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阴雨天感染灰霉病,花瓣腐烂接触到幼果可使其发病。幼果上病斑常呈木栓化或稍隆起,形状不规则。随着果实膨大,病斑越来越明显,就成了花皮果。 1、谢花期60~80%时,进行人工摇花,让花瓣掉落,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2、谢花50%左右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等药剂。谢花80~90%喷保果时,加入苯甲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噻霉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盛花期至幼果期蓟马为害,果皮受害处产生银白色或灰白色疤痕,且随着果实不断长大,此种疤痕会更加突出,就成了花皮果。 柑橘果实生长期,遇到刮大风或喷药水压过于高等,果实与枝叶、果实、其它东西发生摩擦,造成果皮损伤,疤痕处就成了花皮果。 四、药害 杀梢不当、高温时喷药、喷水量过多、药剂混用不当、药剂浓度过高等,都会导致药害,造成果皮损伤,形成花皮果。药害造成花皮果最常见的两个阶段,幼果期和着色期。 1、杀梢药害:杀梢药含有除草剂成分,高温时喷、浓度过高、喷水量过大等,会造成果皮损伤。 2、着色期药害:着色期乳油类药剂+叶面肥+调节剂使用不当,混用不当、浓度过高、喷水量过大、高温喷药等,造成果皮损伤。 五、溃疡病 果实感染溃疡病后,果皮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病斑,然后病斑木栓化,呈火山口状开裂,防控不好病斑会传播越来越多。 六、白癞病 果实感染白癞病后,表皮有不规则白色病斑,刮去病斑可见绿色皮层,为害严重的几乎整个果面都有病斑。或者果实表皮破裂呈碎屑翘起,形似癣癞。 果实被锈壁虱为害后,果皮会溢出芳香油, 经空气氧化后,使果皮变成污黑色。 锈壁虱防治用药:阿维菌素+虱螨脲+螺螨脂;阿维菌素+苯丁锡+乙螨唑;(注:避开高温使用) 总结:柑橘有少量花皮果是难以避免的,挂果量大的果树,在果实膨大期可以疏掉。有些花皮果并不是单一原因,可能有两三种原因造成,不好判断引起原因。造成花皮果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蓟马、灰霉病、风伤、药害。花皮果出现后都是无法补救的,重在预防。【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