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移动员工每月工资多少?
1999年,中国移动在做一个很伟大的梦
2000年,中国移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2001年,中国移动从此走向末路?
2002年,中国移动在混乱中突围而出
2003年,神奇的周杰伦,神奇的动感地带 2004年,为制止恶性竞争,第一次大规模换帅 2005年,中国移动被称作"合法印钞机" 2006年,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后的好时光
2007年,中国移动把全行业的钱都赚光了,但败笔也埋下了 2008年,电信重组尘埃落定,价格战拉开帷幕
2009年,中国移动本来可以成为智能手机巨头,可惜……
2010年,爆炸增长不再,变成平庸的中年人
2011年,陷于3G泥淖中的中国移动终于看到了曙光
2012年,下行压力大,中国移动就像蒸笼中的白馒头
2014年,利润暴降10.2%,这一年,我们不黑中国移动 2015年,提速降费魔咒降临,中国移动太难了 2016年,中国移动危机四伏,有得有失! 2017年,中国移动重回轨道,却不知走向何方! 2018年,中国移动在省钱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9年,中国移动又突然掉进了Hard模式!
 2020年,中国移动正式成立的第20个年头。这一年,中国移动的内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中国移动一步步往前走,感觉每一步都走得很累。 先来看一下成绩单:全年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7681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1078亿元,同比增长1.1%。相比2019年的“深坑”,中国移动营收、利润同时出现拐点,重回正增长轨道,引来内外部一阵欢呼。但在欢呼之余,人们也在默默悲叹:曾经那头快跑的大象可能再也无法回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是:三年时间过去了,中国移动营收才逐步回到2017年的水平,而净利润水平甚至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把中国移动放到跟腾讯、阿里这些巨头一起比较的话,中国移动的发展状况更是相形见绌,腾讯、阿里就像一头脱缰的野马,以至于引来监管层的打压,而中国移动就像一头负重前行的骡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为什么中国移动突然就“不行了”呢?事实上,作为一家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增长乏力”这可能本身就是一种宿命,放眼全球各大运营商,均是跌声一片,全球基础通信市场早已陷入了滞涨,甚至衰退的局面。事实上,随着通信行业蓬勃发展了三十多年,最开始的通信基础理论带来的技术红利已经基本被吃透,传统通信需求已经见顶,如果通信基础理论没有大的突破,通信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通信行业下行通道的局面无法逆转。但是,传统通信需求见顶并不意味着运营商就失去了前途,事实上,当前全球大部分成熟地区的运营商都在“择路出逃”,谋求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AT&T和Verizon收购了大量的媒体内容公司、日本软银几乎成为了一家投资公司,而从近期的动态来看,中国移动也在有限的空间内逐步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中国移动的策略已经很明确,分两步走——一方面加快建设信息“高速”,打造品质一流新型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创新运营信息“高铁”,拓展信息服务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拓展线上化、智能化、云化,深化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持续推动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重点业务和产品实现快速突破。中国移动的策略从来都是正确的,就看如何执行,甚至好的执行力,可以把一些并不正确的策略进行修正,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移动的执行力是“令人担忧”的。诚然,过去二十年,中国移动以执行力著称,这是中国移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基石,但是,现在时代变了,今天的业务、市场、客户都跟2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而我们负责执行的人,还没跟得上这种转变,毕竟“如何去卖云”和“如何去卖卡”这完全是两回事。中国移动正在超越过去的边界,去探索一些新的领域,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而且是必然的变化,而前提是——中国移动应该同步推动员工去完成这种转变。过去这二十年,中国移动取得了无数辉煌成就,比如在中国创造了无线通信时代,比如以一己之力把中国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比如它建设了世界上最多的通信基站,比如它抹平了数字化鸿沟,提速降费,让中国人在信息化时代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前文也提到,中国也留下有三大遗憾——第一,没有把握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乘风而起,一直停留在基础设施层;第二,没有赢得社会大众的口碑认同,甚至隐隐有点站到了公众的对立面;第三,没有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员工收入和社会地位高开低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希望下一个二十年,中国移动能够焕发新的生机,能够在社会发展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希望45万中国移动人能够在充分享受中国移动的发展红利,与企业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