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厂:胡璋画名大噪于申江和东瀛

 自由书画谈 2021-08-09
二十年前的2001年3月,王长松兄台上海办差,余嘱老兄顺便上先师的百尺楼带几件书画回来。23日长松兄返回,从先师处带回十来件名人书画,其中有一轴徽人胡璋的山水,打开一看,裱右还有先师的题跋:“胡璋晚清画家,字铁梅。安徽桐城人。久寓沪上,山水、人物、花卉并工。中间曾一度东瀛扶桑,画名大噪。此山水妙迹,彩笔苍茫,令人想见当时点染风采。”

胡璋寓沪鬻画有迹痕的,是伊在晚清光绪八年(1882)、十三年和十四年分三次在上海《申报》刊出画润,收件处分别是:福德里华洋书信馆代收、二摆渡腾凤里二衖和英租界三马路胡家宅宝安里对门第七号洋房。从这三处收件地址,可以窥出画家寓沪上鬻画的情况:先是居无定所要找地方代收,二是居住一般的社区,三是住进了英租界的洋房,可知胡璋在沪上的鬻画生涯步步高升,形势大好。因为胡璋的名声驰噪上海滩,之后出版之著名辞书典籍若《海上墨林》、《寒松阁谈艺琐录》、《近代六十名家画传》等皆收进了伊之辞条。          
《芥子园画传·山水·增广名家画谱》中,也收有胡璋四幅山水,并且该画传《花卉翎毛》卷还收有伊之梅花一帧。此亦证胡璋画名甚噪者也。
就在胡璋画名大噪江南之时,伊带着画名重又东渡扶桑,旋又画名大噪于日本,且卒于神户葬于神户,享年52岁,亦谓英年早逝。
胡璋所谓“重又”东渡扶桑,是因为伊享名上海滩之前尝已在光绪五年(1879)到日本已甚享画名,且“润笔极丰”了。并且还使画名噪至宫中,日本天皇召伊在素胎胆瓶上绘画,画成天皇很是称誉,授金牌以致谢意。此不胫而走,遂使从伊学画者益众,一时生涯大好。课徒作画之馀,胡璋留心考察日本政治、科教、文化、经济,并撰文十馀篇,准备回国献给清廷,以图强变法。胡璋大概在光绪十二年踌躇满志回国后,终因清廷昏庸无知,伊之论文“讫不得达”。胡璋复通日本钻井灌田法,被召入京试行其术。然而官僚以钻地破坏风水为由,久议而不决。遂息心政事,专心绘画以终。
“补白大王”郑逸梅在《艺林散叶》一书中提及胡璋讨有日本妻子,并提到上海滩大名鼎鼎的《苏报》也为胡璋所办:“《苏报》原为胡铁梅(璋)所办,铁梅娶日本妻子生驹悦为室,报即由生驹悦出面,聘邹翰飞为主笔。生驹悦一次强迫翰飞撰一索诈稿,翰飞拒之遂辞职。翌年戊戌,陈范出资购得该报,宣传革命,而以'苏报案’轰动一时。”
胡璋家学渊源,祖父胡正工画山水花鸟,游粤时尝入两广总督邓廷桢幕。父胡寅亦画,亦曾入制军胜保幕府。相同的是父子的幕主皆参与过因清廷不守国际公约与英军和英法联军蛮悍开战的战事,结果都是一败涂地。所不同者,邓氏流放新疆伊犁,后又起官,胜保这满夷孙子则被逮捕解京,过堂后处死。一显一毙,命运截然不同矣!
胡璋承家学,只继承祖、父辈的诗词书画,没有入幕。但伊比祖、父辈厉害的是,尝入日本皇宫得到天皇赏识,并以画笔得天皇授赐金牌,这是可以摆上桌面的荣耀。不像祖父、父亲参与是非正义的战争。同样是与外“交”,前者正、寅是违约交战,后者璋是走正道交善,亦大相径庭矣!
胡璋国内画迹流布,绝大部分是日式装池,亦即谓之海外回流者。何因?是因为日本国书画受到很好的保护,不管是官方和个人,皆不人为毁坏书画。不像我们国家自“翻身”至“文革”结束,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官方在册竟有55次政治运动,尤其“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和“文革”,斯文扫地,被抄、被毁的书画以吨计。有怕受迫害自毁的,有被抄出后毁的,私人手中书画皆为“四旧”,亦皆几乎被毁了。所以说不是胡璋的书画国内流布不多,而是大部分被毁掉了。

胡璋《青绿山水》 96.5X32.5cm

余文涵轩拍得此幅胡璋的山水,即是原装原裱的日式装池。此为绢本青绿山水,96.5X32.5cm,约2.8平尺,画家署名是“写于东瀛”。画笔追橅的“元四家”之一吴镇,图上并且题着吴镇的《右丞秋林晚岫》绝句中的后两句:“千嶂远横秋色里,山家遥带暮烟中。”题左署款:“清国胡铁梅写于东瀛。”钤印“胡铁梅”和“尧城子”,皆白文印。“清国”是谓清朝国的者,“尧城”一般指东至县,隶属安徽池州,离桐城不远,辞书上云胡璋安徽桐城人。
画笔宋元青绿法,以传统的笔法,较强烈的色彩,高深的景致和浓郁的秋意,描绘了秋季山水的明碧高洁。画家没有依惯常的青绿山水多布景殿堂楼阁等,而是山野幽溪,策杖高士,一派的清脱逸远,可以明显的感到秋山的明媚和阳光感。笔法细致,敷色明艳,的为合作。
胡璋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享年52岁,可谓英年早逝矣。
2021年6月30日于空厂晨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