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古文化区”?漳州长泰北部山地发现“盘古信仰”!

 鹭客社 2021-08-08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内枋村盘古信仰的存在,让我们明白了,戴云山山脉南麓山地,很可能存在着一个“盘古文化区”,这个“盘古文化区”有多大?是不是覆盖整个“环戴云山文化圈”,值得进一步的了解!

3月份,我在西坑,找到了两座盘古庙。

一座在溪畔,一座在半山;一座叫花石庙,一座叫集福宫。两座盘古庙里的”盘古大帝“像都不在,有说是村民保护起来,有说是村民请回家供奉。

近日,通过一个特别的渠道,有人发来了西坑村两尊盘古大帝神像的照片。

这两尊盘古像和常见的“手举日、月”或“手持斧、凿”的原始盘古像不同,此或即是盘古的“帝王像”。

从一些公开消息看,同安山地的盘古庙其实为数不少,但很少被重视。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其较为公认的最早记载,是三国时期东吴徐整(江西南昌人)所撰的《三五历经》与《五运历年纪》。在徐整的笔下,盘古是“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民间信仰,盘古信仰最为神秘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它的分布主要在南方,特别是岭南;二是它不仅是创世神,很多时候还被视为“猎王神”。

不少学者指出盘古与畲瑶的“盘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瑶族众多文献资料,载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有的直接认定盘古为其始祖。夏曾佑便曾指出盘古“疑非汉族就有”,或因“盘古盘瓠音近”而出误,他还指出了,南海有盘古墓、桂林有盘古祠。顾颉刚更直白,他赞叹称:“盘瓠的命运太好了,他在无意中变成了开天辟地的人物盘古“。范文澜则认为:“南方各族中最流行的神话是盘瓠,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盘瓠入汉族神话。”这些学者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盘古传说源自南方的盘瓠。

从西坑村的两尊盘古大帝神像照片看,风格极为接近,都是“帝王像”,其中一尊一手握剑一手掐诀,另一尊则一手握剑一手持螺(法螺)。

盘古大帝为何会持螺?这是个疑问。因菩萨像也有持螺的,民间信仰中的持螺,或是因佛教的影响。

另,同安山区普遍供奉的“盘古大帝”究竟是汉人迁徙过程中带来的中原创世神信仰,还是南方瑶畲民族遗存的祖先神与猎王神信仰?显然,不能排除后者。

近日,有位叫钰贤的长泰人给我发来三张照片,分别是长泰枋洋镇内枋村花坑社“娘妈厅”的寺庙与盘古大帝神像。

“娘妈厅”主要供临水夫人陈靖姑,配祀盘古大帝、广泽尊王与观音。

“娘妈厅”的盘大大帝神像,共有两尊,左尊持螺,右尊持印。

长泰内枋村位于长泰北部山地,与同安莲花镇的西坑村极为接近。内枋村盘古信仰的存在,让我们明白了,戴云山山脉南麓山地,很可能存在着一个“盘古文化区”,这个“盘古文化区”有多大?是不是覆盖整个“环戴云山文化圈”,值得进一步的了解!

有想法的读者不妨留言!

西坑的盘古文化遗存:

内枋村的盘古文化遗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