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新闻】富田祭祖惊现国宝级文物——文天祥墨宝真迹与画像!

 昵称2433919 2021-08-09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获取最新资讯,让我们一起传播文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联结宗族根脉、传递家国情怀!

富田祭祖惊现国宝级文物

近日在文氏富田祭祖活动中,惊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墨宝真迹与画像,引来无数文氏后裔的高度关注,我们联系了富田文家,详细解读这一国家级文物。

这次祭祀团是从江西永新县参加江右文氏祖祠全面竣工庆典活动完毕后,来富田开展寻根祭祖、联谊交流活动的,他们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安徽等地的文氏宗亲200余人。在这次祭祖活动中,向各位文氏宗亲展示了文天祥墨宝真迹与画像!

这幅文天祥的手卷与画像,曾出现在2013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由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民族英雄文天祥故里文家村村民文先恒宗亲珍藏。当时入选《寻宝》栏目,是在吉安市的众多民间宝物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吉安的“民间国宝”,并获得“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奖。

据悉,早在1991年,应江西省文物局的要求,以书法大师启功为主任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对文天祥后裔保存的手卷及画像等文物进行了鉴定,文天祥的手卷真迹为国家一级文物,画像则为国家三级文物。


    

用黄烟叶包裹  真迹代代相传
    

文天祥是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如今,该村是一个仅有30多户的小山村,村里人几乎都是文天祥弟弟的后裔。作为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然而,其流传于世的真迹却很少见。

今年67岁的文先恒是文天祥的第23代后裔,目前文家村从天祥公已繁衍到了27代。因为文天祥的儿子都在抗元战斗中被杀死,他已经没有了直系后代,如今村里的文氏后人均为其弟弟文天璧的后裔,而这支后裔就过继给了文天祥的名下。

 谈到“国宝”文天祥的手卷真迹及其画像,文先恒说,手卷及画像是代代相传留下来的珍贵藏品,至今已有20多代了。从他知道的时候是,其爷爷传给了其父亲,父亲在1976年去世时传给了他手上。当时父亲对他说,这些东西是先祖文天祥的手卷真迹和画像,要他好好保管,不能遗失。之后,他按照代代相传的保管方法,用黄烟叶将手卷和画像包裹,然后再放上驱虫品,用一只木匣子装好高悬于柱子上方。
    


文天祥公真迹 国家一级文物

 据文先恒介绍,在旧社会战乱时期,后人为保护好文天祥的真迹及画像,真是想尽了办法。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爷爷为了不让真迹和画像免遭抢夺,就将这些“传家宝”捆在身上,然后再躲进厕所的木板下面。

文先恒说,此次听说央视《寻宝》来吉安海选“民间国宝”,他和村里人商议后便带上了祖传的文天祥手卷及画像前来参选,没想到,最后被选为吉安的“民间国宝”。他表示,这些“传家宝”不仅是个人财产,还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吉安庐陵文化的精髓体现,他将好好地保存下去。

文天祥的手卷真迹写在一张薄如蝉翼的绢纸上,除了四周有些破损外,内容完好,字迹工整清晰,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一份劄(zha)子(官府中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其内容是写给朝庭的一些建议,因为当时他(文天祥)罢官在文家,所以没有送出去,也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才保留了下来。末尾盖有一枚红印章,有“文天祥致……”的落款。画像则为水彩画。

今年,是文天祥诞辰781周年。本次活动也是本月继粤港文氏宗亲委员会组织香港、广东七大房文氏宗亲一千余人,赴富田拜谒先辈民族英雄文天祥公之后的又一次盛大的祭祖活动。详情:【文氏新闻】港粤文氏宗亲赴江西吉安祭祖(附视频)

 祭祖现场掠影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