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要做好哪些环境应急措施?管理计划又该如何编写?

 昵称18013950 2021-08-09

一、危险废物收集和贮存

  1. 贮存设施要做好哪些环境应急防护措施?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相关要求,应做好以下环境应急防护措施:

  (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

  (4)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他防护栅栏。

  标志的类型

序号

提示图形符号

警告图形符号

名称

功能

1

图片

图片

一般固体废物

表示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2


图片

危险废物

表示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

图片图片

  正确和错误的贮存场标识贮存设施配备的应急物质

  标志的形状及颜色

类型

形状

背景颜色

图形颜色

警告标志

三角形边框

黄色

黑色

提示标志

正方形边框

绿色

白色

  危险废物标签类型

危险分类

符号

危险分类

符号

爆炸性

图片

有毒

图片

易燃性

图片

有害

图片

助燃

图片

腐蚀性

图片

刺激性

图片

石棉

图片

  2. 收集、贮存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制定应急预案并至少每年演练一次。

  (2)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其规范操作。

  (3)采用符合要求的容器包装物进行包装,液态、半固态废物着重做好密封,防止在转移过程因倾倒、破损发生泄露。

  (4)从产生点转移至危险废物贮存间后应及时称重、填报电子台账。

  3. 日常管理需注意什么?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规定:

  (1)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2)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

  (3)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所示的标签,并将相关信息填写完整。

  危险废物标签

危险废物

主要成分

化学名称

危险类别

图片

危险情况:

安全措施:

废物产生单位:


地址:


电话:


联系人:


批次:


数量:


出厂日期:








  危险废物标签;M1:1;字体为黑体字;底色为醒目的橘黄色

  (4)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可参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B表1。

  不同危险废物种类与一般容器的化学相容性

容器或衬垫的材料

-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软碳钢

不锈钢

OCr18Ni9(GB)

M03Ti(GB)

9Cr18M0V(GB)

酸(非氧化)如硼酸、盐酸

R

R

A

R

N

*

*

*

酸(氧化)如硝酸

R

N

N

R

N

R

R

*

R

R

A

R

N

R

*

R

铬或非铬氧化剂

R

A*

A*

R

N

A

A

*

废氰化物

R

R

R

A*-N

N

N

N

N

卤化或非卤化溶剂

*

N

N

*

A*

A

A

A

金属盐酸液

R

A*

A*

R

A*

A*

A*

A*

金属淤泥

R

R

R

R

R

*

R

*

混合有机化合物

R

N

N

A

R

R

R

R

油腻废物

R

N

N

R

A*

R

R

R

有机淤泥

R

N

N

R

R

*

R

*

废漆油(原於溶剂)

R

N

N

R

R

R

R

R

酚及其衍生物

R

A*

A*

R

N

A*

A*

A*

聚合前驱物及产生的废物

R

N

N

*

R

*

*

*

皮革废物(铬鞣溶剂)

R

R

R

R

N

*

R

*

废催化剂

R

*

*

A*

A*

A*

A*

A*

  注:A:可接受;N:不建议使用;R:建议使用;*:因变异性质,请参阅个别化学品安全资料。

  (5)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6)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7)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险废物可以堆叠存放,每个堆间应留有搬运通道;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部分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可参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B表2)。

  部分不相容的危险废物

不相容危险废物

混合时会产生的危险

氰化物

酸类、非氧化

产生氰化氢、吸入少量可能会致命

次氯酸盐

酸类、非氧化

产生氯气,吸入可能会致命

铜、铬及多种重金属

酸类、氧化,如硝酸

产生二氧化氮、亚硝酸烟,引致刺激眼目及烧伤皮肤

强酸

强碱

可能引起爆炸性的反应及产生热能

铵盐

强碱

产生氨气,吸入会刺激眼目及呼吸道

氧化剂

还原剂

可能引起强烈及爆炸性的反应及产生热能

图片图片

  危险废物暂存场所示意图

  4. 如何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图片

图片

  (1)根据平台提供的台账模板如实填报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数量;

  (2)危险废物产生后应称重,设置危险废物标签,及时将相关数据录入平台;

  (3)平台数据应与实际库存数据一一对应,例如:平台上有5条库存记录信息,实际贮存间里就有5包设置危险废物标签的危险废物。

  5. 实际产废与环评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企业应如实申报实际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流向等相关数据,如果实际产废情况比环评大幅减少或增加的,企业应有合理的解释(例如:原材料变更、工艺变更、部分项目未投产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办理相关环评手续。

二、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1. 如何编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可根据管理计划模板提示填写相应内容,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基本信息、产品生产情况、危险废物产生概况、危险废物减量化计划和措施、危险废物转移情况、环评和自行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委托利用情况、环境监测情况及上年度管理计划回顾。

  2.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填写过程需注意什么?

  (1)企业经度、纬度数值不要填错,不要填反;生产设施地址与单位注册地址不一致的,经纬度数值选取生产设施地址的经纬度;避免填写错误导致后期电子联单线路异常。

  (2)实际建设的危险废物贮存间名称、数量应与平台申报的贮存间一一对应。

  (3)危险废物类别要填写完整,不能缺报漏报,例如总共有5类危险废物,不能只报3类,或者某一类环评中有的危险废物今年尚未产生,但是类别也要填报,数量可以填“0”。

  (4)要有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平台有提示性的措施供参考。

  (5)封面。单位名称: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名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制定日期:制定本管理计划表的日期,原则上为当年制定下一年度的管理计划;计划期限:本管理计划适用的期限,一般按整年计,如2015年时制定2016年的管理计划,制定日期为“2015年×月×日”,计划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计划期限上一年为“2015年”。

  (6)表1基本信息。单位名称:与封面上的单位名称一致;单位注册地址: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生产设施地址: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总产值:计划期限上一年度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行业类别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主管生态环境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姓名;联系人:主管生态环境工作的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人员姓名;电子信箱: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电子邮箱;单位网址:本单位用于对外宣传和联系的网页网址;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的负责人姓名;废物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具体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负责人及文化程度:负责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负责人姓名,及其文化程度;管理组织图: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人员构成的组织管理框架图。

  (7)表2产品生产情况。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度及本年度计划用于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实际与计划年消耗量;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用于生产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主要产品及产量:主要产品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年生产量;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流程图中必须标明所有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8)表3危险废物产生概况。本表应包括产生的所有危险废物(包括自行利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的有关情况;废物名称、废物代码、废物类别: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对应的废物名称、代码和类别填写,如某化工厂在生产四氯化碳过程中产生蒸馏残渣,则废物名称为“四氯化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废物代码为“261-010-11”,废物类别为“HW11精(蒸)馏残渣”;有害物质名称: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名称(每种废物可包含多种有害物质);物理性状:废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包括固态(固态废物,S)、半固态(泥态废物,SS)、液态(高浓度液态废物,L)、气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G)等;危险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规定的危害特性填写,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本年度计划产生量:计划期限内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以升、立方米等体积计量的,应折算成重量吨;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除填写个数外,还应折算成重量吨;半固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脱水后的干泥重量计;上年度产生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度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以升、立方米等体积计量的,应折算成重量吨;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除填写个数外,还应折算成重量吨;半固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脱水后的干泥重量计;来源及产生工序:产生该种废物的部门、车间名称及其相应产生工段、工序名称。

  (9)表4危险废物减量化计划和措施。废物名称:与表3中的废物序号及名称一致;本年度计划产生量:计划期限内该种危险废物的年度计划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以升、立方米等体积计量的,应折算成重量吨;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除填写个数外,还应折算成重量吨;半固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脱水后的干泥重量计。

  (10)表5危险废物转移情况。贮存措施:废物收集、贮存相关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勾选,同时填写废物的贮存设施现状及贮存情况,贮存方面的相关要求,如数量、面积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运输措施:废物运输过程中相关环保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勾选,同时填写废物运输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转移计划:危险废物数量、种类;拟接收危险废物的经营单位的资质和经营范围等。

  (11)表6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措施。建有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均需填写本表,每座设施分别填写一份。设有自行利用设施的,在表头的利用下划√;设有处置设施的,在表头的处置下划√;自行利用危险废物产生相应副产品的,应将相应副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报告复印件作为本管理计划表的附件一并装订成册,该检测报告必须由质监部门认定的产品质量检测单位出具;设施名称: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名称,如“采油泥沙焚烧设施”“废溶剂回收设施”“废酸处理设施”“贵金属回收设施”“包装容器处理设施”等;设施类别:该设施利用处置废物的方式,如“焚烧”“蒸馏”“酸碱中和”“电解”等;总投资:该设施(包括配套设施)的投资总金额,计量单位为“万元”;设计能力:该设施每年能够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最大数量,计量单位为“吨/年”;设计使用年限:该设施设计使用的年限;投入运行时间:该设施正式投入运行的年份;运行费用:该设施年度运行费用,计量单位为“元/年”;主要设备及数量:该设施中所包括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利用处置效果:自行利用处置废物后,危险废物数量、体积的减量化情况和有害物质、组分的减少情况,以及废物经利用后能否达到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等情况,达到相应标准的应注明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情况:采用该设施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名称(与表3中的废物名称一致),以计划期限上一年自行利用处置该种危险废物的数量;自行利用处置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该设施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及其文字说明;二次环境污染控制和事故预防措施:包括污染控制措施、事故预防措施、以及设备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2)表7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措施。凡计划期限上一年已委托或计划期限内拟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包括自行利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的,需填写表7。委托利用的,在表头的利用下划√;委托处置的,在表头的处置下划√。同时将相应利用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作为本管理计划表的附件一并装订成册;利用处置单位名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与利用处置单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上的名称、许可证编号一致;利用处置废物名称:与表3中相应的废物名称一致;利用处置方式:外单位利用处置该种废物的方式,包括“焚烧”“填埋”“综合利用”等;本年度计划委托利用处置量:计划期限内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数量;上年度委托利用处置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委托利用处置该种危险废物的数量,如为计划期限内新更换的委托利用处置单位,即上一年未委托该单位利用处置废物时,则相应委托利用处置量填写“0”。

  (13)表8环境监测情况。利用处置运行设施监测:利用处置设施如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运行的工艺参数、焚烧残渣热灼减率、活性炭和燃料油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等;污染物监测指标及频次:废水、废气的特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物,噪声以及监测频率、时间安排等;自行监测情况:相应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制定监测仪器的维护和标定方案,监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资质等;委托监测情况:与有监测资质(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签订的委托监测合同,监测时间,监测项目等。

  (14)表9上年度管理计划回顾。上年度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检查、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情况:如实记录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其检查情况,包括时间、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措施;环境监测是否都达标,原因分析;是否公开信息,公开内容等;危险废物比较分析:上年度危险废物实际产生数量、种类、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并与上年度管理计划中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是否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转移审批及联单制度、识别标志标签制度等进行勾选。

  3. 如何避免危险废物种类缺报漏报?

  首先,环评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依据,环评中所列的危险废物都要在管理计划中体现,可通过环评中所列的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工程分析章节、固体废物处置分析章节等对危险废物进行梳理。

  其次,如有发现环评中危险废物定性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① 环评中危险废物种类多于当前纳入危险废物管理的危险废物种类时,应及时将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的废物补充进管理计划;

  ② 环评中危险废物定性错误时,通过后评估或者危险废物鉴别予以排除;

  再次,环保竣工验收过程发现的危险废物、企业日常管理发现的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部门日常检查发现的危险废物、名录变更后新增的危险废物也要在管理计划中补充。

  4. 如何查询有资质的利用/处置单位?

图片

  (1)省生态环境厅网站每月定期发布最新的利用/处置单位名单,产废企业只要将自身产生的危险废物8位代码与其进行对照,8位代码相一致的即可委托利用/处置。

  (2)企业也可在平台管理计划“表7危险废物委托利用”中填报产生的危险废物8位数代码,平台就能自动匹配相应有资质的利用/处置单位。

  5.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填报完成后,如何处理?

  填报完成后,应在平台上提交给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备案通过后,即可进行日常电子台账填报及运行电子转移联单。

  6. 生态环境部门在受理企业提交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申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是否存在危险废物种类缺报漏报情况。

  (2)经纬度数值是否正确。

  (3)实际建设的危险废物贮存间名称、数量应与平台申报的贮存间一一对应。

  (4)与往年相比产废量是否有大幅增加或减小,如有此情况,应重点关注,或让企业说明。

  (5)产废量大的企业是否落实危险废物去向,如尚未落实,后期应重点关注。

  (6)在同等条件下,可建议产废企业选择省内利用/处置单位,避免办理跨省转移审批存在的对方省份不同意转入的风险,以及长途运输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