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覆钵式宝塔的典型代表和历史意义

 昵称76496706 2021-08-08


覆钵式宝塔又称为“喇嘛塔”,因为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常采用这种塔的形式。这种宝塔是纯粹的外来形式(舶来品),据说它是仿自印度僧人生活中常用的储水瓶的形状而来。也有说它模仿的是僧人坐禅修行的草庐和穹窿顶洞窟。

其实这种形式与印度原来的窣(音苏sū)堵波非常接近,早在佛教初传中土时,就已经有了,只不过没有把它建成一座大塔,而是把它作为楼阁式塔的塔刹了。在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和敦煌壁画中,我们还能看到较早时期的这种塔刹的形式。

莫高窟盛唐217窟圆形塔


目前发现最早的窣堵波塔实物,是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后面山坡上的一座唐代墓塔。它的塔刹部分虽已残缺,但在高大墓座之上所建的大型覆钵仍很完整。


1937年,林徽因(前一)在佛光寺后山墓塔前留影


从现存的古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窣堵波塔除建作墓塔外,更向大型的佛塔发展。在这个过场中,窣堵坡塔曾经结合了高层楼阁塔和高层密檐式塔的建筑艺术成就。如今天津蓟县的白塔和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北塔,就是这种结合塔的珍贵实例。

这两座塔均为辽代所建,其共有的特点是:下部为一高大的须弥座,是辽金密檐式塔的特征;但第一层塔身比较高大且辟出了门窗,又似楼阁式,其上以枭混出平盘挑檐二三层,再上即是一个巨大的窣堵波,它的体积几乎占据了整个塔的大半部分。可是说是从塔刹发展到大型窣堵波的一个过渡,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新塔的艺术造型。

北京云居寺北塔


喇嘛教从唐代就传入了我国,元代时更在较大的范围内广泛传布,尤其以西藏最盛。与此相应,覆钵式塔开始在我国大量建造,反映出元代统治者利用喇嘛教维持统治的意图。覆钵式塔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塔身部分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塔身每每呈鲜艳的白色,其上安置着长大的塔刹。覆钵之下,是一个高大的须弥。半圆形覆钵还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

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覆钵式塔,是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它是尼泊尔的匠师阿尼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它那庄重硕壮而又匀称丰满的造型,颇能与元朝大帝国雄浑的气度相呼应,艺术成就很高。

北京妙应寺白塔


明清时期,喇嘛教继续发展,喇嘛塔也修建得更多,成为高僧、和尚、喇嘛们普遍采用的墓塔形式。同时也广泛出现在寺院、园林之中和过街塔及金刚宝座塔之上。这些喇嘛塔虽然大多数装饰得富丽堂皇,但除了少数的例外,如北京北海琼岛白塔、妙应寺白塔等,其他千百座大大小小的喇嘛塔,并不能激起人们的美感。相反,那些几乎是同一模子铸出来的细脖大肚子的造型,常常给人以千篇一律、缺乏生气的感觉。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北京的“北海琼岛白塔”和“妙应寺白塔”。这两座白塔,是覆钵式宝塔建筑的典型代表。

    北海白塔    

 北京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在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内。公园里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琼华岛,北海白塔即耸立在琼华岛上,它既是古都北京的重要名胜,又是如今北京城中心的标志性古建筑。

公元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16州割让给契丹,第二年辽朝就以幽州为南京。当时,北海公园一带处于辽南京的东北郊外,因风景秀丽被辽朝帝王开辟为游乐场所,名为“瑶峪”。金灭辽后,燕京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将辽的瑶峪改名为“琼华岛”,成为金中都东北郊的行辕宫囿(音又 yòu)。13世纪初,成吉思汗攻克中都,金朝宫殿化为灰烬。元世祖迁都大都后,不得不重建都城。于是,琼华岛从郊外行宫变成了首都的中心,成为皇城内的帝王禁苑。

琼华岛一度改名为“万寿山”,又称“万岁山”,周围湖泊则被称为“太液池”。从辽金到元明,琼华岛上都建有宫殿,名为“广寒殿”或“凉殿”。到明朝末年,广寒殿因故倒塌,明朝统治者内外交困、自身难保,顾不上再大兴土木。

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曾欲修复广寒殿,后来为了利用喇嘛教进行统治,采纳拉喇嘛的建议,于1651年在广寒殿的旧址上,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喇嘛塔和喇嘛庙。这就是北海白塔和广安寺。从此,万岁山改名“白塔山”,北海白塔则成为汉、满、蒙、藏团结的一个象征。
 

 北海白塔老照片


此塔雄踞于琼华岛之巅,塔高35.9米。塔下为十字折角形石砌的高大须弥座,上置覆钵式塔身,最大直径为14米。塔身正面有壶门式焰光门,内刻梵文咒语。塔内藏有喇嘛经卷与衣钵等。覆钵上建有高大挺拔的塔刹。其中分为刹座、刹身与刹顶三部分。刹座乃为一小型须弥座,俗称“塔脖子”,上部为细长的相轮。再往上即是铜质华盖,周边悬挂14个铜铃。最顶端则是鎏金火焰宝珠刹顶。


据《大清会典》记载,白塔建成时,塔后曾设号杆五根,用来悬挂龙旗、龙灯。塔上还设有信炮,以为报警之用;并派八旗军校轮流戍守,其中专设信炮总管。塔前还有一高台,上面建一琉璃小殿,名为“善因殿”。此殿周围镶嵌着数百尊琉璃小佛,殿中供奉着千手千眼佛,又称镇海佛。相传此佛乃镇守北海之神。这座小殿与白塔结为一体,也是白塔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白塔前的善因殿


在塔旁永安寺东、慧日亭南,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清顺治八年(1651)建塔诸臣恭记碑;另一块是清雍正十一年(1731)重修白塔碑,其中记载了北海白塔修建和重建的过程。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即是白塔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寺中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喇嘛塔,因其通体皆白,故俗称“白塔”。在100多年前的辽代,这里是辽南京的北郊。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曾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佛舍利塔,塔身内藏有释迦佛舍利戒珠、香泥小塔2000个,以及无垢净光等陀罗尼经5部。后来此塔毁于兵火。

元迁都大都后,这一带成为首都的西城。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当时元朝统治者推行喇嘛教,而辽塔并非喇嘛塔样式,因此需要彻底拆毁旧塔,清理遗址,再建新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主持。

经过八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竣工。同年,元世祖又令以塔为中心,修建一座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的大寺院,名为“大圣寿万安寺”。至元二十五年(1288)完工。由于此塔及寺院位于大都城西部,故而当时又被称为“西苑”。从此,这里成为元朝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同时,又是蒙、汉佛经及其他书籍的印译之处。
 
上世纪四十年代拍摄的妙应寺白塔的照片。

元世祖去世后,元朝皇家在白塔两侧修建了神御殿,又称“影堂”每月都派官致祭。元成宗时,白塔寺香火鼎盛,有一次参加佛事的僧众竟多达7万余人。白塔寺成为元朝政权与神权的象征。

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一场特大雷火焚毁了大圣寿万安寺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直至明宣德八年(1433),明宣宗才敕令修葺白塔寺。元顺元年(1457),寺院建成,改称“妙应寺”。成化元年(1592)又修建了白塔宝盖,并在覆钵上放置一座小铜牌,上书“重修灵通万寿宝塔天盘寿带,大明万历岁次壬辰季春”字样。

至清代康熙、乾隆、嘉庆时,又对寺塔进行多次修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白塔寺的供器、经卷也被掠夺一空。宣统元年(1909)又进行了一次修整。民国十四年(1925)及二十六年(1937),又对白塔及寺院进行过较大修缮。白塔经过明、清历代多次修缮,其殿宇禅房已非元代面目,但白塔本身却保持了元代的建筑风格,不失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喇嘛塔之一。

 

妙应寺白塔今貌


这里所说妙应寺白塔是喇嘛塔,也就是佛塔中原始的形式印度窣堵波的代表作品。白塔通高50.9米,基座面积810平方米,从下至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五部分组成。塔座高9米,分为3层。下层为护墙,平面呈方形。中层与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式,平面呈“亞”字形,四周均向内递收二折,形似房屋的“四出轩”。其转角处有角柱,轮廓分明。上层须弥座上周匝放有铁灯龛。 

据说在前些年进行修缮时,发现在须弥座的上层平盘挑出部分,均有巨大的圆木承托,借以增加砖石结构的强度,类似混凝土中的钢筋。大须弥座式基台之上,为一巨型覆莲座,即以砖砌筑并雕出巨大的莲瓣,外涂白灰。莲座外尚有五道环带形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塔身为一巨大的覆钵,形如宝瓶,也叫塔肚。直径18.4米,外形雄浑稳健,环绕七条铁箍,使塔身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塔身之上又是一层折角式须弥座,用以连接塔身与相轮。相轮层层拔起,下大上小,呈圆锥形,共13层,故名为“十三天”。根据对许多喇嘛塔的分析,相轮是鉴别此塔年代的标志。凡早期的喇嘛塔,十三天部分较为粗壮,下大上小,形如圆锥。而到了明清年间,这一部分上小的大小逐步接近,不少清代喇嘛塔的十三天相轮几乎接近圆柱形了。

相轮顶端承托着华盖,又名“天盘”。直径9.7米,厚木做底,上包铜质筒瓦及铜板,四周悬挂着36尊铜质透雕佛、梵文字的华蔓(流苏)和36个风铃。远远望去亭亭如盖,故称“华盖”或“宝盖”。华盖之上就是塔的最上部分 — 塔刹。一般佛塔的刹顶多做仰月或宝珠,而此塔刹乃为一铜质小型喇嘛塔,高4.2米,重4吨。金光闪烁,耀眼醒目。在这座小喇嘛塔上,还保存了一则元代的题刻,为研究此塔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图为德国人海达.莫里循在1933~1946年期间拍摄的妙应寺白塔的照片。


白塔寺在元、明、清三代都很受重视,元代的作用已如上述。到清代中后期,寺内配殿及空地均由僧人出租,这里逐渐演变成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逢年过节,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妙应寺白塔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是中尼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主持建造此塔的工艺家阿尼哥是元初入仕中国的尼泊尔人。据《元史》记载,阿尔哥“擅长画塑及铸金像”。中统元年(1260)应元朝国师八思巴之聘,带领80名工匠来到中国。

元世祖授予他工匠总管之职。他在元朝做官40余年,不仅负责修建了这座白塔,而且参加了当时京城许多庙宇的修建工程。妙应寺白塔融合了中尼两国的建筑风格,是中尼两国工艺家和劳动者智慧与汗水凝聚而成的艺术结晶。

解放后,为保护这一历史文物,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1961年3月4日,将白塔寺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在塔上安装了避雷针;1965年进行了第一次修缮;1976年唐山地震,白塔天盘下的十三天顶部被震坏。1978年,对白塔及几座殿堂进行了全面整修,发现了乾隆十八年(1753)修缮时存留的一批佛教珍贵文物;1980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并举办了有关白塔寺的文物展览,正式向中外游人开放。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