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确诊病例!漯河中心城区为啥全员核酸检测?

 洋溢九洲 2021-08-09

8月7日—8月8日,

我市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

出发前、采样中、采样完

都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规避风险、快速安全地完成核酸检测?

赶紧来看视频吧!!

来源:南通市卫健委

在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布温馨提醒

听从社区安排

按照通知时间

有序前往检测点

不要瞎跑

自觉排队

保持安全距离

不扎推 

不聚集

图片

黄山路市行政服务大厅核酸检测采集点。

大家有什么问题

可以向小区物业、

社居委、乡镇街道办咨询

切记一定要保持秩序 

遵照防疫要求

测完不要再停留

图片

黄山路市行政服务大厅核酸检测采集点。

   漯河中心城区为啥全员核酸检测?  

当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7月31日至8月6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6例。郑州、商丘、开封、许昌、驻马店、安阳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漯河位于许昌、驻马店两市之间,又是交通枢纽城市,人员流动性大。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人员流动的不确定性,为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漯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于8月7日—8日在全市中心城区开展预防性的全员核酸检测。

截至目前,漯河没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不聚集,坚守“一米线”,全程戴口罩,积极配合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  


在全员检测中,大家留意到,每10人一组,发一个采样管,10人咽拭子全部封存在这个样本中。虽然队伍排得很长,但是进度很快。这种模式就叫做混检。

核酸检测为什么要10人一组?专家解释,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标准,也是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目前实验室采用的是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也就是说,将10个人的样本放在1个采样管中,一起检测。如果该采样管中检测出来的结果是阴性,那么也就代表这10个人都是安全的。但如果检测出来的结果是阳性,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10个受检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再确定这10个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阳性。

  核酸检测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出结果  


一般人眼中的核酸检测流程只须取标本、上仪器检测、出结果,三步即可完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核酸检测流程的第一步。医务人员留样,将拭子头浸入细胞保存液中,折断尾部后立即旋紧管盖,并将样本管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标本在严密包装下被及时送进实验室进行核酸提取。工作人员逐一拆开包装,将每一份标本的信息人工录入系统,录入信息时一个标本需要经手四到五遍,一个信息整个录入过程需要一到二分钟。这个“上户口”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对接大家的健康码。

样本保存后,专业技术人员将标本里面的核酸提取出来,一个标本提取过程需要30到45分钟,再进行扩增。多少份标本就需要配制多少份试剂、多少份EP试管,需要全手工进行分装。提取好的核酸需要加入试剂系统进行荧光PCR扩增反应。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病毒载量,最终获得实验样本的检测结果。

最后上机检测过程就需要1至2个小时,仪器一旦启动扩增程序是不能停下来中途添加新的标本的,必须要等这一批的结果扩增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批标本的扩增。这也是为什么核酸检测不能做到随到随测的原因之一。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实验室废物生物安全无害化处理。最后工作人员将结果上传,市民就可以查询了。

  召陵区、源汇区、沙北街道、龙塔街道全员核酸检测点  


召陵区核酸检测采集点

东城街道:

贾店村:天柱山路   

庙里村:村委会    

张庄村:村委会  

高庄村: 靳庄广场 

黄集村:小区广场

翟庄街道:

冯庄村:村委会门口

龙塘村:村委会门口

范庄村:燕林苑门口

英杨村:英杨村广场

柳庄村:村内十字路口

洼张村:锦泰小区村委会门口

大河村:村委会门口

梨园周村:村委会门口

王裴村:王裴村党校广场

天桥街道:

万祥街居委会

滨河路居委会

滨河路老居委会

滨河路城管队员屋 

3515小区

烟厂生活区  

烟厂花园

香榭丽花园  

铁新村居委会

志愿者新党委

铁工房居委会

民政办

源汇区核酸检测采集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沙北街道核酸检测采集点

图片

龙塔街道核酸检测采集点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面对疫情反复,
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以下防疫要点须牢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