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在记忆中的年味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今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猖獗,不能出门,只好和朋友网上聊天。聊天中朋友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
所谓的“没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年越来越没有年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渐渐地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唯有儿时的年味,让人怀念,让人留恋。
也许儿时的年味永远沉淀在心底,只能留在记忆中,那时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子游戏,没有春晚,没有大把的压岁钱,但是却有着浓浓的喜庆和亲情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记忆犹新。
依稀记得,儿时一进腊月,就会掰着指头期盼过年,而且嘴里还念念有词。至今我还记得这么一首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守岁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那时,感觉一进入腊月,虽然天气很冷,但心里却很热,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到处都充满了过年的火热场面。这边厢支起大锅烧起热气腾腾的开水,磨刀霍霍,准备杀猪;那边厢嗖嗖转动的石磨,在紧张的磨豆浆,准备做豆腐;
还有人在门口摆上桌子和笔墨,帮人书写春联,地上铺满了大红纸,红彤彤格外醒目;忽然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原来是在送灶神;大街上用席子搭起一座神棚,里面供奉着神像,善男信女进进出出膜拜烧香磕头,还有锣鼓声热闹非凡……
可惜这种热闹的过年场面,现在都看不到了。
儿时在老家过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鞭炮。那时候村子里有“女孩爱花,男孩爱炮”的说法,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鞭炮对男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稀罕物,平时除了红白喜事,很少买到这东西。
然而,一到过年,就不同了,几乎家家户户要买鞭炮。春节前的庙会上,老百姓置办年货,除了吃的东西,鞭炮也是不可少的一项。不知为什么,那时候我并不喜欢整挂的放鞭炮,而是喜欢把它拆开一个一个地放,觉着这样才过瘾。
大人买来鞭炮后,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拆开,一次拿上十几个,跑到大街上和小朋友比赛,看谁的炮响,看谁敢手拿着放,就是先拿在手中点燃炮焾,然后迅速把它抛向空中,让它下落时爆响,当然这是需要胆量和技巧的,弄不好会炸着手的。可是只有这样,才感到玩得开心,玩得刺激,玩得有花样。
为了治理环境,现在城市已经禁放鞭炮,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过年不放鞭炮,就会觉得无声无息,毫无生气。可以说,没有了鞭炮声,也就少了很多年的味道。
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现在社会是进步了,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然而过年却感觉越来越没意思了,因为儿时过年的年味渐去渐远了,也许我喜欢怀旧吧。
注:图片摘自路建平老乡的邢台白岸闹元宵,在此向图片提供者表示感谢!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三)——情深意厚红柿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五)——我的家乡我的河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六)——亲亲家乡亲亲水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七)——我的核桃树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八)——家乡的板栗

魅力太行之邢台县篇——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

魅力太行之——百转千回古驿道

太行深山郎中的信念——记原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王道明

太行新愚公——邢台县南就水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全

邢西山区将军墓川——山清水秀风光好

魅力太行之——商贾云集的崔路大院

魅力太行之——邢台北良舍如意桥的美丽风光

魅力太行之——邯郸画家村游记

魅力太行之——山环水绕内阳村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峡谷群口天明关

如果喜欢,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