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革命山村 绿色宜居家园 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教育名村——邢台信都区坡子峪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寻一方绿水青山,忆一段峥嵘岁月。沿抗大路西行,穿过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越过蜿蜒起伏的抗大路,踏着先辈们走过的红色之路,怀着赓续红色基因的初心。我们一行人相约,一同到革命老区——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坡子峪采风访问,重拾红色峥嵘记忆!
坡子峪人们自古崇尚教育,崇敬文人。古时,坡子峪村是晋冀鲁交通中的重要驿站,来自四面八方的经商、过路、逃难之人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千年之久。明清时期,商贾发达,村中商号众多,生意兴隆,热闹繁荣,给这里的人们传来了新的信息,带来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实行科举制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这里人的重要思想理念。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村中很多人习文练武。清中期村中乔家乔严顺曾赴京赶考,中武举人,名镇邢台县四道山川。封建社会,农村乡下办学的主要形式是私塾。据原浆水中学校长李庆俊回忆,他的私塾先生叫李梦兰。
坡子峪村私塾学堂就设在现马家大院北屋。学生大都是本村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学生岁数参差不齐。在校学生们的课程主要是咬文嚼字,练习毛笔字,俗称写仿。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五经四书》、《论语》,在当时有些内容还比较深奥。先生李梦兰在外多年见识广,上课时偶尔也讲一些奇闻轶事,开拓学生视野。当时,坡子峪私塾办得很有名气,水平较高。民国十二年(1923年)坡子峪村东重修“归藏桥”的碑文就出自李梦兰先生之手,碑文很有水平,那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坡子峪私塾停办。坡子峪村部分学生考入下寺县立第四高级小学,师从吴玉书(坪上人)先生门下,继续学习。由于家境贫寒,出门求学实属不易,那时上学要交小米,家里有米就上几天,没有米就放学回家,在校期间,他们得到了恩师吴玉书的大力资助,学生刻苦用功,成绩优异,直至高小毕业。
民国十九年(1930年)坡子峪村下寺第四高小附设简易师范的学生大都毕业返乡,李庆俊与老同学李庭兰回乡后,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坡子峪村办学教书。李庆俊任校长,李庭兰任教员,清中期李庭兰家人在坡子峪定居经商,李庭兰父亲李珩叔叔李璞、李珽、李斌设“玉字号”商铺几十年,1946年迁回故乡邢台市西郭庄村。
坡子峪村小学主要招收本村与邻村的学生,年龄大小不拒,学校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女孩子上学,开启女孩子上学的先河。全村能上学的青壮少年都走进了学堂,接受教育。后来大部分学生转入抗高学习。毕业后直接参军入伍参加工作,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抗战爆发,坡子峪小学继续办学,1940年11月抗大上干营进驻坡子峪村,在抗大上干营的帮助下,李庆俊与李庭兰于1943年春在坡子峪村办起邢台县西部山区第一所抗日高小,学生大都是浆水后半川人。
办学期间,太行陆军中学教员和领导经常帮助坡子峪学校上政治课,由于坡子峪抗日高小师资力量强,政治觉悟高,1945年浆水高小并入坡子峪抗日高小,学生达100余人,急招安庆林、侯明伦做抗高教员。浆水川、路罗川等地的进步青年慕名而来,如大戈了的王德发、王德道,冯家沟村的冯文琴(女),贾庄村的王德兰,浆水村的李华叶、李华景(女),河东村的徐彬、王珍,折户村的李德申,翟沟村的董梦申(曾任原邢台县工商局局长)、董梦芝(曾任邢台县县长)等人都是抗高学生。
坡子峪抗日高小结合战争,服务生产,继承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学校办得生气勃勃。他们组织学生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唱歌、演剧本、刷标语、开荒、打柴、烧木炭、读报、演讲宣传抗日。学校的火焰剧团在太行区颇有名气。办学四年,李庆俊领导的坡子峪抗日高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近300名干部和战士。
1947年坡子峪高小迁往浆水,李庆俊仍任校长。1948年至建国,李庆伍继续在坡子峪村办小学,坡子峪村的适龄儿童都得到上学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教育逐渐走入正轨。
坡子峪小学历史悠久,教学基础稳固,与浆水小学同时被定为邢台县重点小学。国家调派公立教师到学校任教,当时有教师赵兴信、左连荣、王德云、李庆伍等人。
1952年李庆伍、李学玲、李绍文、马志芹等人在坡子峪试办高级小学一届,学生来自浆水后半川寨沟、寨上、南口、水门、营房台、八里丈、栗树坪等村。因当时教师人员极缺,人员调动频繁,坡子峪高小停办。
1957年坡子峪正式成立高级小学,同时上级调周树芝老师任坡子峪小学校长,生源来自浆水后半川河东、李官庄、大寨往后共11个村,当时有高小,才有校长。
1957年-1966年是坡子峪村高小发展最稳定的时期,学校全面贯彻执行落实教育方针,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任教的有李顺生、王兆民、刘书仁、杨培芝、冯贵珍、李玉芳、刘永秀、姚德凯等人他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的是师范毕业的高才生。
1968年坡子峪联中成立
1978年-1979年坡子峪试办高中两年
1983年坡子峪初中停办,1992年坡子峪恢复初中2004年坡子峪初中停办
2008年完小停办,只招1-3年级学生
2012年开始实行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只招一二年级学生
在这一时期在坡子峪任教的公办和民办教师达百余人,其中十五余人担任校长和学校负责人。他们扎根山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为坡子峪的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坡子峪村父老乡亲的尊敬和怀念。
注明:文章的详细史料均来自坡子峪李更臣老师撰写的材料,马志英老书记口述的内容,在此一并致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