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风采】瞿志豪

 摩羯天尘 2021-08-09
图片

   

 

    吴昌硕是海派艺术的光辉大纛,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精神,已作为一个艺术体系而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成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以传承吴昌硕艺术精神为宗旨,成立30年来,成绩斐然,影响广大,已成当代吴昌硕研究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协会成员多为当今海上书画艺术界之翘楚,他们学习吴昌硕艺术思想,汲取传统精华,融入时代气息,笔精墨妙,写我胸襟。协会公众号“会员风采”展示他们的艺术风采,亦体现了吴昌硕艺术精神的源远流长。      

    看,他们一个一个走过来啦!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家简介


图片


图片


      瞿志豪,1955年6月生,教授。工学学士,硕士。自幼喜好绘画,十五岁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来楚生先生入室弟子,受到系统的艺术教导。他几十年坚持不懈,游于科学、教育、艺术三大领域,成绩斐然。曾是高校科技、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带头人,同样在书画篆刻艺术创作领域为有影响的人物。花甲后,他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书画艺术实践中,六年间举办过四次个展,出版有四部艺术专著,发表艺评文章累计有十多万字,是名符其实的跨界人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上海篆刻研究会会员。




图片




图片

瞿志豪印象

文  /  耿忠平


      1955年出生的沪上知名书画篆刻家瞿志豪,与同龄人相比,是出道较早的一位。当年,因其过人的艺术才华,他的恩师来楚生先生,亲自写信给上海书画出版社的方去疾,请老友关注这个学生。不久在去疾先生推荐下,瞿志豪借调出版社工作。他说,虽只有一年时间,但接触到了社会,激发了艺术创作的欲望。1977年,上海中国画院拟在社会上招几位有发展前景的青年进画院培养,周慧珺先生力荐了他,但终因其单位早有安排未及调动。有朋友打趣道,这也好,现在看来,这个未及对艺术界似乎一样,但教育界却少了一位教授。

      知道瞿志豪的大名,主要是在报章上读过他的作品和文章,从朋友处听说过他的画名。与瞿志豪相识,是在好友书法家金小萍兄的一次饭局上。记得,小萍兄介绍时拍着我的肩头说,志豪身为高校领导,是一位响当当的冶金专家、教授,为上海宝钢等大型企业建设作出过贡献。更是一位有建树、有个性的书画印艺术家,其作品上过展览、出过专集。能把工作事业做强,把业余爱好做精,且能左右逢源,风生水起,这样的真学者是不多的。记着这话,十多年来,除了对瞿志豪的敬佩外,对他的艺术创作自然也格外关注。两年前又有缘与瞿志豪同坐,他乐呵呵地告诉我,如今已退休,没有了繁忙的公务,艺术创作和读书就是我的生活全部。


图片

瞿志豪作品


      众所周知,来楚生是现当代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大家,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是海派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一个机缘巧合,15岁的瞿志豪很幸运地成了他的弟子,在名师高起点的指导下,积累了扎实的传统基础,步入了艺术殿堂大门。虽然从拜师到来先生过世,师生相处只有短短的六七个春秋,但老师的教导足以让他受益终身。他告诉我,来先生是一位开明的老师,他教学生是从书画的运笔、用墨、施色,到刻印用刀、章法的基本方法入手,由此来启发学生对技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要多临多看传统经典作品,从中了解艺术的源流和发展规律,不要临老师的作品。他是用心在授人以渔而非简单授人以鱼,他教给了学生一套学习进步的方法,放手让你走自己的道路。

      艺术学习和创作是一种自觉的实践活动。由于繁忙的公务缠身,使得瞿志豪没有大块时间用来创作,为此他自嘲道:在艺术上是一个不算勤奋的人,但绝对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言语中透射着理工男满满的自信。五十多年来,他铭记老师的教诲,从容地游走在书法、绘画、篆刻之间,寻觅探索着,面对艺途上的种种诱惑,他没有盲目地追随或跟进,始终以契合自身审美为立足点,在这种理性的缜密思考和艺术激情的感性交织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拥有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图片

瞿志豪作品


      在瞿志豪看来,艺术创作是一种哲学思辨的过程,是个性的客观反咉,是作者情感与观者的共鸣。为此,他十分注重技巧的锤炼,这是为艺术服务的基础,但又不满足于此,他深知,掌握娴熟的技巧,如作品没有个性,那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匠人。因为技巧只是手段,它服务于艺术。只有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技巧融入创作中,作品有了个性,才有了立足艺坛的资本,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为了这个理想,多年来,瞿志豪一直以“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胸怀来研究艺术,以心得指导实践。其大致有三,其一是读书。广泛阅读各种艺术理论著作和经典文学、诗词著作,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性情,丰富学识,提升思辨能力,扩大眼界,看得更广、更远、更深,使自己有更多的化解问题的手段。其二是向祖宗学习,与有真本事的同道交流。翻阅徐渭、朱耷、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来楚生等画集,或去博物馆看展,是瞿志豪经常要做的功课,他说,这些名家的画,虽早已读过很多遍,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但由于我的阅历增长,心境不同,既使是同一幅作品,再读时也会感受不同,甚至会激发出新的灵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而当看到同道朋友的作品时,无论是其用笔、着色、构图,还是一个边款、一句题跋,只要能感动自己的,都可学习汲取,化育壮大和完善自我。其三是思考。创作在于实践,实践引发思考,思考是实践的总结,又滋润着新的创作。他将平时的思想感悟,写成了《心随笔驭,艺冠三绝》、《读有声的画,观有音的字》、《叩问汉故》、《读楚生先生的两封信感怀》、《安处先生篆书“说文解字叙记怀”》等艺评性文章近10万字,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清晰的思路,也影响着他个性风格的形成。


图片

瞿志豪作品


      综观瞿志豪的作品,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他没有把彼此看成是三个孤立的领域,而是以传统文人审美意趣为导向,将写意创作为载体,环环相扣,相互生发,尽情地表达着一种理想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情怀。他的绘画以花鸟画为主,题材丰富多样,如梅、兰、竹、菊、荷花、芙蓉、海棠、时蔬、瓜果、禽鸟等等,疏朗阔笔,书写性的节奏,简洁明快,遒劲率意,又不失细节的精妙。以墨写形,又大胆利用鲜亮的纯色作没骨意写,墨与色交相辉映,神形兼备,赏心悦目。构图小中见大,虚实疏密对比强烈,开合之间,一股清新的亲和力扑面而来,展现了一种乐观阳光的生活情调,让人回味无穷。

      从瞿志豪绘画的用笔和题款,就能感受到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当年,在来先生的指导下,他的书法从临《说文解字》入手学习篆字,为刻印及绘画奠定了基础。进而又专心于《天发神谶碑》,始悟得书法线条的沉着痛快之妙。由此再研《石门颂》得纵横劲拔、天真飘逸,及《乙瑛碑》的古朴浑厚,谨严质朴。稍长,又醉心于金农的漆书,多年苦心孤诣于篆隶之间,始得化境,自成一格。


图片

瞿志豪作品


      因为有了书画基础,也促进了瞿志豪对篆刻的理解和提高。他的篆刻主要分文字印和肖形印。早年他大量临习汉印和古玺,又旁及明清流派印,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刀法,他的文字印以洗练明快见长,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吴昌硕的雄浑朴茂,来先生的圆润秀逸,在看似平淡中,又有着痛快淋漓的金石气。尤其是他的肖形印继承了来先生的衣钵,又将汉石刻画像、砖雕、佛像等元素融入其中,创作了如古人耕作、渔猎、宴乐等有故事情节的印作,通过那简练斑驳的线条,生动的图案,独特的艺术语言,感受到他的激情、学养的完美绽放。


辛丑六月十七日时烟花从窗外呼啸而过





图片

瞿志豪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