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这就是王羲之真迹,传说被武则天埋在乾陵,令许多人激动不已

 yangsuorong 2021-08-08

中国的书法史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这些历史能够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些经典的法帖,而这些经典的法帖当中,蕴含的“写字密码”乃是今人迹近古人书法的一个“通行证”。

可以这样说,倘若你想深入真正的书法大门,不对古人的经典法帖 有足够深入地了解的话,你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而古代书法“帖学”的高峰,无疑是晋人一脉了,晋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化阶段,在这个时期当中,艺术处于一种自发而天然的从萌芽到成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化人才受到了道家“五斗米教”的影响,情绪而散淡,主张在自然当中学习。

这一点表现在了书法上,就是一种自然之态,而这种自然之态与书法的艺术理路完美契合,所以在晋人时期奠定了中国书法的一整套“规矩”,可以这样说,后人从晋人书法当中汲取的营养多寡,决定了这个人的书法成就有多高。


在晋人书法当中,能够代表最高水平便是“二王”了,但如今传世的“二王”法帖,无一真迹,有的也仅仅是唐代的钩摹本,其中著名的《兰亭序》据说曾经被埋藏于唐太宗的昭陵,存世的几个版本也皆为唐人摹本。


唐王朝从李世民开始,便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的法帖,并且有专人负责校验真假,最开始是虞世南负责,后来是褚遂良负责,各地进献王羲之法帖多达3000多纸,到了唐武则天时期,这种风气依旧不减。

公元697年,这一年是万岁通天二年,王羲之的后人王方庆,向武则天进献了一件“绝世珍品”,这件作品包含了从王羲之的父辈,包含了王导、王敦以及自己和自己的侄孙辈王献之、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等28人十卷墨迹。蔚为大观。


武则天见到此作之后,大喜过望,于是将其命名为《万岁通天帖》。

于是命令全天下最出色的能工巧匠,将此作进行'复制’,到了武则天时期,对于字帖的复制远比李世民时期要高明,这是一种不同于“双钩填墨”的方法,称之为“并行线拓”之法,是用于原作一样的纸张与墨色,采用国画勾线的方法,完美复原出来,此作历时半年有余,经40余人的精心打磨,终于复原出来,并传视诸臣,无一人能看出真伪。


于是,武则天将原件还给了王方庆,此真迹在王方庆手中失传,而“摹本”据说曾殉葬于武则天与乾陵。上个世纪初,此作在辽宁沈阳出现,方知此作并没有被殉葬,而是流传有序。

此作后来经过多方专家考证,有人认为此作就是王羲之家族真迹原作,当时武则天还给王方庆的乃是摹本。此作后来遭到了三次火劫,从原来的28人十卷墨迹,只剩下了8个10通翰墨。


不论此作是真是假,都难以分辨,但毋庸置疑的是,此作是目前存世历代经典法帖当中最接近晋人原始书写面目的作品,而且有8通之多(包含王旷、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人墨迹),当你真正深入到这件作品当中,你能窥见真正的魏晋笔法。


如今,我们采用现在最顶尖的德国进口爱普生技术,将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万岁通天帖》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扫描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