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和共和国同龄的古饶中学/同尘

 读在现场 2021-08-10

岁深,日久。

早在7000多年前,古饶这一带就是炎帝部落。近来考古发现,境内石山孜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有诗为证:“石山形胜迎朝阳,土壤膏腴俗厚庞。水去东南奔大海,山来西北接集上。千年城廓开新邑,百里弦歌属旧乡。共说当年炎帝事,至今遗爱未能忘。”

夏商周时期,部落群的发展空前繁荣,淮北平原上,日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经济贸易区——石山孜集。到了宋代,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松茂竹苞,异常繁荣。可无商不奸,克扣斤两,惹得天怨人怒,一场天火,石山孜集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后重建开市,“火集孜”(火烧集)就慢慢地叫开了。

明代,五城兵司马赵钦云南平叛有功,被封为云南王后荣归故里,筹资建造了赵氏宗祠,在他的提议下,将火烧集改成“谷饶集”,意为“五谷丰登,富饶之地”,后人口口相传,因为谐音的缘故,“谷饶集”转身为“古饶集”了。

2017年,有幸任教于古饶。

这片厚重的热土俨如一位温良如玉的老人,接纳了我。

1095天,我走进了百年老校——新华小学。

她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在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祠堂组建的“相九小学”,时任校长赵韩红(音),教学内容为国学《三字经》《百家姓》等,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新华小学。目前学校辖区为半峭社区,覆盖乔店、暗楼、林前、柳园、陈坞子、半峭圩子等8个自然村,人口近4000人。近年来,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外塑学校形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为烈山区首批美丽校园,郝兰英老师评为淮北市优秀班主任,赵立泉老师两次被评为淮北市优秀教师,陈洪勋老师被评为安徽省模范教师,石丽清老师被评为烈山区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

1095天,我又走进了与和共和国同龄的学校——古饶中学。

古饶中学,始建于1949年2月,初名“宿县私立新华初级中学”,校址也在赵家祠堂。1952年改为公立学校,命名为“濉溪县第三初级中学”,国家拨款在赵家祠堂西面新建校舍,次年即拥有9个教学班级,有教职工32人,学生近500人。195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为三年,同年学校命名为“濉溪县古饶中学”。2003年,成功创建淮北市市级示范高中。2006年,随着区划调整,古饶中学隶属烈山区管辖,为了保留历史传统,改名为“淮北市古饶中学”。2015年,停止高中招生,高中部与淮北七中合并,保留初中部。2017年秋季,原烈山区古饶镇初级中学并入古饶中学,改名为“烈山区古饶中学”,学校实行全员寄宿。2020年秋季,原烈山区秦楼初级中学并入古饶中学。目前,古饶中学为烈山区规模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现任校长任明智,党支部书记徐建。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一代又一代古中人永固教育初心,赓续教育使命。

72年风雨兼程,古中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古饶中学先后被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学校”,淮北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

2003年,濉溪县高考状元乔德礼,超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13分,低于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7分,最后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真可谓薄田高产。2007年9月,乔德礼同学考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硕博连读电机工程专业。2012年8月完成学业,回国报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通信和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年研究员、紫江青年学者。他在时延限制下的无线通信、大规模阵列天线的传输设计、绿色无线通信领域颇有建树。

2005年,李勇跃同学以599分成功迈进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门……

时任数学教师刘鹏飞每每谈到他的爱生,脸上都洋溢微笑。微笑,是为师者最大的欣慰,也是对自己传道授业解惑最大的褒奖。

1095个日日夜夜,我走近古饶,走进百年老校——新华小学。

1095个日日夜夜,我走近古饶,走进和共和国同龄的古饶中学。

濉水回唱,

厚土当歌。

我笃爱,

古饶这片教育热土。


作 者 简 介

同尘,本名况永夫,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期刊《西南文学》编委。工作之余,一百五十余篇(首)散文、诗歌刊载于《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新安晚报》《安徽法制报》《安徽科技报》《河南科技报》等。散文《皖北古树名木》(楸树、柘树、珍珠黄杨)荣登2019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奖80名),散文《老井》荣获2020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黑马奖(50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