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中的线条——卢国新

 ssww30 2021-08-09

文章来源:边走边画

76岁的山东钢笔画家韩子明先生在推文中提到“边走边画精神已成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会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广钢笔画,团结越来越多的写生爱好者,用美术创作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我们的盛世年华,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钢笔画、喜欢手绘艺术,相信也是夏克梁老师创立“边走边画”精神之初衷。

本人多年从事设计教学,手绘写生和手绘创作自然喜欢,也就一直坚持了下来。本期推出笔者两岸“三地”的写生作品,包括河北的井陉、湖南的湘西和宝岛台湾。钢笔写生既方便快捷,古镇街巷、村落民居是写生的好素材,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投入激情用变化的线条去描绘它们。行走中的是感悟,表达出来的是情感,我想呈现给大家的是画面上的清新和美好。

边走边画台湾行

2015年,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到访台湾东方艺术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学交流,学习之余台湾的老街古巷、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吸引了我的注意,所以就边走边画,用钢笔记录下看到的美丽风景,以此呈现给画友。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的老街很多,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在台南的安平老街和新北市的淡水老街有过几天的停留。位于台湾台南市的安平老街有“台湾第一街”之称,街区承袭清代台湾城市规划,街道很窄,两旁聚集了许多特色店家,建筑形式多样,有土角厝、红砖矮屋、西式洋楼等。尤其是台南少有的西式建筑造型吸引了我,洋楼大多是白粉墙或洗石子墙面,栏杆、柱头或屋檐上饰以精致的手工浮雕,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拿起画笔将其描绘下来。

图片

台湾安平老街圣母祠   28X40cm

图片

台南台湾街   28X40cm

图片

台南市前锋路街景   28X40cm

图片

台南国立成功大学   28X40cm

台湾街巷中有各种寺庙,大到天福宫、圣母庙等规模较大的庙宇,小到遍布老旧市街的斋堂(又称菜堂,与一般民宅差异不大),其建筑布局与风格也承袭自闽、粤。论及寺庙建筑之装饰,则会包含有趋吉避凶、祈望教化等含义,最常见到旗、球、戟、磬等,谐音“祈求吉庆”,这些都是趋吉避凶的妙法。寺庙建筑形态各异、加之色彩富丽堂皇,视觉效果震撼。在写生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多关注装饰细节而忽略掉其比例、尺度以及建筑透视等问题,所以画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依然被精美的建筑所吸引。

图片

安平老街安平小铺   28X40cm

图片

安平老街   28X40cm

除了以上几处重点介绍之外,也走访了台南市、嘉义县、台东市艺文中心展馆、日月潭等地,由于时间很紧,均没有太长时间停留,意犹未尽之余想用手中画笔尽揽祖国大好河山,以此诠释“边走边画”之要义。

图片

台湾天福宫   28X40cm

图片

台湾台东艺文中心   28X40cm

图片

台湾日月潭码头   28X40cm

图片

台湾日月潭   28X40cm

图片

台湾嘉义县街景   28X40cm

图片

台湾嘉义县街景   28X40cm

图片

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   28X40cm

边走边画石头村—河北井陉大梁江、吕家村写生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的大梁江村和吕家村是享誉中外的世外桃源式的“石头城”,石头是这里的生命。大梁江村2016年入选“中国最美古村落”,吕家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虽然是小山村,这里却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建筑群,碧瓦青砖、斗拱飞檐,精美的建筑及构件随处可见,房屋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这些百年古建筑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辉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是典型的太行山传统民居,青砖灰瓦、深宅大院,完全用石头砌就的家园依山而建,沿着青石巷路可以看到老屋旁边的石磨、石凳、古井,从而勾起我浓浓的乡愁记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大梁江村村口千年古槐、武举人故居以及石头建造的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建筑结构、多变的构图以及朴素的民风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来此写生采风。

图片

井陉大梁江村口古槐   55X78cm

图片

井陉大梁江全景图   55X156cm

图片

井陉大梁江武举人故居   55X78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村头桥廊   39X55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民居   39X55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民居   39X55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全景图   55X78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山脚下的民居   39X55cm

图片

井陉吕家村石窑洞   39X55cm

边走边画湘西行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朴素的地方文化特色,最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湘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集中了苗族、土家族、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其中尤以苗族土家族吊脚楼最为独特,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笔者赴湘西进行传统民居考察,被湘西独具一格的苗族、土家族民居建筑所感染,走访了几个典型村寨,采风之余也不忘写生记录。苗寨村落有的依山而建,有的顺河而居,多是木瓦结构,小路用青石板铺成,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巧妙利用自然空间进行布局,因地制宜、错落有致、不拘一格。

图片

湘西坪朗   39X55cm

图片

湘西坪朗   39X55cm

图片

湘西新寨   39X55cm

图片

湘西新寨   39X55cm

图片

边城街景   39X55cm


图片    
  作者简介
卢国新
1975年生,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现任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访问学者

2015年台湾东方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河北省高校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人居环境整治岗位专家

中国高级环境艺术师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

河北省建筑装饰学会装饰设计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边走边画河北分社导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