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8-08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2021-08-06 16:20·匡论古今

巴蜀传奇-8 Ba Shu legend

一提到四川,便会有“天府之国”四个字冒出来,然后又往往会将这四个字,再精确到成都平原上。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成都平原,富庶繁荣,似乎从来如此。

事实并非如此。

此前已有提及,在人类先祖的星星之火在四川形成燎原之势时,成都平原那里也曾有那么几点火,但时明时暗,那里的“居民”,与其他地方的同胞相比,生活得相对要艰难很多。

为什么?

因为洪水。

哪里来的洪水?

正是从那条岷江而来。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这与四川的地形有关,四川由两大块构成,川西高原、川东盆地。川西高原,很高,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川东盆地,海拔比较低,比如成都平原,平均海拔才五百米左右。岷江从川西高原向川东盆地流淌时,也就是从海拔四千米以上,向海拔五、六百米“走下坡”,落差巨大,势头自然猛烈。这个落差也不是一下子就从四千米降低到五、六百米,而是逐步的、阶段性的降低,但这个逐步的、阶段性的降低,不仅没有减缓水势,还进一步加强了它。这就如同在一条长长的、倾斜的轨道上,往下滚一个铁球,这个铁球越滚越快,越滚越可怕,每过一段,还会出现一个坡度特别大的节点,铁球在其作用下,猛一提速,滚势更甚。

借用物理学里面的概念,可以不那么恰当的将岷江之水从川西高原冲向成都平原之情形,称为直线加速运动。这个直线加速运动在后来修筑了都江堰的那个点位体现得特别明显,也就是提速特别大,因为都江堰那个点位,坡度很陡,从那里到成都平原,落差接近三百米。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故而,每当川西高原上降雨量有所增加,岷江水势上涨,便会经过这种地形地势上的逐步加强,成一条汹涌水龙,扫荡成都平原,将其化为一片汪洋,史称为“泽国”,也就是洪水泛滥之地。当洪水退去之后,又会出现长期的干旱,将成都平原,变作史称为“赤盆”的地方,也就是干旱得如同被烈日烧灼过一样。

这个灾难深重的赤盆泽国,并不适宜人类居住,但那里又早有人类涉足,还持续存在,乃至于形成了部落。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在今成都市驷马桥附近的羊子山遗址中,发现了距今大约两万来年前的原始人类所用石器。此后又在十二桥、抚琴小区、方池街等地发现一些原始人类活动遗址,最近的距今大约五千年。

最具影响力的一处遗址,则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名为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距今约五千年,从其出土遗物看,与成都市范围内十二桥、抚琴小区、方池街等地发现的遗址,有很大相似性。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三星堆遗址所在位置,位于成都平原北面,在龙门山脉与龙泉山脉“二龙”之间,其境内有一条江河,名为沱江,分出许多支流,但水势不似岷江下成都那般汹涌,平缓许多,对人类活动之影响,相对也要小一些。换句话说,这里虽也属于赤盆泽国的范围,但靠边上,与成都市范围内十二桥、抚琴小区、方池街等地比起来,要好过得多。

生存于成都平原上的那个部落,即是以三星堆为他们的大本营,成都市范围内十二桥、抚琴小区、方池街等地,则是他们建立的前哨据点。

这是哪里来的部落?

正是从川西高原来的蚕丛氏。

蚕丛氏在川西高原上主要的居住区域,是今四川省汶川、茂县一带,到三星堆遗址的直线距离并不遥远,不到两百公里,但高耸的龙门山脉或许阻止了他们走直线的可能,要绕道经过今天的都江堰地区、彭州,再进入今广汉地区,到达三星堆。

巴蜀传奇:(8)成都平原的过去,洪水泛滥成灾

这是一场持续了千余年的漫长迁徙,他们走走停停,最终选择了三星堆,作为主要的定居点。

“搬家”不止一次,离开的人,很多,但也有人选择留在故乡。还有人离开之后,一直前行,走出四川,到了中原。

在那里,他们留下了大禹治水的神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