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80后和90后来说,IE浏览器可以说是他们使用的第一款网上冲浪工具。而如今,这款陪伴着一代人成长的浏览器,终于到了正式退场的时候。 根据微软官方的消息,IE浏览器将在2022年6月15日停止使用。至此,这款服役超过25年的浏览器,将正式退出舞台。 曾经,IE浏览器是微软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最为广泛的用户群。据统计,在2002年和2003年巅峰时期,IE在全球浏览器市场的份额甚至高达95%,基本呈一家独大的态势。 StatCounter的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的全球台式机市场,Chrome浏览器仍是稳坐霸主地位,市场占比超过65%,而IE浏览器的份额已经降至2%以下。 作为曾经的浏览器霸主,IE的没落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对IE等竞争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根本因素还是在于微软和IE浏览器本身。 如今提起IE浏览器,多数用户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又慢又不安全”。在这背后,其实暴露出微软对于技术更迭的反应太过迟缓。 于是,当Chrome浏览器凭借急速内核、丰富的功能插件横空出世后,IE便陷入“又慢又不安全”的泥潭。虽然后知后觉的微软进行过补救,但已经于事无补。 2015年,微软推出Edge浏览器,正式释放出抛弃IE浏览器的信号。不过,即使是“改头换面”的Edge浏览器,也难与目前的Chrome浏览器抗衡,微软在的谷歌开源的冲击下,已然要输掉这场浏览器大战。 文/禹汐 审/球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