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杏花含笑满枝丫,魅力网红“前河岔”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文/冯爱平
春风含笑柳如烟,最美人间三月天。
周末偕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踏青赏花,游玩古村落,也是人生一件快事!
沿着野沟门水库下游水泥路蜿蜒前行。路是新修的宽阔的水泥路,景是春天的柳绿花红美景。
蓝天白云,悬崖峭壁,高高矗立的邢和铁路飞架东西。路上随处可见:辛勤耕耘的人们,鸟语花香,垂柳依依,到处氤氲着春天的气息。
野沟门水库的水奔腾而下,向东回环绕过凤凰山头又向南疾驶。在山的南坡上,有一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小山村。这个村就是网红打卡地前河岔。
前河岔山沃水秀,四周杏花盛开,烂漫无比。高高山坳、山头的杏花随风摇曳,真有点乱点碎红山杏发的味道。沟渠里的水哗哗唱着歌,好像在呼唤着、欢迎着我们到来。
跨石桥,奔广场。一个仿古阁楼映入眼帘,阁楼下面是三个大字“古河岔”。大字下面是石拱桥洞,供人出行。门楼显得古老、庄重、气派。
门楼的左手边是几个悠闲的老人。他们或在晒太阳,或在聊天,或在下棋,虽饱经沧桑,脸上满是褶子,但掩盖不住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门楼右手边,是一个年代已久,几经翻修的戏台子。这儿过去是戏曲之乡,有戏剧文化底蕴,戏曲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一部分。
前河岔直到如今还有一个戏班子。每逢红白喜事,远远地可以听到他们字正腔圆的唱腔,近处可以看到他们生旦净丑的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有板有眼,高唱低吟余音绕梁,锣鼓喧天,铿锵悦耳。
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悲欢离合。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平淡不甘平庸的心。戏曲故事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前河岔人。抗日战争中曾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现在还流传着这些英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沿着大小不一、方圆相间的石块精心铺就的路逶迤上行。到处都是石头砌成的石屋。这些青石石头是百姓家建筑和生活设施的主角。房屋是石头,地面是石头,围墙是石头,厕所是石头,还有石磨、石凳、石槽、石灶等。几乎所有都是当地人就地取材,清一色青石石头砌就。
一块挨着一块,宅院连着宅院,处处蕴含着原始古朴之美。这些建筑依山随坡势而建,高低不同,姿态各异。街道似流淌小河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时长时短,狭窄悠长。
巷子全部是青石铺就,透露着年代感。行走在上面犹如踩上了时光机的按钮,瞬时穿越到过去的岁月,胸中涌起激动和亲切!
这些青石民居房层层叠叠,参差错落,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它们和点缀其间的青石砌成的几处二层楼砌成的深宅大院,和点缀其间的用红砖砌成的砖房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构成前河岔村特有的村落风貌。
在几个巷子交汇开阔地,有一个据说是建村时期的古老国槐,它树身干瘪,树围有两三个人环抱那么粗,但尤为惊喜的是主干粗大,树枝繁茂。
每到春夏之交,国槐就会撑起一片巨大的阴凉地,可供人们乘凉歇息。千年古槐见证着前河岔千年沧桑巨变。也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槐树见证了前河岔有历史记载的近五百年历史。
前河岔过去曾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一个世外桃源。随着公路越修越好,勤劳善良的前河岔人也走向了小康。这儿逐渐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旅游开发业者也发现了这儿的商机。古河岔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
移步异景。远远看到一个巨大的木质水车缓缓转动,水车旁边人工湖波光粼粼。色彩鲜艳的风车,淙淙的溪流和石拱的小桥,恬静而淡雅,清新而明丽,颇有江南小镇的味道。

在潭水两边,两个用江南稻草配着钢筋龙骨制作的偌大的大猩猩和猿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搔首弄姿欢迎着游人的光临。
从人工湖右侧沿着石块铺砌的小路缓步向前,垂柳婆娑,婀娜多姿,鲜嫩的柳絮随风起舞。远处的山上,山杏花绯红烂漫,似一朵朵轻云降落树尖。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水映照着这蓝天白云,红花垂柳,和着远处田间的油菜花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在人工湖的左边,是众多的稻草装饰而成的各种动物。游人纷纷与这些稻草做成的动物合影留念。
还有一处稻草做成的拖拉机、碾子、铁锨、簸箕、犁铧等等生活用具,再现了勤劳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勾起了人们对过去劳动的美好回忆。
水涨清风拂面,日照红光满天。太阳光投进波光粼粼的水面,到处涌动着景泰蓝的色泽,煞是美观。山宁静深远,水清新淡雅,花香气袭人,水清澈见底。
辛勤耕作的人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游人信步在田间绿水旁,莺在歌,人欢笑,鸡鸭在嬉戏。
同行爱美的女同胞们都在忙着照着照片,发着微信,拍着抖音。她们挎着坤包,披着五彩的纱巾,穿着多姿多彩的服装,嘴里哼唱着小曲,跳着优美的舞姿,把这无限的美好留在了这绿水田间,留在了有着深厚底蕴的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前河岔。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让我们把万千心事和希望都交付于这烂漫春光,不戚戚于过去,不汲汲于未来。
趁年华正好,趁身体无恙,趁花色正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许一场最美的遇见。愿所有美好随春天如约而至,不负春光不负卿! 
作者简介:冯爱平,男,中共党员,信都区浆水镇滑子村人,现在信都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副校长,信都区作协理事,乡村美文认证作家,擅长散文写作,曾有数十篇在河北乡愁地理,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发表,愿意用文字记录辉煌盛世和多彩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