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0万粉丝的女网红与母亲为“爱情”撕破脸,究竟孰是孰非?

 微光片断 2021-08-09


引言:

网红“欧尼熊”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家境优渥,今年不到20岁,是某知名大学的学生,肤白貌美大长腿,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700万粉丝,最近她与另一位男网红可心的恋情引起热议。原本网红之间产生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们这段关系却闹得沸沸扬扬?

欧尼熊可心事件始末

说起可心,可能他另外一个身份更为人所熟知——田姥姥的外孙。他的视频以整蛊姥姥为主,幽默搞笑的风格加上碎嘴的姥姥吸引了3400多万粉。

两人的恋情并不被欧尼熊的父母看好,由于联系不上女儿,他们收回欧尼熊的账号并隐藏所有内容,强制要求女儿退网。欧尼熊的妈妈还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一个标题为“门当户对有多重要”的视频,表示孩子没有教育好,不希望网络害了她。

之后欧尼熊小号表示,自己现在从家逃出来了,大号已经被父母拿走。自己在高中时被父母逼迫直播带货,不带货不能睡觉,挣来的钱必须上交,父母经常对她语言霸凌,骂很难听的话。而父母不同意自己的恋情,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东北人,只想让她和富二代结婚。

网友怎么看?

对于双方的说法,网友也是众说纷纭,相信双方的都大有人在。

► 站“欧尼熊”

有人相信欧尼熊所说的,认为欧尼熊父母的“爱”太过窒息,控制欲极强,并且把能用短视频挣钱的女儿当作赚钱工具,毕竟类似的父母很多。

另一方面,已经2021年了,居然还有父母把“门当户对”当作子女婚姻的标准,的确有些看不起人的意味,两个人难道不是只要三观相同、有上进心,就可以了吗?

► 站父母

也有人坚定地站在欧尼熊父母这边,认为女生从小穿名牌买盲盒,偶尔直播化妆,很少带货,根本不像其表述一样遭到父母苛待,且父母经济很好,压根不需要她赚钱。反而是女生有点恋爱脑,被男方教唆网暴父母,实属寒心。

且男方被传离过一次婚,虽说辟谣但无说服性,且无正当职业,靠恶搞姥姥拍视频赚钱,把戏弄老人当乐趣有些低俗。抛去“网红”这层身份,本质上是配不上欧尼熊的,甚至有点“凤凰男”攀附白富美的戏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是各不相让,网友也是分成两大队相互指责,而更多的人处于观望态度。因为,无论哪边所说,都肯定有一方在说谎,可哪边都没有确切的证据,索性两边都不站队,再看事态发展如何。

一个事件,两种假设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一次假设分析。也就是说,想象一下,倘若这种情况是真实发生的,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如何决定?

► 父母“以爱之名”的窒息

  • 父母的谩骂会导致子女缺爱

假设欧尼熊的表述是真实的,她的父母的确从她小的时候就对她掌控很严格,还用极其难听的字眼去谩骂她,攻击她,那么,尽管在这个家庭并不缺物质的给予,但是却缺少了温馨,缺少了家人之间的关怀与爱。

那么,田姥姥这样欢乐的家庭就会很吸引她的注意,她也就不会在意对方其他的方面,只要能感受到温暖,那就是她渴望的“港湾”。

  • “吸血父母”把孩子当赚钱工具

欧尼熊说,自己刚上高一的时候,父母发现自己可以从短视频平台赚钱,就逼迫自己每晚放学后直播,以至于上课总是昏昏欲睡。并且所有的钱都要上交,父母甚至以断绝关系相威胁。

而对于“吸血父母”这类人,网友是深恶痛绝的,最大的起因是前些年3岁童模因为太累被母亲用脚踹、用衣架打的视频被曝光,大家才真正注意到,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背后,都引发了人性怎样的贪婪。

阿拉蕾独自上节目,在看到妈妈后不是马上跑过去兴奋地拥抱,而是把钱拿出来给妈妈,说要养弟弟。小小年纪就说出这样的话,若不是父母教的,她一个青涩稚嫩的孩童怎会懂得需要承担这样的“责任”?

台湾童星小小彬在影视剧《下一站幸福》爆红后,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停地拍戏赚钱还债,供父亲和继母挥霍。直到他长大了,再无戏可拍,被网友拍到皮肤溃烂,而不治疗的原因竟然是:“爸爸说过打针很贵,不拍戏就别治了。”

养家糊口本就应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将孩子当成摇钱树,牺牲孩子的童年与纯净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成为赚钱的工具,把重担强压在孩子身上,是极其不负责的,也是相当可耻的。

并且,本该单纯天真、安心上课的年纪,却因过早地踏入社会,很容易造成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扭曲。

  • 以爱之名,实为控制

《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妈妈只是为了让他喝个牛奶,那个片段就足以让人窒息;《小欢喜》里,英子情绪崩溃想要跳海,在这种绝望的时刻,英子妈妈宋倩还在固执己见。爱不是可以等比交换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可社会上太多的父母做不到无私奉献,而孩子们也不得不背负原生家庭带来的“枷锁”。

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孩子是一个可以脱离父母存在的单独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三观、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并不是让孩子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只听自己的话,而是培养孩子的三观与意识,尊重孩子的意愿,绝不是打着“爱”的旗号,实为控制。

► 年轻人的“恋爱脑”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对于年轻人来说,之前都被保护得很好,之后会在初涉社会、不谙世事的情况下,很容易信奉恋爱至上主义。看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就很容易深陷进去,也就产生了“恋爱脑”。

所谓“恋爱脑”,即失去理性,看不清事实全貌,只要和对方在一起,别的什么也不考虑。尤其受到的挫折与阻挠越多,恋爱双方的感情越是深厚,恋爱关系越是牢固,他们越觉得自己的爱情轰轰烈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婚姻≠恋爱

曾经在《女儿们的恋爱》节目中,《家有儿女》爸爸的扮演者高亚麟对不懂得为何要结婚的焦俊艳说过这样一句话:“恋爱是分享,婚姻是分担。”恋爱跟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恋爱只要两个人甜蜜恩爱就够了,可婚姻混杂着柴米油盐的琐碎、金钱责任的承担、双方家庭的关系处理等等。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是经历婚姻的过来人,所以他们更懂得在婚姻中,怎样的伴侣能够让子女不受伤害,怎样的关系能够维持的时间更久,怎样的婚姻生活才是对子女最好的。

可子女总是听不进去父母的话,觉得他们对自己的恋人有偏见,往往在结婚、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后,才悔不当初,可是为时晚矣。

父母是比子女本人都不想让他们受伤害的一方,所以,有时候多听听父母的意见与建议,认真思考其中的利害关系,保持理性,也是很重要的。

  • 门当户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门当户对”一直被年轻人诟病为传统迂腐的老旧观念,可是,只怕你真的经历后,才会明白,父母那时候的话,是真的为你好。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组成家庭后,其实是很容易产生一些“后遗症”的:

1.富裕的一方要一直补贴家境不太好的一方,遇到“扶弟魔”、“扶爹魔”等,还容易把自己的家掏空;

2.当富家女遇上了“凤凰男”,那么你嫁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他背后的一个家族,到时候不仅要和公婆同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还要时刻提防前来“借钱”的男方亲戚,更糟心的是,男人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3.因出生、成长环境、学历、眼界、经济地位等等的不同,导致两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而三观的不同,致使婚后日常生活中两人的观念不同,毫无共同语言不说,甚至每天发生无数争执,最后一点点消磨两人的激情;

4.当你习惯了住别墅、穿名牌、锦衣玉食的生活,再让你之后长时间生活在普通人的家庭,住不了豪宅,穿不了名牌,护肤品都没法用最好的,这种生活质量下降的落差短时间还好,长时间只怕很难接受。从父母的掌上明珠,变成了别人家的保姆,只怕最心疼的还是父母了。

  • 清醒点,他对你是真爱吗?

当进入一段恋爱关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享受两人甜蜜的同时,也要保持三分清醒,随时将自己以第三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假若一个男孩真的爱一个女孩,不会让女孩跟自己的至亲家人决裂,不会让她在外面待着长时间不回家,不会让她跟父母撕破脸闹翻天自己却不发声,更不会让她引导舆论去网暴自己父母。女孩子在建立自己完整的三观之前,建议还是不要太过深信爱情,而你能伤害的,只有真爱你的人。

结语:

其实,那些极端的父母是有,我们在新闻与影视剧里常常见到,但并不代表全部,大多过着普通生活、温馨有爱的父母是不会被当做新闻报道出来的。

事情发酵到现在,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欧尼熊说“希望他们可以尊重我”,欧尼熊妈妈说:“我的心真的累了,请不要让家里的小事再发酵了。”

父母阻拦子女恋情的事的确有,但无论孰是孰非,都不应该用这种偏激的方式去解决,只会把矛盾激化,让事情更加不可控。现在最关键的人物其实是可心,如果可心明事理有担当,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让欧尼熊回家,两人一起平心静气和父母好好沟通。

同时,假如真的想要陪伴人家女儿一生,那就努力拼事业,毕竟“网红”不可能红一辈子。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很可靠,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不然无论谁的父母,都不忍心把自己女儿轻易交付出去。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与成就,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而绝不是用这种让家长操碎心的手段,去逼迫父母就范。你觉得呢?

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