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朴而神奇的——红色小山村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红五村位于邢台市信都区白岸乡大门芝麻峪大桥西南方向,这是一片古朴而神奇的土地,它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是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红五村包括“第一道安全防线”的许家村、“太行沙家浜”黄家台村、“半山腰的别墅”西就水村、“抗日根据地的中枢纽带”西口村和“寇锅垴”下的南就水村。
这五个小山村背靠青山,村前有河,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风光秀美。由于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又互相毗邻,在抗日战争时期,便于联络集中,又便于隐蔽,各村也因不同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域优势,成为当时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在红五村还保留着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首长的指挥所居住地、八路军战地医院、兵工厂、弹药库、新华社分社、印刷厂、被服厂等等遗址。
这些遗址亲历和见证着红五村的光荣的革命历史。那一件件鲜活的实物,那一幅幅发黄的图片,那一盘盘石臼、石碾,那一张张发皱的印刷品,虽历经八十年的风雨沧桑,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八路军的不朽传奇。此情此景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红五村,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义深。直到现在还流传着李丑妮智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流传着八路军战士帮助乡亲们挑水、劈柴、干农活的故事;流传着为保护八路军伤员和弹药库,而被日军机枪扫射和刺刀挑到悬崖的46位红五村烈士的“黑龙背惨案”故事。
在西就水村翠绿青葱的群山怀抱里,至今还静静矗立着河北定县刘登甫、湖北黄冈县烈士魏更始的墓碑。
在西就水东台山坡上还埋葬着一百多位因日寇扫荡来不及撤走的重伤员,他们大都没有姓名。
这些无名烈士墓群一直静卧在群山怀抱之中。既无碑文也无墓志,甚至连坟头都没有,但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像一座座巍峨的太行山一样,成为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岁月冲淡了人们对艰苦抗战的记忆,但红五村和八路军的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所有这一切都为古老的红五村增添了一抹红色传承。
“太行一夜风,木叶映天红,色比桃花艳,秋如春意浓”。天高云淡,秋色盈金,树叶流丹,娇艳似火,瑰丽如霞。
在红五村村庄两旁的山上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世界,那金黄的树叶飒飒作响仿佛在歌颂者烈士,仿佛在诉说久远的故事。
那鲜红欲滴的红叶也仿佛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样,红得耀眼,红得火热,红得让人喜爱。
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十里画屏的斑斓世界。景色是如此美丽,色彩又是那么鲜艳,我们沉迷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中,又沉浸在这多彩的美景之间,久久回味无穷。
我们离开了许家村,经过了黄家台,最后来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南就水村。南就水村四面环山,海拔较高,掩映在绿树红花丛中的红青石民居,因地而异依山随坡而建。
村子建筑呈阶梯式分布,具有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邢台和冀南民居的古朴风格。
其中多所“倒坐”楼二层楼坐落其间,成为当村建筑的显著标志,令游人和路人感叹不已、叹为观止。
其他石房用青石红石建造的石墙旧屋高高矗立,历经岁月沧桑,斑驳陆离,层次分明,透出千古之灵气,钟灵毓秀,神秘莫测,庄严肃穆,见证者历史和现在的日新月异。
午饭后,我们还参观了当代“太行愚公”李全,带领全体村民打通了300多米的“贼道岩”的隧洞。
这个人工隧洞离村四五里,一路荆棘丛生,盘旋而上。李全和南就水村民吃住在工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扛手拿,没有机器,只靠双手和铁锹钢钎,经过十二年的漫长时间,终于打通了通向武安县的隧洞。
隧洞的打通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促进了当地居民和武安县村民的交流。李全等村民的矢志不移、吃苦耐劳的当代愚公精神,一直激励着当地百姓勤劳致富,致富奔小康。
现如今红五村人利用当地地理气候土壤等有利因素,大力发展板栗苹果等林果业,走上了依靠绿水青山致富的小康之路。
现如今,白岸乡政府和红五村人又开始谋划红色旅游、和康养一体的民宿旅游。
我们相信:这儿既有勤劳善良与时俱进的干部群众,又有抗日战争的红色革命基因,再加上当地人的愚公精神。
当厚重的红色文化积淀插上新理念发展的翅膀,红五村的经济和发展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他们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红红火火!
作者简介:冯爱平,男,中共党员,邢台县浆水镇滑子村人,现供职于邢台县特殊教育学校。爱好广泛,尤其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