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手原声钢琴,“捡漏”几时有?

 飘韵电音 2021-08-10

      原声钢琴的销售市场,分为一手和二手两个部分。一手买回来的原声钢琴,因为钢琴升级换代、学琴结束、搬家移民、家庭关系变化等原因,就流入二手市场,变成了二手原声钢琴。

      一般而言,二手原声钢琴的售价都会低于同品牌型号的一手原声钢琴,但是也有例外,这主要是:1)沾上了特殊历史价值。比如历史上第一台采用##结构的钢琴,传世孤品等;2)名人效应。比如某作曲家家创作某经典钢琴品期间使用的钢琴,或是和著名演艺明星沾上边,听说玛丽莲·梦露使用过的一台立式钢琴,已经有些破旧但依然卖出了天价。

      在二手原声钢琴价格低于一手原声钢琴这种“不倒挂”的前提下,影响二手原声钢琴销售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迄今的出厂年限。通常越“新”的钢琴价格越高;

(二)钢琴外观的新旧与成色。外观漆面不发乌,表面磨损痕迹不明显,没有磕碰刮擦伤痕的钢琴,显然能卖更高价。

(三)钢琴的音色与手感。这个和弹奏体验相关,很关键,在二手原声钢琴价值评价体系里面的“权重”很高。这固然和原声钢琴的出厂初始质量密不可分,也和钢琴的被使用强度,调律整理维护保养的频率与水准息息相关。

(四)钢琴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一般而言,越是知名度大,非小众的钢琴品牌,其二手价格相对“抗跌”。

(五)一些原琴主的个人原因。比如,因为搬家、移民、家庭关系变化等缘故,琴主急着出手;琴主的这台琴本身也是二手买来的,现在出售,是第N+2手了,对此琴的真实价值不甚了了;琴主与新买主彼此有交情,做顺水人情“半卖半送”......

     很明显,出现“捡漏”机会较大的在于第五点,但这些让买主讨得到便宜的机遇,有时是可遇不可求。

     至于第三点,就是判定二手原声钢琴的音色和手感,当然也存在“捡漏”的机会,但这是非常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试过觉得满意固然好,如果觉得某些地方不太满意,就需要准确地判断:

A)是个体差异?是这品牌,这系列,或是这型号的钢琴,无论新旧就是这鸟样?一般人哪里知道这些底细呢......

B)这琴之前用得“狠”么?这需要打开琴板里里外外瞧个仔细,当然了,对于不会瞧之人,瞧再久也是白瞧。在这个问题上,资深钢琴“啄木鸟”最有发言权了。

C)之前的调音和整理维修保养的情况如何?这个藏得比较深,对于钢琴“啄木鸟”,有时打开琴板还不行,还要用调音扳手试试弦轴钉的松紧,摸摸琴槌表面,观察其运动的轨迹与行程。至于判断击弦机之前有没有被调整过?这个不玄,一般而言,被拧动过的调节螺丝下次拧就不那么紧了,试试就知道。至于用上吃奶的力气都拧不动的,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滴。

D)此琴买回去后,请专业的钢琴“啄木鸟”去调律整理大修一番,音色手感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还是,当时现场体验到的音色与手感,已经是此琴的“人生巅峰”了?一般人把这个脉,还真把不准。

     所以啊,说到底,二手原声钢琴要“捡漏”,除了琴主的各种原因主动“削价处理”之外,准确地判定二手原声钢琴的质量状况,今后的“发展潜力”也是关键,最好是:选购时请钢琴“啄木鸟”帮忙参谋,价格不高买回来,花点小钱请钢琴“啄木鸟”大显身手,说不定,二手买回来的原声钢琴就能立马提升N个档次。

      无可否认,琴主和二手钢琴经销商,也不乏“花言巧语”者,所以保持这种“定力”就很重要了,再怎么着,也没人用枪指着你一定要以什么价格买某琴,所有的“就范”甚至“上当”,首先源于自身心理防线的崩溃,至于钱多多的土豪另说。至于心理防线,来源于自身对原声钢琴的全面了解,没有就容易“交智商税”。有时也别太高估二手原声钢琴经销商的“智商”,ta们在商言商,但求能吃到一定的差价,至于自己卖的这台钢琴到底是啥情况,有时也不甚了了,所以就用各种花言巧语的“套路”来搭够,能让你爽快掏钱包才是最终目的。有时懂行者的三言两语,立马就能让ta们乖乖闭嘴,ta们也知道遇到对手了,也懂得讲多错多,言多必失的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