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铁血老枪 2021-08-09
美国幸运的夫妇:挖到了美国史上极大金币宝藏,隐姓埋名至今
美国出现过这样一对幸运的夫妇。他们凭借自己的运气挖掘到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币宝藏,也因如此,他们至今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这就是美国马鞍岭宝藏的故事。
马鞍岭宝藏
历史上,美国刮起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淘金热,很多开荒者都喜欢通过淘金成为有钱人。特别是美国移民萨特在加利福尼亚附近发现了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让很多商人改弦更张,投身的淘金运动中来。从那以后,金币宝藏就成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根据美国历史记载,在美国被发现的最大地下金币宝藏是1985年田纳西州杰克逊市挖掘出的“杰克逊宝藏”,里面总面值为4500美元的金币放到现在已经飙升到了100万美元。
而2013年被美国夫妇意外发现的“马鞍岭宝藏”则轻松刷新了这一记录。
尽管到目前为止,专家们对于“马鞍岭宝藏”始终没有得出准确的定论,但是对于这个金币宝藏的原主人和埋藏地下的原因则有两种看法。
其一种是怀疑是匪徒藏匿的赃物,由当时横行美国西部地区著名的银行劫匪杰西詹姆斯所埋。
因为,这位美国侠盗从1866年第一次参与抢劫银行之后,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神秘侠盗。
至于人们怀疑的第二个对象则是专门抢劫驿马车的黑巴特。
但不管是谁,在普通人眼中,这些金币的来历一定不干净就是了。
而第二种合理猜测,就是在历史上有某个不信任银行的人,将自己拥有的财富都埋藏到了地下,但还没等他取回这些钱,就已经离开人世了,所以才让这么一大笔财富成了无主之物。
当然,更有好事者曾经根据金币这个线索对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金币盗窃案进行过比对。
比对结果显示,只有在1901年的时候,美国旧金山造币厂曾经留下过3万美金金币失窃的记录。
可是这个说法很快遭到美国造币厂的否认,其中的根据就是金币在铸造的过程中有币值和形状的区分,显然马鞍岭宝藏不符合求实金币的条件。
造币厂更表示,如果真的是造币厂丢失的金币,以他们所拥有的强大法务团队,必然会为美国政府追回这笔财富的。
那么,马鞍山宝藏到底价值多少钱让这么多人对它充满兴趣呢?那还要从宝藏被一对美国夫妇发现说起。
发现宝藏
2013年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某地社区,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他们的爱犬在自家后院的路上散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家庭活动。但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
在他们已经走了不少次的这条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附近草地的泥土里露出一个生锈的金属罐子模样的东西。出于好奇心,男主人和爱犬一起将这个金属罐子挖了出来。虽然当做是一时的娱乐行为,但很快,男人发现这个金属罐子不寻常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这个罐子的年代十分久远,已经辨认不出是什么时候,装过什么东西。
这罐子却异常地沉重。起初,夫妇俩以为罐子中不过是些铅漆一类的物质,直到他们看到罐子的盖子出了一个裂口,里面露出了一枚金币的边缘他们才想要将罐子搬运回家。
到家之后,夫妇俩人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罐子里装满了金币。随后,他们对自家后院展开了动工,从埋葬罐子的周围相继又发现了七个大小不同,但同样装满金币的罐子。
经过夫妇俩人几天的努力,他们从八个金属罐子中共发现了面值为20美元的金币1427枚,上面显示,这批金币都是1854年旧金山铸币厂成立时制造出来。
按照时间推算,距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虽然从面值计算,这批金币不过是28000美元,但如果按照黄金比例计算,外加它们被生产出来的历史价值来看,这批金币的实际价值远超1000万美元之多。
而这也在加州金币专家咨询处得到了证实。
换句话说,一对普通夫妇,他们就这么简单地挖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币宝藏,从普通人摇身变成千万富翁。
而这批金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附加值,源自于当中很多金币在美国市面上从来没有流通过,且保存十分完好。在这些金币中最有价值的当属一枚1866年间的双鹰金币,仅此一枚就价值100万美元。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这对夫妇的幸运不是凭空落在他们身上的。
根据事后调查,他们所居住的房子所在的山坡位置,曾经是1848年加州淘金期间最热门的地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金乡”。
不仅如此,根据夫妻两人的口述,在他们发现金币的地方有一些造型奇异的岩石群,非常显眼。因此,调查者推断,这些岩石很可能是当年那些淘金人在发现金矿之后所做的地点标识。
总之,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这些金币能够重现天日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自从这对夫妻捡到这个大馅饼之后,他们没有将所有金币出售,而是出售的部分用于偿还个人债务,还给几个当地慈善机构捐了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