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談陳‧沈炯及宋‧孔平仲之“八音詩”
2021-08-09 | 阅:  转:  |  分享 
  
談陳?沈炯及宋?孔平仲之“八音詩”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XiāoXiāngGuǎn112

何世強HoSaiKeung



提要:所謂“八音”,乃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八音詩就是將八音之名稱,依上述之序列於每句之首或每聯之首。此類詩相信以南朝陳?沈炯之五古〈八音詩〉為最早。本文主要談及沈炯及宋平仲之八音詩。

關鍵詞:八音詩沈炯宋平仲五音



第1節沈炯之〈八音詩〉



所謂“八音”,乃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唐?段安節撰《樂府雜錄》,其〈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曰:

舜時調八音,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計用八百般樂器。至周時,改用宮、商、角、徵、羽,用製五音,減樂器至五百般。至唐朝,又減樂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樂器內挑絲、竹為胡部,用宮、商、角、羽,並分平、上、去、入四聲。其徵音有其聲,無其調。

據段安節所云,“八音”乃八類樂器,流行於舜之年代之“八音”計有八百種“一”有一百種樂器,可謂種類繁多。周時有“五百般”“三百般”,但數目仍多“般”“般”應指數目《古詩紀》所載之沈炯生平及〈八音詩〉原文:



以下為沈炯之〈八音詩〉:

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橋。

絲桐無緩節,羅綺自飄飄。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朝。

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土地多妍冶,鄉里足塵囂。

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

〈八音詩〉因受某些字之次序及位置所限,往往難得佳作,此乃限字製詩之通病,故八音詩屬文字遊戲類。此詩押平水韻之下平聲二蕭韻,“嬌”、“”、“”、“”、“”、“”、“”、“”及“”皆屬此韻。《漢武故事》曰:

…是為武帝。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嬌,“好不?”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武帝為阿嬌而建金屋,樓閣皆高聳也。石頭始終不變,屬“永久年少”之物,故云。大道可以以河橋連接,河橋多為以石建造。“大道跨河橋”屬倒裝句法,即“河橋跨大道”也。以上之“不”即“否”。“羅綺”,羅和綺,多指絲綢之衣裳。絲綢之衣裳輕薄,為風所吹時則飄飄而舉也。

“竹煙”,竹林中之霧靄。“薄”,近也;“薄晚”,近晚也;近晚時竹林則出現霧靄也。“花色”,花之顏色也;“朝”,早上也,陰平聲。““匏”,粵音“刨”,paau4,pao2,亦為“匏瓜”乃,葫蘆“詎”,豈也;“匹”,配也;“匏瓜詎無匹”,指“匏瓜豈能無匹配?”即”

“神女”,指“巫山神女”也。“蘇韶”故事。,字孝先,安平人也,仕至中牟令,卒後任鬼差。以鬼差身分在夜間會其弟蘇節數次。原句詩意指“妍冶”,以上引文之“”乃指華美之文采,可引申為美麗之女子也。“”指本土多美麗之女子。“”,指“革年”,指改變改革之年也“革年未相識”,指志同道合之士在改革之年尚未互相認識。,太祖憂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聲論。

,”,,源自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木桃,果名,木瓜之一種,比木瓜小。“瓊瑤”,,非也。此乃男女相悅《古詩紀》所載沈炯之〈八音詩〉原文:









第2節孔平仲之〈八音詩〉

《御選宋詩?卷七十七?雜體一》﹝簡稱為《御選》本﹞孔平仲有以下之“八音”詩:

〈八音詩呈諸公〉

金罍美酒斗十千,石榴花開窗戶前。絲棼萬事何足言,竹溪下逸方醉眠。

匏瓜繫此雖不久,土風甚美人皆賢。革易睽散心惘然,木在高山魚逐泉。

孔平仲與沈炯之八音詩大為不同,沈炯之八音詩為五言,偶數句押韻,孔平仲之詩為七言,句句押韻,只有八句,每句首字依序嵌八音。

〈八音詩呈諸公〉押平水韻下平聲一“先”韻,“千”、“”、“”、“”、“”、“”皆屬此韻。“”屬上十三“”,但“元”韻古亦不相通。故嚴格而言,“”字落韻。宋平仲用此字可能無他字合用也,而此類詩用韻亦不必過於嚴格。,,即指酒量多之意。首句指,紅色,初夏仲夏間開花。﹝一作王建詩﹞〈宮詞?其一百三十六〉曰:

樹葉初成鳥護窠,石榴花裏笑聲多。衆中遺却金釵子,拾得從他要贖麽?

“絲棼”,“逸”指隱“醉眠”指因飲醉而眠也。整句指在竹溪下飲醉而眠也。

“匏瓜繫此雖不久”指居住此地不久。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古人喜歡將匏瓜懸掛,“匏瓜空繫”或“”比喻有才能之人卻不為世所用。

“土風”指鄉土之歌謠或樂曲或釋作當地之風俗。《左傳?成公九年》:

樂操土風,不忘舊也。

“土風甚美人皆賢”指風俗美,人賢德。末句“”指林木

故有“匏笙”一詞。

又《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蠻下》曰:

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鳳翼,大管長四尺八寸五分,餘管參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類鳳翼,竹為簧,穿匏達本。上古八音,皆以木漆代之,用金為簧,無匏音,唯驃國得古制。又有小匏笙二,制如大笙,律應林鐘商。

“匏笙吹作別離曲”指以笙吹奏離別之歌。此處疑指離開喧譁之俗世。

“土壤漸異”指山河漸變色,為敵侵佔,令諸賢士生愁思也。

《世說新語》卷上之上《言語》曰: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故孔平仲之歎即周顗﹝即以上引文之周侯﹞之歎也。

“革履”,皮鞋也,屬於尊貴之服飾。《漢書?傳?蓋諸葛劉鄭孫毌將何傳?鄭崇》曰:

鄭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哀帝擢為尚書僕射。數求見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

“練服”,用已練製之白色熟絹所製成之衣服。練服又指一種居喪之服,一種粗服。故“革履”與“練服”分別指尊貴與平民之服飾。

“蕭然”,空蕩無物之貎。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曰: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革履練服何蕭然”指不論富人或窮人皆遠離兵燹之地也。

“木陰”指林木之陰處。魏晉?陸機〈猛虎行〉曰: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雙泉”乃古代著名泉名,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之偃師市,“雙泉”又指偃師市緱氏鎮之行政村。雙泉指兩泉水,二泉相距百米,一東一西,徑丈許,東泉小而西泉大,村人之飲用水全賴此二泉。由於村中有此二泉,故村名亦曰“雙泉”。“雙泉”古時乃著名之泉。

“木陰緩步尋雙泉”指在林陰中慢步尋找雙泉水,比喻尋找一可避世之地,遠離煩囂喧鬧及兵燹。

以下為《御選》本原文:

























-1-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