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美育 话规划|看艺术元素如何融入城乡规划建设中

 geoallan 2021-08-10

图片

成都天府中央商务区西区城市设计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正如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所说,城市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文化具有映射关系,城市建设的艺术品质是人类文化内涵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显化。经过30年高速城镇化发展,我国规划对城市功能、历史人文和绿色生态3个主题予以高度关注和落实,然而空间品质的提升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城乡空间建设应由量向质进行转变,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向高层次精神需求转进。

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时下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这表明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城乡空间的高品质建设,而高品质也意味着在满足人民群众以功能性为代表的物质需求时,需要更加关注以艺术性为代表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该加强设计思维,在关注功能优化的基础上,融入艺术元素,关注公共审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就是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通过城市设计将功能性、生态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全域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为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文化品质,主要可以从满足公众审美需求、运用艺术设计思维和强化城市设计作用3个策略入手。
满足公共审美需求,营造美好人居环境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换,城市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安排和效率追求,更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及人居环境,契合了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公共审美”这一高层次精神需求。从“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到“将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于城乡规划建设中”,是从负面批判到正面建树公共审美的过程。城乡公共空间环境由于被众人使用或感受而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是城乡建设环境中被公认的“公共价值领域”之一。因此,公共空间应该成为提升公共审美的重点地区,要以公共审美要素识别为抓手,对公共空间中具有公共价值的美学要素进行关注并实施公共干预。同时,需要基于具有地域认同的社会共通性来构建和达成公共审美共识,并运用美学原理和艺术技能,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以及精细化管理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
运用艺术设计思维,提升国土空间价值
空间规划具有共生和资源双重内涵,一方面空间规划要关注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有机共生,另一方面则要高度关注资源价值。国土空间规划不应该仅仅是空间划线和量化统计,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升各类资源的综合价值。运用设计思维,不仅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共生组构提升整体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的艺术性,更好地提高空间的文化品位,从而实现国土空间价值的增值。

以有机共生观和资源价值观为基本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充分运用艺术设计思维,以塑造大美城乡空间形态为目标,强化地域自然生态原真之美,特别关注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格局和原真性的地域文化资源保护,结合人类使用与人文体验,将内在的自然要素与外在的审美体验进行设计提炼,以设计思维将人工之美有机嵌入自然原真之美,使人工与自然融为有机整体。

在注重功能优化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将功能性、生态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综合考虑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效益提升,形成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工、功能与审美一体化的高品质国土空间环境。对各类要素的开发建设提出基于功能性并融合生态性和艺术性的导控要求。不仅要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也要关注其他全域空间要素,比如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邻避设施,运用巧妙的艺术设计思维就能变身为城市标志性景观和休闲活动的公园等。
强化城市设计作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城市设计从美学和视觉艺术角度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和艺术布局的创造性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特征,在完善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营造宜人活动空间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运用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高国土空间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写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中明确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全面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从空间环境品质的角度对规划编制形成反馈,提升“一张蓝图”制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该《指南》在国土空间实施全域、全要素管控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设计与“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的关系构架。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都要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将基于资源约束与功能诉求的各类量化指标控制与三生空间形态的有机融合,促进了“量”与“形”的互动与关联,进而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品质和价值。

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应更加关注有机共生和资源价值两个观念。以设计思维提升国土空间文化品质和艺术价值,以艺术和技术为双翼,增强城市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让国土空间品质更美好。

文章作者:匡晓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