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生仔猪体重怎么样?关键看“母猪怀孕后期”的管理,你懂吗?

 吃动养生助健康 2021-08-08

“出生重一两,断奶多一斤,出栏多十斤”、“别让仔猪输在了起跑线上”等等,这种养猪理念一直在指导着我们的养猪生产。

这种理念在饲料厂、母猪养殖场中更为明显,他们通过强化饲料营养水平来提高仔猪初生重,于是在母猪怀孕后期(91~产前3天)通过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改喂哺乳料或怀孕后期料、增加饲喂量等方式来增加胎儿初生重,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攻胎”。

1.jpg

调查表明:90%的猪场认为,怀孕后期攻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其实不然,虽说这个时期是胎儿发育的高峰期,但怀孕后期攻胎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外,还要考虑胎儿的初生活力、初乳质量和母猪健康等,同时还应该考虑攻胎后对后一阶段分娩的影响(当胎儿的初生重特别大时,分娩时阻力也显著增大,极容易造成难产)。

通常认为初生仔猪的活力比仔猪初生重更重要,仔猪活力与怀孕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胎儿的初生重能反应这一点,如果初生重太小<0.8kg,则说明怀孕后期仔猪发育不良,并且体型小的仔猪就像散热器,出生后最易出现低温症,不好养活。

2.jpg

母猪怀孕后期需要改用哺乳母猪料,此阶段是胎儿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对初生重起着决定性的阶段(初生仔猪体重的70%决定在这个时期),也是乳腺后期充分发育决定泌乳性能的阶段,此阶段建议日饲喂量在2.8~3.2公斤,如营养物质不足,产下的胎儿容易大小不均匀,后期奶水不足、或质量差。

其实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母猪,怀孕后期(90天~产前3天)都需要短期优饲,一种方法是每天每头增喂1千克以上的混合精料;另一种方法是在原饲粮中添加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油脂(占日粮的5%~6%),这两种方法都能取得较不用的良好效果。

3.jpeg

同时,也有助于母猪初乳及常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试验证明,在母猪怀孕的最后两周,饲喂占日粮干物质6%的饲用动物脂肪或玉米油,仔猪初生重可提高10%~12%,每头母猪一年中的育成仔猪数可增加1.5~2头,所以加强母猪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另一个关键期。

虽然需要注重饲料营养的添加,但是对于母猪的体况也需要加以重视,对于偏肥的母猪适当控料,对于偏瘦的母猪适当增料,对于怀孕后期大腹便便的母猪,日饲喂量一定要合理控制。如不引起重视,容易发导致:产程无力,产程延长现象增多;难产增加;产后母猪患三联症的几率增加;哺乳阶段食欲降低;脂肪性下痢的发生等等问题。

4.jpg

总之,母猪怀孕后建议立即固定限位栏或圈舍,并且要求单栏或单圈饲养,整个怀孕阶段禁止换栏或换圈,以此来减少返情率、流产率,达到提高受胎率,提高产仔数;同时在整个怀孕阶段建议定时饲喂一次,添加一些生殖营养,来补充饲料营养的匮乏,让母猪养成一种生活规律,不但可以减少劳动量,最重要的是减少应激,提高窝产仔数以及提高产后的食欲。

综上所述,母猪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母猪现在的临床表现是上一个阶段饲养管理的结果,现在的饲养管理必定会对下一个阶段产生直接影响。在整个母猪怀孕期间的管理过程中,加强母猪膘情的调控是方针,各个阶段的饲料营养水平是基础,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关键,科学防疫与生物安全是屏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