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八分钟太浪漫了?中国传统的和田玉文化,能从浪漫的法国奢侈品那里学到什么?

 和玉大叔 2021-08-09

昨天,命运多舛的小日本奥运会终于落下了帷幕,尤其是备受网友全网吐槽的开、闭幕式中,还是发现了“一抹亮点”——下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国法国专门发布了8分钟的预热视频,被网友评价为:“巴黎八分钟太浪漫了”。

应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当天,许多网友竟然在回顾十几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合“巴黎八分钟”的拍摄手法,它们的共同点是确实是颇具电影的质感,比如巴黎的预热视频就选择在法国国歌的贯穿中,将奥运精神融入其中。

说起国人对法国的印象,大部分人脑子里浮现的却不是美丽风光,而是浪漫,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法国更是购物的天堂,我们现在许多耳熟能详的国际奢侈品牌都来源于这个国家,比如说纪梵希,圣罗兰,迪奥,爱马仕,香奈儿,路易威登,巴黎世家等等,看完这一长串的品牌,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和田玉文化也同样传承了千年,为什么巴黎就能把日常的衣服鞋帽做成了人人羡慕追求的奢侈品牌呢?

思考背后,仅用“时尚风潮”是无法解释的,大叔查阅了欧洲文艺史,发现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专项法律保护的国家,在1793年就发布了《共和国法令》,专门针对境内的艺术品进行保护,民间对艺术尊重有数百年历史。

而中国的和田玉虽然历史悠久,传承了数千年,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皇室中小范围流传,民间仅仅知道玉石很贵重,却很难品味到玉石的美。加之中国人普遍崇尚“中庸”的世俗文化不愿将财外露。对于那些精美饰品,封建社会又限制女性抛头露面,更是掖着藏着,导致许多珠宝都是放在家里边私藏,而不是拿出来佩戴。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注意到法国的香奈儿,爱马仕,迪奥这些牌子,都是传承百年的老店升级为品牌,它们对时尚的理解,拥有超过几个世纪的流传,自然能够引领社会的潮流。

其次法国多样的奢侈品牌,为各行业手工艺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土壤,可以说手工业者和品牌的相互扶持,形成了一种“1+1>3”的叠加效果。反观中国的古代社会,由于皇权制财富集中,虽然和田玉也衍生出苏杨工艺流传,可惜因世俗等级划分,对手工艺者的社会歧视加之商业贸易的重重限制(中国历史上只有瓷器和茶叶经历了完整的全球商业通道),手工艺者的优秀技艺也因为属于“下九流”,而难以完整传承,最终丧失了向全世界推广玉石文化的机会。

说完了社会因素,天然的限制也是存在的,比如说和田玉产量比较低,原料获取的难度非常高,即便到了今天,优质的和田玉产地也不过寥寥几个,用指头都数得过来。产量的稀少也给对外贸易的文化输出带来了很多的阻碍,反观法国的奢侈品牌主要集中在鞋帽箱包,都是很容易获取的原材料,再通过殖民统治,其使用的人群就大大扩展了。

有人说“潮流总是短暂,而时尚却是永恒的”。和玉大叔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遍地开花”,承载东方文化底蕴的玉石,也一定会以特殊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地球村人民了解并品味到它的美。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