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农民创客之家创业会员推荐——景冬梅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21-08-09

景冬梅,女,汉族,系科技咨询师,沈阳市贡乡米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毕业于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中国生态有机农业协会(香港)会长,辽宁省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沈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参编),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改立项7项,省社科基金1项,参与20余项科研课题研究。

创业历程:

2013年,创建沈阳市贡乡米业专业合作社;2015年6月创办“贡乡星创天地”;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1月12日,参加沈阳市科技特派员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第15期培训班大田作物专业学习,并被评为“班级活动积极分子”。

1、致力于水稻科技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

2013年以来,致力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项目、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稻鸭生态混养模式的试验示范,致力于互联网+“贡乡”稻米区域品牌建设,以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为宗旨,以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服务社会。

图片

1 组织农民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培训会

(1)2013年度成功完成了浑南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项目

2013年以前,浑南区水稻种植均采用人工插秧的分散种植模式,秧苗质量差,劳动效率低。其瓶颈问题就是机插秧苗的工厂化生产问题,于是合作社于2013年初,在浑南区营城子街道王起寨村建成了占地35亩的水稻育苗工厂,组建了以邓玉斌老师为核心的水稻生产技术团队,购置了秧盘、播种机、催芽器、插秧机、收割机等设施设备,当年投入生产,培育秧苗辐射浑南区近3000亩稻田,带动农户300余户,当年秧苗质量高,水稻产量每亩增加200-300斤,农户总收益增加100余万元,农民接受机插秧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图片

   图2 组织浑南区水稻机械化栽培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场培训

(2)水稻新品种及生态稻米种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2014年开始,合作社成功引进天隆丰212、9765、隆优香619等优质水稻品种,试验探索沼液酵素施肥技术、富硒水稻施肥技术、三聚炭基肥施肥技术,试验示范了水稻泥鳅鱼生态混养模式、稻鸭生态混养模式,形成鱼、鸭、稻共生,互利互促的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生态系统总体功能,发挥系统功能整合效应,提高稻田总体生产力。稻鱼鸭的共生关系,防病治虫抑制杂草效果较好,又解决了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肥力的问题。2017年被“贡乡”品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图片

图3 2015年与著名水稻专家华泽田教授现场指导新品种种植

(3)互联网+“贡乡”稻米区域品牌建设

合作社将水稻种植产业链延伸,与天隆集团合作解决加工问题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交流互补,组建了品牌产品设计团队,形成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收割、加工、包装到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贡乡”品牌大米,开启了区域稻米品牌化发展之路。

“贡乡”品牌大米于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进行网上批发贡乡品牌大米,启动贡乡米业订阅号号和服务号每周推送服务文章,开设贡乡米业企业微店,2019年启用微信小程序销售品牌大米。通过互联网建立O2O模式,逐步打开全国各省市销售市场,增加产品收益,不断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形成以科技为抓手的互联网与线下种植生产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图片

  图4 带动大学生开展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项目

2、致力于水稻科技创业平台建设

合作社于2014年被浑南区科技局挂牌成立浑南区农村科技服务站,于2015年创办成立贡乡星创天地。与沈阳市浑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沈阳博科种业有限公司,沈阳旺禾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与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研究院(香港)、沈阳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沈阳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浑南区农产品协会等开展产学研合作。

图片

   图5 组织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青年农民大学班在基地现场教学

历年来持续进行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富硒肥、沼液酵素、三聚炭基肥施肥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定期开展“科技之冬”及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现场会,历年来技术辅导等创新创业培训活动53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万余份,累计培训社员1千多人次。

图片

6 组织科技之冬农户创业培训活动

3、致力于三产融合振兴乡村发展之路

贡乡星创天地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进一步探索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目前在浑南区王起寨村已经建成集水稻科技、历史与文化的水稻博物馆,稻鸭、稻虾生态混养的示范生态稻田,形成以可溯源的“贡乡”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水稻科普和稻鸭混养的生态稻田文化为依托,注重DIY体验的乡村旅游研学项目,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经营平台,以此带动区域稻米产业的良性发展。

图片

7“贡乡”品牌建设及稻田文化研学现场会

4、科技创新的主要成效

持续引入并试验示范推广美锋1、美锋9、美锋669、红箭88、天隆丰212、沈稻401、浑粳377等水稻新品种;在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催芽环节、育苗土配比、育苗棚结构设施等方面每年都有新的突破,独立研发的智能催芽器、筛土机等新设备;在插秧、沼液酵素施肥技术、稻鸭鱼生态混养技术、富硒肥施肥技术、三聚炭基肥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索,目前均已形成可行方案,并积极进行示范推广。带动农户65户,辐射带动人数500余人,直接培训农民近500人,安置劳动力200余人,促进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5000余元,每年增加收益累计达100余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