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白鲢的放养不是想当然

 新用户5488A7GH 2021-08-10




往期精彩回顾

1、调水芽孢如何选择与使用搭配

2、酵素在水产上的运用
3、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4、花白鲢价格上涨,如何提高效益丰产增收?一线渔医为你详细解答!

5、实战派:天气骤变时,吐点口水都有可能会死鱼?原来是水温分层惹的祸!

6、说到杀虫安全问题,你头痛了吗?实战派肖建春带你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7、要杀锚头鳋,掌握好杀虫时机

8、投喂发酵料,成本低,效益好,花白鲢养殖“钱”景乐观

9、缺乏藻类可引起水色发黄,还会降低水花成活率


花白鲢的放养不是想当然

四大家鱼中,花白鲢占到了一半,可这两条鱼的苗种放养方法,却是全国均各不相同,要根据当地的养殖模式、光照情况、水温气候情况、土壤差异等而定。总的来说,既要考虑当地人对这两条鱼的消费习惯,又要考虑到其生长周期,多的一亩放到五六百尾,少的则是一亩放养几十尾。

食物的来源决定了产量,产量同等的情况下,又要考虑到消费习惯中对鱼规格的要求。规格要求大,养殖两年才能上市,而有的一年就可以上市,显然成鱼养殖的周期越长,其效益越低,风险越大。

最近我就遇到好几位养殖户,在花白鲢的放养上出现了偏差,使得养殖效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避免这些坑呢?今天来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

简阳的彭老板说今年的花白鲢没有产量,一问原因,个头偏小,再问为什么呢,去年把大体花白鲢打来卖了之后,年初补的是花白鲢的寸片苗。

关于寸片苗,我在几年前遇到过一水库长得非常好,当年6月6日放的苗,三个月后打样长到一斤,到了年底长到一斤半鱼长得过快,都已长呈大肚皮,这就是我们遇到长得很好的案例:冬天里,花白鲢竟意外的生长

但如果是大水域的水库,这样放养,就太浪费养殖水域了。首先大个体的鱼捕了之后,应该有次一级规格的大个体鱼放入,如半斤到两斤的,最好是一到两斤的有一批次,半斤到一斤的有一批次,当有了这两个批次的中间过渡鱼种,才能放养寸片,用于第二年的成鱼养殖。

但这位老板的水库没有这样的两批次过渡鱼种,而是直接放养寸片。硬是将一个座成鱼养殖的水库,当成了鱼苗培育塘来使用。因此,水库在上半年不是藻类过多形成水华,就是蓝藻爆发,浪费了水域资源,最终影响了今年的花白鲢产量,遇到今年花白鲢价格这么好,而他却是效益下滑。放养寸片苗,原本是为了节省苗种费用,增加收益,但实际情况却是事与愿违。

案例二

贵州的苟老板七八百多亩水库,之前每年可起捕三十多万斤花白鲢。

当听取了一位技术人的建议,说要一年不放苗,在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这原本只能长三四斤的花白鲢,就可以多长两三斤,五六斤的花白鲢价格更高,产量不减,那利润不是更高吗?

显然这是缺乏实际操作的瞎指挥,想当然而已!这些大个体的花白鲢,绝不因为少放了那些小个体鱼苗,而增加生长速度。但反过来,却是成立的,那就是大鱼不卖,小鱼长不快!苟老板这样调整的结果是,两年下来减产了十多万斤花白鲢。


以上的这些经验,那可都是老板们拿真金白银换来的。

要避免这些坑,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有苗塘,一定用苗塘把鱼种培育到大规格才下水库,而且水库里一定要保证有两到三批次的鱼种,每年能保让出一到两批次的鱼最好。而且每年都要补苗,最好的打一批次,补一批次。如果没有单独的苗塘,那就保让鱼塘里增加一批次鱼种,也就是常年保证有三到四批次的鱼种在水库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