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周公故事(中)——周乾辅佐商汤完善井田制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商汤古都周公村第一龙城附近,属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半丘陵地域,往东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刚刚建立的商汤又逢三年大旱。商汤与周乾率领众部下四处找水,包括掘井觅水。先后在太子井、龙泉寺、玉泉寺、圣水寺、达活泉等地发现良好水源。在九龙沟还发现因为大旱而暂时断流的清凉河源头峰山清风泉。

夏朝就施行过氏族公社留下来的井田分封办法,经过周乾的反复研讨实践,在周公村一带开始运作类似今天承包制的奴隶社会井田制。

龙城1里地开外。周乾经过认真丈量,在东面10里地地方以狗头泉、达活泉为中心,施行井字形分封土地。奴隶起义军,也更名利民禁卫军,负责保护黎民百姓的安全,不受夏桀残部的侵袭,野兽的骚扰。效仿氏族公社时期的公有制制度,完善奴隶主为中心的混合所有制。分封诸侯的时候,考虑到从战士中间冲杀上来的草根将领。因为周乾就是草根将领奴隶出身,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这是华夏最早的红一代元帅级别的部队高级干部。不过周乾坚持自己不受军衔,把好处让给草根将军们。

井田土地承包制施行三年,果然初见成效。黎民百姓吃喝问题基本解决。周乾准备深化井田承包制改革,私有制公有制式的混合所有制日臻完善。个别红一代开始私欲膨胀,让自己管辖的奴隶圈向内丘、沙河、邯山跑马圈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周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谋划因势利导,想搞公私合营,一方面奖励开垦荒地的黎民百姓,并且给开荒种地有功的红一代加官进爵。允许高级将领下海经商,甚至可以当“红顶子商人”,推进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论。

周乾推行的井田承包制成就“成汤之治”鼎盛时期太平盛世。周乾的文韬武略,利用五行蔬菜汤开办“煮汤论天下”“国家级政治院校”,是那个时代的“黄埔军校”、“国防大学”、“人民大学”……。

在建设朝歌过程中,由于政治气氛的宽松,一部分红一代开始中饱私囊,奴隶们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黎民百姓只有像工蜂一样采蜜,只有干活的权利,却不能接近女色,否则被纨绔子弟杀头示众。朝歌城内文人墨客精英们,摇旗呐喊,奴隶制时代刚刚孕育的法制雏形,也开始走向邪路。私设公堂,酷刑炮烙,挖腹刨心,敲骨验髓花样翻新。

周乾的心腹大臣伍仲为了训练部队战斗力,运用天工开物效仿老子冶炼技术,铸造伍仲大钟。敲击大钟集合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并且给周乾老家周公村同样铸造一口比伍仲大钟重五倍的仲伍大钟。仲伍大钟一响,根据现在的物理共振现象,伍仲大钟同时也嗡嗡作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第一口共振现象自鸣钟。周公村的大钟归周乾左将军仲伍指挥敲击,伍仲的大钟不敲自鸣。是为成汤之治时期重要的发明创造。

周乾倡导发展“成汤之治”,经常奔波于刑台与朝歌之间。处理华夏第一龙城与朝歌之间许多国事。鞍马劳顿,鞠躬尽瘁,任劳任怨。

太平盛世,兔死狗烹。周乾的富民强国路线,多多少少被公子王孙利益集团巧妙利用。成汤长子太丁体弱多病,而且沉湎酒色,私自招募宫女私用。不久一命呜呼。成汤次子外丙被钦定为太子。外丙性情酷似马上皇帝成汤,不愿意老是在周乾建议下行事。周乾的治国先治吏的富民强国观念,不符合外丙的一统天下,唯我独尊的霸王风格。在反腐倡廉问题上经常跟周乾发生争议。

周乾发现夏桀旧臣伊尹与外丙有来往。就暗派中纪委前去调查。伊尹在夏桀灭亡以后,造就有投奔成汤的心思。逐步利用散落各地的甲骨文拓片,新镌刻一部分自己的治国理念散发各地:施行中央集权制,不要和奴隶打成一片,必须强化顶层设计。贪污腐化与权钱交易是小节问题,在混合所有制奴隶制时代,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周乾的“煮汤论天下”的政策受到伊尹思想的冲击。成汤权衡利弊,考虑到利益集团根本是各个奴隶主诸侯不能够得罪。在外丙的小报告煽动下,已经对周乾煮汤论天下有些厌倦。

有一次,朝歌伊水附近,外丙与伊尹密谈被中纪委发现。此时通报给成汤,成汤不动声色,对周乾私自调查顶层设计重臣十分不满。夜间,周乾与成汤煮汤论天下的时候,突然拂袖而去。在3600年以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没有地沟油、毒奶粉、空气污染等现象。但是生活条件低下也是大部分人民活到四十岁就是高寿,不到60就仿佛当今八九十岁耄耋(mao die)老人。所以,顶层设计有了退居二线说法,叫做“告老还乡”。

当时的成汤红头文件规定:凡是年满36到39周岁的将军级官员,主要领导同意,就可以告老还乡。数千年竟然发展成杯酒释兵权的版本。成汤对于周乾,第一次采用外丙精兵简政政策,实际是伊尹的建议,将周乾告老还乡。封地9000亩,恩赐奴隶5000男女,家丁数人随从,远离朝歌城,去刑台仲伍村布衣回乡。

周乾时年35岁,自我感觉年富力强。被告老还乡是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政治是没有对错的。周乾对此没有丝毫怨言。回到仲伍村以后,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将封地数千亩分给黎民百姓耕种,自己不收租子。只留下几亩地自足自食。靠治病救人,问卜算卦为生。村民对周乾感激有加,他大公无私的胸襟有口皆碑,当地老百姓不约而同地称呼周乾为“老周公”。周乾本是告老还乡这是一老,再则有老子六爻卦的本领占卜吉凶祸福曰二老,更有炎黄尝百草,送医到家,治病救人的拿手老本事,三老决定了黎民百姓感觉称呼周乾是老周公顺口。

久而久之,人们像今天只知道人民作家浩然,不知道浩然就是梁金广一样。不知道谁是周乾啦。因为周乾在仲伍村口碑,比起跟成汤南征北战的功劳来,治病救人更实惠一些。黎民百姓只认实惠,谁给好处喊谁万岁,才不管治国安邦,功盖天下的政绩。老周公给黎民百姓土地,给黎民百姓看病,给民间婚丧嫁娶帮忙选择黄道吉日……老周公经常替十里八乡民众祛灾祈福,保佑一带平安。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老周公生活修炼的仲伍村理所当然地被黎民百姓更名“周公村”,千古流芳至今光辉灿烂。老周公故事数千年饭后茶余传说,经久不衰成为口碑。

要知道,老周公怎么样修炼得道,巧遇桃花女。请听下回分解。老周公故事(下):老周公得道成仙……

诗人王志新简介

王志新1954年生于河北邢台县周公村。笔名田海、网名周公男、姜太公。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作品,以诗歌为主,善于乡土诗歌创作,在《邢台日报》、《诗歌报》、《诗林》、《当代诗歌》、《中国乡土诗人》等发表诗作600余首。独家经营《太行大风歌文学社报》新浪博客。现在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太行大风歌文社社长。邢台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原中国民进邢台市委五中支部副主任。90年代开始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散文《讲台三代人》曾经荣获“邢台市文学贡献奖”。《春天,放声歌唱》获河北省改革开放30周年诗歌二等奖。报告文学《青石赋》被收入《邢襄春潮》报告文学集。诗歌作品收入诗集《追日集》、《中国乡土诗选》、《百名诗人咏葫芦岛》等著作。诗歌习作两千多首,著有诗集《人间烟火》出版发行。《月游记》(科学幻想散文)发表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诗人元帅陈毅》(22集电视连续剧)电视剧剧本初稿完稿;正在联系拍摄事宜。《周公村神话传奇》3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正在写作中。

好文推荐

孝心无声!邢台这个小伙儿和哑巴亲娘的故事

炎炎夏日,白岸深山沟再次奏响“爱的奉献”

白岸美食一一豆沫汤

那座山,那份情——邢台县白岸乡小西庄村凤凰背

邢台“截瘫哥”郝书魁:“心不死,身躯就不会倒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印记

宁儿心语之天河山游记

柏乡牡丹园游感

“网红”宁儿心语之七步沟游记

百善孝为先 ——王建魁十年如一日服侍病父母

邢西边城茶旧沟

魅力太子井

太行仙阙小戈寥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