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龙中逸事/林安福

 读在现场 2021-08-09

王绍康老师在《龙门中学八秩赋》中对龙门的地理形势作了十分生动的描绘,他笔酣墨饱地深情写道镇曰龙门,山曰龙山。江穿山之口,跃龙之门。锁嘉陵之咽喉,扼果城之要津。占山之毓秀,览嘉陵之风云。

曾任教于斯的他出于对龙门中学的热爱,他倾情的礼赞道:好一个龙门中学,雄镇龙门之首,静卧嘉陵之滨。传相如之文脉,承杨慎之诗魂。

我于1972年开学初和一批莘莘学子怀揣理想迈进这所渴慕的校园,度过了两年难忘的学习时光。

晨光熹微,映照着我们长长队列晨跑的脚步;旭日临窗,温馨着老师讲课和煦的面容,同学们听课专注的神情。上课前,各班此起彼伏的歌声,轻轻越过龙门山脉,渐行渐远向远方飘散;下课了,涌出课堂的同学们人头攒动,一似过江之鲤,继而操场上闪动着同学们龙腾虎跃的身影……

至今我还难忘参加学校短跑比赛的事。哨声骤响,我一跃而起冲刺向前,忽地没听见身后沓沓的脚步声,一扭头看见竞跑者簇簇的人头,我又扬开步直达终点。还好,这次自己侥幸胜出,夺得短跑比赛的冠军。至今想来还为自己缺乏比赛常识而感到可笑,也由此开始悟出一个人生哲理伴随自己一生:认定目标,奋勇直前,切莫回头!

最难忘的是任课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任语文课作班主任的张绍奇老师,年近五旬开外,黄黑面孔,身材硕壮,浓眉凹眼,两眼闪烁着深邃的目光。他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后来评为特级教师,那时老师早已是南充语文界闻名遐迩的名师了,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讲解独到精辟,方法极佳,用今天定义的话叫“启发型、合作互动型”。记得他予我们开讲的第一篇小说《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学老师罗万能老师也和张老师一样为王牌老师,听说他是个双料大学生呢,同学们背地里戏称他为“万能博士”。他数学教得棒,深获同学们的赞誉。记得他讲几何时,凭手在黑板上画个园,真不亚于园规作图。他讲课从不带课本,他说那些知识装在脑子里。他除了下课要同学们出去换换脑子,还给同学们植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的三基教学理念。最好玩的是他教几何时,带我们像孩童样拌泥巴坨坨一一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奇形异状的几何图形。好的老师是学生的精神坐标和学习的楷模而永远尊崇,自己后来站上讲坛,总是把龙中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学习他们的传道授业。

提起王牌老师,我还听说两位老师互相打趣的事。一次食堂共餐,谈兴方浓。忽张老师挑衅地向罗老师说道你是数学王牌老师,你计不计算得出我吃了好多口饭?罗老师心想这有何难,肯定地回答!谁知话刚落音张老师埋头筷子舞动,越来越快地直扒饭入口,这下,为难得罗老师涨红着脸说……这……那你是语文王牌老师,能不能七步作诗嘛?张老师直瞅着罗老师含笑回答说,只听他随口吟出一首打油诗来,道是不长不短身发光,长期生活在水乡。不幸遇上打鱼人,一网打尽盘中装。众老师背地里给罗老师起了个浑名鱼鳅,张老师的打油诗一出口,引得食堂里的老师们哈哈大笑。

我们上政治的是陈绍芳老师,他一幅深度眼镜高挂了鼻梁上,眼镜片厚,一圈接一圈,敢情他看人像透过显微镜样。他言语正统,不苟言笑,讲起课来精神抖擞,滔滔不绝。记得一次他讲奴隶创造历史,我忽插言说英雄奴隶共同创造历史,这不想仿佛点燃一串鞭炮,他噼里啪啦地“口诛笔伐”不休,说到情急处,他又把鼻梁上的眼镜推了又推,在讲台上来回不休地边走边说。多年后我理解他是不要他的学生滋生出“异端邪说”意识啊!我们师生会聚后,我望着一个伛偻着腰的老人心里暗暗想我们的陈老师的政治觉悟该是早已解冻了吧?

我们班上还有位准老师王绍康王老师在学校属于少壮派,英姿勃发,多才多艺,我们在球场上经常对战,也有时下棋对弈不休,他也辅导校宣队排练节目,他善乐器,精书法,能表演,后来从政作了市文化局长、市书法协会主席。那时学校先准备派他上我们班语文课,后来张老师“解放”后,王老师才改上其他班的课。最使我们深长不忘的是,每当下自习后,月挂树梢,清辉泻地,王老师的笛声自教师宿舍冉冉飘出,是那么舒缓纡曲,又是那么温馨明丽,缕缕不断,沁人肺腑,舒解了我们一天学习的疲劳,直把我们带入沉沉的梦乡……   

为了怀念这位先师,在他去世后我作《悼绍康师》怀念他

眼前频见故人去,又闻师星殒无光。

月伴洞箫声萦耳,日耀讲堂授华章。

纵横球场人不见,翰墨潇洒永飘香。

掩面悲读《龙中赋》,唯留娇妻度日长。

怀着对母校的思念,今年3月4日,我和杨鸥同学相邀回到母校,缅怀当年寒窗苦读那段青葱岁月和依依往事,瞻望了变迁多姿的美丽校园。只见新楼矗立,绿树半掩,明窗闪闪,青枝摇曳。

龙门中学始由当地社会贤达张安钦创业,始名“成达公学,取成德达才之意,于1935年更名为南充县私立成达初级中学2017年12月,龙门中学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学校。我们漫步校园,在“钟灵毓秀的九十年校庆题石前沉思,在王老师亲笔书写的龙门中学八秩赋》的石碑前低声吟诵,又在我们倾洒汗水挖掘出的运动场上为一队队运动健儿按下快门,把它们定格在现实的画图中,我们还一一踏勘了就学时的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宿舍旧址,杨鸥同学还由原男生院黄葛树的位置定向,估测出他原来的寝室床位。头上大树苍翠蓊郁,亭亭如伞,树下来人两鬓飞雪,睹物思人,真是“树犹如此,情何以堪?”

我们踱步龙门山巅,见岩边楚楚而立的几树玉兰花,笑容可掬,灼灼明艳,繁花压枝。俯瞰山下漫流而过的江水澄碧如练,逶迤东去。江流噤声,书声萦耳,仿佛鲤鱼跃龙门的动人景象闪现我们眼前。江风徐徐,吹拂我们的衣衫,我不禁从心里说,母校,我来了,你不曾忘记你这不离不弃的学子,今天置身你的怀抱,在山之巅把你仔细端详,你不会有什么鄙夷和嗔怨吧?我们只能用手中的笔和相机,镌刻下你的记忆,拍摄下你的倩影,以作永久的纪念。

2021年3月11日上午

作 者 简 介

林安福,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