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征明梅竹图及行书《中秋诗》手卷,金粟山藏经纸本,30.2×229.2厘米;近墨堂藏。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本幅为行书,是文徵明晚年得意之作《中秋诗》七律三首。因是书写自作诗,故书写状态较为“随意、放松”,用笔圆转自若,气势流贯,浑然成篇,显现了一种自然洒脱的神韵。此卷宋藏经纸本,书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诗三首,惜无记年可考。从他用笔功底来看,应该是八十岁以后所作,堪为文徵明书中极品。注:第二首十五夜第七句“碧云何处人如玉”,句中“玉”字遗漏。第三首十六夜第五句“蟋蟀早将寒气至”,句中的“蟀”字添注于旁边。
文征明《友梅图》,30.2×56.9厘米,款识:征明为友梅作




殷勤不负花前意,依旧清光在酒杯。



文征明,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成化六年(1470)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嘉庆三十八年(1559)去世,享年90岁。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齐名,合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又合称为吴门四家。 湖南文氏总祠珍藏的十六修《衡山观湘文氏族谱》载:“文宝,梦登公次子,字维善,江西永新固塘人,生于宋嘉定十二年已卯六月初四寅时,咸淳七年辛未以宣教郎授湖广衡州(今衡阳市)教授。宋末,世乱致仕,留家衡山二十二都,今既字二十二区礼厚,为衡山三卿各派始祖。”礼厚,1966年以前属衡山管辖,今为衡东县大桥镇礼厚村。 根据族谱记载:礼厚文宝的第六代孙中,有个文俊卿,有“子六:定开、定英、定聪、定源、定清、定伟”。其中的“定聪”,就是文征明的曾祖父。明朝中期,文定聪在苏州府任职,举家由衡山迁到苏州,为文氏苏州派的始祖。文征明之所以号“衡山居士”与“文衡山”,其目的是怀念远在衡山的先世祖宗。
文湘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