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江淮水寨与国家“非遗”茅山会船

 歌从茅山来 2021-08-09

旌旗如云,竹篙如林,呐喊声响彻云霄。每年清明节,四乡八镇装饰成古代战船模样的船只,都会汇聚于茅山,千舟竞发,百舸争流。这就是气势磅礴的、国家级“非遗”——清明节茅山会船盛会。追溯这一民俗的渊源,它实质是南宋江淮水寨的历史遗存。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南宋统治者移居江南后,“江北之民誓不从敌,自为寨栅,群聚以守者甚众”①。茅山地处江淮水乡,迫于战争形势,各个村庄依托密布的水网,推举乡里豪杰之士为统领,自备战船,自购兵器,组织民间自卫性质的水寨,保卫自己的家园。曾在泰州为官的宋代诗人尤袤,在他的《淮民谣》中有相关记载:“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这类民间自卫性水寨,“有急则相救援,无事则耕稼自若,军政隐然寓于田里”②。各地水寨平时维护本地治安,战时协助官军抗金。不少水寨曾因帮助官军抗金,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当时高邮水寨首领徐康、潘通等,因率寨民“邀击金兵,俘女真数十”,后来被朝廷“命以官”,“赐米万石”③。

  茅山水寨的情况,也是这样。水寨成员多为当地青壮年农民或渔民,这些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他们耕种捕鱼,积极参加抗金斗争,保家卫国。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正值清明时节。金兵占领淮安、高邮、泰州、南通等地后,为解除渡江南下的后顾之忧,派遣骁勇善战的完颜昌(挞懒)自泰州率军6000多人,企图一举歼灭兴化缩头湖水寨的张荣义军。《宋史全文·卷十八上》记载:“(绍兴元年三月)壬子,先是张荣在通州,以地势不利,乃引舟入缩头湖,作水寨以守。金左监军昌以舟师犯荣水寨,荣亦出数十舟载兵迎敌。”

  在这次战役中,张荣“乌合之众”的义军,实力远不如金朝正规部队。遭遇强敌后,他们没有硬拼,而是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然后抓住战机,一个回马枪,将强大的敌人打得大败。据明万历版《兴化县志》记载,张荣义军“与虏遇于秦潼村,佯败退走”。横扫宋朝官军的金军,非常轻视这支民间部队,他们快速猛追。当追到茅山顾庄交界的缩头湖湖口时,只有几艘战舰的金军先头部队与主力部队脱节。另外,金军所乘的是大战舰,当他们到达水比较浅的缩头湖湖口时,搁浅了,无法前进。张荣当机立断,发出战斗号令:“无虑也,金人止有数舰在前,余皆小舟。方水退,隔淖不能岸,我舍舟而陆,杀棺材中人耳!”大船上的金兵见状,慌乱不已,许多人急忙从船上跳入湖水中,结果深陷泥淖之中,溺毙无数。

  在清咸丰五年张荣宗谱中,也有这一次战役的相关记载:“考公生平,以匹夫而忠于国者也,绍兴间金兵寇江南,公联舟数百,假缩头湖为水寨,特出奇谋,使金兵退避三舍,其丰功伟绩昭昭史册。”

  这场大战的地点在缩头湖最南端的湖口,即今茅山顾庄之间的奠祭口一带。为了保家卫国,附近各村的水寨寨民也纷纷参加了此次战斗。最后,金军伤亡惨重,损失4000人,落荒而逃。而张荣等则率义民乘胜追击,一举光复泰州、楚州等地。《宋史全文·卷十八上》记载:“昌收余众二千,奔楚州。荣获昌子婿盆辇,俘馘甚众。荣闻刘光世在镇江,乃遣人愿听节制,且上其功。光世大喜,以荣知泰州。”

张荣担任泰州知州后,为了祭祀在这次战役中阵亡的山东义民和当地水寨寨民,召集景德禅寺僧人在缩头湖湖口——当时最为惨烈的主战场,即今茅山奠祭口,举行盛大的超度法会。该地因这次隆重的祭祀活动而得名,代代相传,一直至今。

绍兴四年(1134年),官军力量不足的南宋政府,为了更好地利用民间水寨抵抗金兵的入侵,维护自身的统治,诏令通、泰、真、扬等地守臣,“更切体度地利,从长措置,务要限阻敌船,及不得有妨湖泊水寨民社保聚”④。

在财政上,南宋政府也给予了江淮水寨寨民很大的优惠。除免交十年租税外,还继续拨发钱粮支持他们。“庚戍诏,承楚泰州水寨民兵,并与放十年租税科役,仍拨钱米赡之。”⑤

然而民间水寨毕竟不是正规部队,绝大多数寨民世代务农,并不懂军事,也没有打仗的经历。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淮民谣》所言,“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甚至不少人“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为了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南宋政府拿出钱粮,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帮助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并适时举行盛大的军事检阅活动。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得旨,于农隙时官支钱米,将本路诸州军已籍山水寨伍民兵,应三丁以上主户,选取壮丁,赴州教阅一月。”⑥就这样,以茅山为中心、一年一度的各村水寨检阅盛会,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茅山会船盛会。

注:

①出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四第三页,“为宰相之职,无所不统……”。

②出自《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 《田赋考·屯田》第一页,“宋宁宗嘉定三年五月,经理两淮屯田……”。

③出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第四页,“于潜善等之日久矣,今陛下……”。

④出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第十页,“乙酉,诏通泰真扬州守臣……”。

⑤出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第四页,“于潜善等之日久矣,今陛下……”。

出自《宋会要辑稿·兵一·乡兵》,“九月八日,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