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月1日起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 2”新模式早该如此了

 wwm5837 2021-08-10

正观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对学校教学思想、育人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秋季开学开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这一新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这一新政在引来学生家长欢呼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的疑虑。不过,无论从哪一方的角度而言,都有适应新政、将新政意义发挥到最佳的必要。

实行“5+2”新模式的直接原因,在于为学生家长解忧。如今,很多中小学的放学时间都与“打工人”的下班时间错位,有的小学下午三四点就开始放学,令学生家长十分为难、愤懑。若是天天按点接,就意味着家长要经常请假,或者请人帮忙、雇人代劳,这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有的家长因此被迫做起全职爸妈,或者把家搬到学校旁。但这中间依然矛盾和困难重重:若是让孩子自己回家,不安全因素是明摆着的;若是将孩子交给托管班,又增加了一笔不菲的开支。这种“接娃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心理,家有儿女者多有体会。为疏解这种焦虑,“5+2”新模式必须实行。

新政落地前,就有人为教师叫屈,认为这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有人为孩子叫苦,认为这增加了孩子的校内负担。这种疑虑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教育部早就发话,要给予课后服务的老师一定的补助。这就表明了一种体恤之意。有人会说,给钱也不愿意多负累,老师多辛苦啊。这话也没错,但校方在时间安排上本就可以灵活调剂。何况,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并不是一直这样“早安排”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小学放学时间与社会上的下班时间基本一致。至少在笔者上学的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情况就是这样。请问,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有“接娃焦虑”吗?

有人会说,你们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现在是六年制,情况不一样。但我们实行六年制的目的就是每天早放学“逼疯”家长吗,就是减少每天下午的课内时间吗?显然不是。当然,你要是说“那时路上车子少,多数孩子可以自己回家,所以不存在接娃焦虑”,那就是无休止地杠上了。

说一千道一万,让中小学的放学时间与社会下班时间相近,且具有可协调性,天经地义,本该如此。这本是一场学校时间管理上的“拨乱反正”,何必对此心生怨言。调整心态,接受新政科学的、人性化的安排,适应学校时间管理上的新常态,人人有责。

但必须指出的是,推行“5+2”新模式,不能绕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小学早晨入学时间过早的问题。学校之间,似乎在这个问题上玩起了“军备竞赛”,你早我更早。孩子课业负担较重,晚上睡觉本来就普遍较晚。早入学机制,直接牺牲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危害甚大。这些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断呼吁予以关注,有识之士甚至恳求让孩子们“多睡半小时”。但这一情况几无改变。

在多地政府部门三令五申不得过早入学的情况下,不少中小学还是把早晨入校时间、第一节课时间任性提前,有的学校还在晚自习阶段加时间、“加项目”,令教师负担加重,这是下午早放学的一大因素。但这种以矛盾转嫁矛盾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人性化。可以说,广大家长在为了早入校付出巨大成本的情况下,又承受着早放学带来的莫名压力,苦不堪言,急需减负。对其间乱象予以整治,是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推行“5+2”新模式,是规范中小学下午放学时间,使之回归正常化的必要性举措。而要使之平稳推行,不被打折扣,不被走过场,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也要对学校的时间管理予以科学指导和纠错,特别是将早晨入学时间正常化。这样一来,教师们、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自然就没那么“巨长”了,负担就少了许多,对新政的“理解度”也能提升。

同时还应看到,“5+2”新模式不是简单地时间上的改变,不是简单地让学校代替“小饭桌”尽尽义务,而是对学校教学思想、育人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学校理应跟上新形势新要求,扎扎实实研判,认认真真推行,把“5+2”的正向效应发挥到极致。#9月1日起全面推行课后服务#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