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吴国被忽略的一员名将贺齐

 蚌壳各个feca 2021-08-10

在三国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将领就是“十二虎臣”了,这“十二虎臣”为孙吴的基业东征西伐,立下了赫赫战功。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孙吴的其他将领相比他们而默默无闻。贺齐就是一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将领,但是其战绩却十分不俗。贺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贺齐

(?——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他早年时,曾任郡吏,后代理剡县长。其间惩治恶霸斯从,平叛太未、丰浦两地叛乱而深得民心。

建安元年(

196年

,孙策开拓江东时到太未,经过了解观察后推举贺齐为孝廉。后来又任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大败张雅、詹强党羽。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设立“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县。贺齐是创立这三县的实施者。

贺齐

建安五年(200年)

孙策逝世,孙氏政权又一次进入政权交接的敏感时期。趁着这个敏感时期

冶县地区又叛乱了,贺齐便再次出征。

建安八年(203年)

会稽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发生叛乱,孙权命贺齐往讨,他斩丁蕃树军威,大败叛军,孙权拜贺齐为平东校尉。贺齐最后在东冶政治中心建安设立会稽郡南部都尉府,任南部都尉。

建安二十年(215年)

在孙权率主力包围合肥时,东吴境内豪族叛乱,为稳定境内局势,孙权便派贺齐率部前往镇压。他出奇制胜,成为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山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为后世多次借鉴。他还跟从孙权打合肥,“

时城中出战,徐盛被创失矛,齐中兵拒击,得盛所失。

孙权退兵时,张辽率军出击,孙权撤至

逍遥津

幸亏贺齐率三千人接应,孙权才侥幸逃脱。孙权登上船后,贺齐哭着说:

“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致祝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愿以此为终身之诫!”

孙权亲自为贺齐擦去眼泪并说:

“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

贺齐

但是,贺齐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据史料记载:“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可见贺齐过于讲究奢侈华丽,尤其表现在军事方面的大摆排面。但是这样的大摆排面也有好处,使得“休等惮之,遂引军还。”

总体来说,贺齐是一位战功赫赫,为吴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虽然他过分讲究奢侈,但是这也磨灭不了他的军事功绩。贺齐尤为被百姓尊敬爱戴,百姓们为他建贺齐庙,还有举行庙会。在《嘉靖淳安县志》中评价贺齐到:惟贺齐太守,立功斯土,实淳之有淳所由始,邦人至今戴其德异于他守,故特书于名宦之首。”贺齐能在县志里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可见其政治能力的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