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圣母杯征文】文姣平:《只今何处听唠叨》

 昵称2433919 2021-08-09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


只今何处听唠叨

送走母亲后,我连续做了两个梦,虽然看不到脸庞但明白是刚过世的母亲,她穿着一身黑衣裤躺在为她做法事的厅屋,一次朝我坐的方向侧卧,一次平躺着,我给她的脚头点灯。我把梦告诉父亲,他说侧卧不可能,当时放正了身子,坟上的光也送了,可能是你思念太甚的缘故吧。
不知道灵魂之说是否确有其事,但当至亲的人一旦离开时,我宁可信其有。平时听惯了母亲的唠叨,多想在梦里再听听,那亲切而熟悉的声音,那操心家事的点点滴滴诉说。
中秋节那天,我和丈夫带女儿回老家陪父母亲吃中餐。她坐在门边,看见我们从车里出来,便眉开眼笑,皱纹都舒展开来。虽然她还是弯着腰,和往常一样用双手按着竹椅慢慢站起来,但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她患有严重的风心病,带状疱疹虽然结痂但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常常夜不成眠,辗转反侧,其痛苦状,令我们做儿女的心疼不已。见母亲那几天脚也不肿,腰也不痛,我们好高兴。记得在厅屋里,她笑眯眯地问我女儿:“你几时结婚呀?”女儿调皮地回答:“外婆准备大红包哟。”随后她还送给外婆100元。母亲脸上笑成一朵花。她逢人就说,外孙女没白带呢。
八月十九清晨约六点半,我突然接到小弟的电话,说母亲一觉没醒来,去了。四天前见面还是好好的呀,就这么悄没声的走了?不可能!我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快去喊医生!”我在电话里几乎是吼着,可回答的却是一片哭声。
坐车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似乎一片空白,嘴里却不断的念叨:母亲真的走了吗?
母亲刚满七十,近年来尽管病痛折磨,但她对死毫无思想准备。她常常对人说:“过去吃了苦,现在日子好过了,如果死早了就太不值了”。
是的,母亲过去的确吃了不少苦。我外婆因病早逝,外公后来续弦生子另居他处,十多岁的她带着年幼的妹妹艰难度日。为了生活,她下地上山甚至爬树,重活累活样样干。她本是一个想读书也会读书的人。一天,我外太公拿着一小缸猪油准备送给她姐妹,走到半路上听说她报名读书去了便转身离去,母亲因此失学。
在那些众所周知的艰难岁月里,母亲含辛茹苦拉扯着四个儿女,除家务活外,还要像其他男同志那样天天出集体工。母爱无私,我算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
我三岁多时因胆道蛔虫未得到有效治疗,从此胆囊炎伴我成长。胆囊炎频频发作,心背对痛,母亲四处寻医问药,还常常把我背在背上,以减轻我的疼痛。听人说樟树皮熬水喝能止痛,她便风雨无阻地上山去采,一次还把药送到了我的学校。
在那工值很低不能饱肚的日子里,她和父亲每餐吃红薯却把米饭留给我和三个弟弟吃,尤其关照我说:红薯滞气,不能吃。她虽然是农村妇女但目光不短浅。
她常对人说:孩子如果会读书就是讨米也要送,只有读书才有出息。那年我高考被录取,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次,她托熟人把自己上山辛辛苦苦采摘野菊花换来的13元钱送到学校,说要我买件新衣裳。13元,现在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当时只值几分钱一斤的野菊花,可不是小数目。一朵一朵采摘,一朵一朵翻晒,要多少天?我不敢想象。多少爱心和汗水,只有母亲知道。我接到的不是钱,分明是一颗沉甸甸的心啊!
母亲是个操心重的人,我曾开玩笑说她一辈子不知操了几辈子的心。我的小弟弟杀猪,她很早也很准时去叫起床,还忙前忙后地围着转。
大弟弟在外搞建筑,丢下两个孩子在家多年,她格外尽心照管。二弟去长沙开的士,她常常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注意安全。我和丈夫工作忙尤其是出差时,就母亲来照顾我们的女儿。
记得一次,我们捎信去时正是下大雪,以为她不会来,她却满身雪花的来了。家务事琐琐碎碎,她无所不包。长期的劳累加之病痛,一个原本很高很直的身子变得弯曲起来。随着年纪的增大,家里家外操心这操心那,母亲逐渐变得唠叨起来。听的次数多了就嫌她罗嗦,要她少管闲事,多保养身体。
不管我们怎么说,她还是依然如故的操心和唠叨。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她总是说:我有呢。
母亲闭着双眼挺直着身子平躺在床上像睡着了一样,只是嘴巴微微地张着,她的脚头燃烧着钱纸。但我还不相信母亲真的去了,急忙用手去探她的鼻息并抚摸她逐渐冰凉的脸颊和双手。
母亲,您真的走了吗?我跪着哭倒在她的遗体旁。我多想把她唤醒,让她像往常一样笑吟吟地迎着我们,然后向我唠叨家里家外的人和事。然而,任我怎么哭着喊着,母亲也没有任何回应了。
“你平时孝顺,她已经很满意了,不要过于伤心。你切莫把眼泪掉到她脸上,否则她在那边不安的。”旁边有老人把我拉起来,并告知一些有关的风俗事宜。我要求给母亲抹洗身子就算尽最后一次孝道吧。给母亲穿衣时,我坐在床头把母亲已经强直的上背靠在自己的胸前。也许是母女连心的缘故,我不但没有丝毫冰凉的感觉,竟觉得很温暖。
母亲的嘴巴一直张着。想说什么呢?母亲!是不愿离去还是什么事要嘱咐?您生不愿意麻烦别人,连死也不想打扰家人。您还有多少话要向我们诉说吧?有邻居老人告诉我,母亲最近特别想我陪她睡觉,可她竟没有当面对我说过。如果说了,我无论如何会陪您的,母亲!如果您能活过来,我会用心倾听那爱的独特表达——唠叨。
一生节俭劬劳,操持心力不停息,总向全家包琐碎;
七十沧桑岁月,归去慈恩都带走,只今何处听唠叨。
举祭的时候,我把自己撰写的挽联呈上。如果母亲九泉有知会认同我的这种评价吧。

母亲,盼您走进我的梦里来,让我常常感受唠叨的爱。

作者简介 文姣平,女,1957年生,湖南湘乡人。现为中华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