前,诸葛亮压根就没有顾及自己的个人威望。

后人评价诸葛亮说:“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在后人的眼中,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也成为了贤能丞相的化身,他的一生就是为蜀汉而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管是斩杀一个人还是提拔一个人,他从来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威望得失,而是始终为国家大业所考虑。

小结:

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丞相,也是一个绝世聪明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蜀汉集团,就像他所说的,他来到蜀国其实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他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始终用自己的才智为这个国家谋取利益。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还是讨伐曹魏集团,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他总是将个人的得失弃之脑后,自然也无愧于“千古第一贤相”的美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