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匆匆

 水印时光 2021-08-10

朱自清在他的《匆匆》里写道: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的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对于我们来说,元月除夕才是一年的结束,而十二点的钟声代表着新春的开始。日子很长,却让我们过的很短,翻开日历,已然已是农历二十七。

这几天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买这买那,给长辈的礼品,晚辈的玩具,像很多人一样心开始躁动。为迎接热闹的新年做准备。但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呢,终究是在准备什么呢?为何内心还是没有边际,没有更清晰,而是愈加迷茫。

小时候是盼着过年的,有新衣可穿,有糖可吃,还有很多丰盛的饭菜。新年是孩子的欢乐和盛宴。长大之后,过年意味着什么?收拾清洗,想着各种礼节,孩子的琐事,老人的心思... 

今年时间仿佛比几年前日子过的更快了,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一周一周的过,眨眼就是一个月。

回想一年的过往,只有那标志性的几年事情把一年标记了。夏天的旅行,家里的喜事,朋友的聚会。也就是这些,其它的都是日复一日。

有仪式的事情给了日子以阶段的意义,也许,这就是我们为何如此期待节日,尽管忙碌,还是心有向往。

今年腊月,父亲兴奋的一件事情是,杀了一头猪。老家已经很多年不养猪了,去年父亲去串门,抱回来一头小猪,说是别人非要给的,养着玩。就这样,小猪成为外甥们每次回家必看的“宠物”,而父亲想着就是过年能养多肥。

腊月十几,亲戚一帮人,吃了两顿杀猪菜,场面热闹的,吃饭聚会的意义大于那头猪有多少肉。大家聚在一起,不亦乐乎。俨然过成了节日。

老家的大姑父,每年在他家喝酒都是中午一顿,晚上还要再来一场。姑父在亲戚圈里是最爱宴请的,这几年,每次生日都搞得很隆重,像办喜事般排场,去年请了歌舞演出,欢闹了一天。每次去姑姑家拜年,他们都很开心,喜欢热闹,喜欢有人来看他。

就像我,在这里,父母姐妹亲戚都相隔很远,平时没有相聚的机会。内心是渴望热闹的,渴望那种气氛。

相聚,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感受存在的意义。

孩子每天算计着回老家的日子,因为有玩伴,今年大姨家还多了个小泰迪,孩子恨不得现在就抱抱玩玩,还让我给狗狗做一个布球当礼物。

今年,开始跟我要求,压岁钱必须为她所有,我们不能再占为己有。因为最近她开始知道钱的价值,可以去小超市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偶尔给自己小惊喜。对于零花钱的渴望越来越大,也体会出其中的快乐。

也许,未来她会知道,钱能满足她某些欲望,但很多时候也会让她不快乐,甚至会身不由己,不再有颗自由天真的心。

正如我们成年人,一开始赚钱的目的晒让自己轻松快乐,到后来,钱存的越来越多,反而更加痛苦,想要更多。初衷的愿望已经满足,但我们已不是从前的自己...

每一年都会对生活有新的感悟,否定之前的想法,或认为从前的自己多么的幼稚。明年也许会否定此刻的想法,对生活有新的定义。

季羡林耋耄之年谈人生,说到:让我这么一个世故老人谈人生,岂不是易如反掌?但是稍微一琢磨,立即疑问,什么是人生,我并不清楚。

季老虽然不说人生,但在其中却总结了很多感悟,可能有些是你我未来某刻会恍然领悟,也可能终其一生我们也无缘去深刻体会: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地过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寻常的滋味,似苦是甜。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