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切尔夫人对女王行礼时几乎跪在地上,谦卑又恭敬,女王却不喜她

 公司总裁 2021-08-10

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站在政治游戏顶端的女人之间也似乎更能相互理解。但一个是英国待机时间超长的女王,另一个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首相,伊丽莎白二世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间的关系却始终称不上融洽。

有人认为这和撒切尔夫人的个性有关——人送外号“铁娘子”,在竞选过程中就放出豪言“根据你的个人意愿做出选择”,一力主张支撑着英国打赢了马岛战争,虽然在香港问题上吃了瘪,但是她面对的可是真正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中国第一代老革命家,吃亏也不足为怪。

总而言之,撒切尔夫人为人行事有着强势的一面,堪称巾帼不让须眉。也许正是这些强硬性格的表露,影响了女王对她的印象。

但是话说回来,自从“光荣革命”确定英国君主立宪制以来,英国君主就成了“统而不治”的礼仪元首和“吉祥物”,而首相却反而手握实权,通过议会掌控着全国的军国大事。

往好了说,现在的英国王室只需安享尊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民众面前保持良好形象就够了。但是说难听一点,这不就是傀儡皇帝碰上了大权在握的大臣吗?

从最高权力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身份是存在先天矛盾的,与其说为什么不喜欢,喜欢才奇怪了!

当然,英国王室变成吉祥物都已经三百多年了,现任女王也不见得就是个权力欲十分强盛的人。但两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极大地受到各自立场的左右和影响。

1979年,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史上首任女性首相,同时也是伊丽莎白二世时代的第八位首相。

不同于前面七任,这两位女性分别出生于1925年和1926年,四舍五入也算得上是同龄人,不会有什么“代沟”问题。此外,撒切尔夫人的原生家庭是从事杂货店的商人,受保皇党父亲的影响,她对女王乃至王室都十分敬畏。

于是至少在上任初期,外界看到,新任女首相对女王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和敬意。

比如那个被视为“老派传承”、新风尚中往往并不太在意的屈膝礼——说真的,个人认为这种单膝深深弯曲、像是单膝跪地的礼节动作,放在传统时代长裙曳地的背景下确实优雅又轻盈,但是一旦让身着干练职业装、甚至一步短裙的女性也行这个礼,视觉效果真的有欠美观。

但是王室作为英国传统的最大象征,当然会对屈膝礼十分重视,像是公认行礼动作标准的戴安娜王妃,她的屈膝礼就几乎到了膝盖贴地的地步。

而在屈膝礼这个问题上,撒切尔夫人行礼时的动作也非常深,长裙掩盖之下简直像是单膝跪到了地面,“尊重女王”的表现,可以说已经拉到了满级。

然而人与人的相处,并不只有“见面打招呼”那么简单。撒切尔夫人入主唐宁街不久,就因为每周例行觐见女王的时间安排问题而引发了工作人员的“不安”。

最早的相关记录出现在1980年,也就是撒切尔夫人上任的第二年,首相手下的工作人员致信请求“重新安排本次觐见女王的时间”,因为在那个时间段,首相必须招待一个以银行家为主的法国高级代表团。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两次,甚至连经手的工作人员都感到风险太大,担心这会激化首相与宫廷之间的关系。

这事如果从首相角度来看,她当然有自己的道理——英王是礼仪元首,对内政外交只有建议权,首相才是那个实际上“日理万机”的人;何况接见法国来访团也是国家大事,并不是出于自身私利才爽约。

但是站在王室角度上来看,又是另一套逻辑——大家都心知肚明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是个高档花瓶,但想要维系英联邦的关系还得靠王室高人一等的地位。

在这种前提下,首相还在女王面前“耍大牌”,长此以往王室的权威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小摩擦,逐渐累积成越来越大的距离感。当时就有不少宫廷关系人爆料,认为女王同撒切尔夫人之间“不易相处”。

比如撒切尔夫人手下有专人研究如何避免首相与女王撞衫啦、女王邀请首相到自己的私人宅邸去休闲却不被接受啦、女王背地里把撒切尔夫人叫做“那个女人”啦……

总之,两人的立场本就不一致,性情也冰炭难容,谈不到一起去也实属正常

更别说当时的英国国内,也有不少年轻人崇拜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众所周知美国可是没有什么王室、礼仪元首的——他们认为美国模式更能为一个国家带来强盛光明的未来,因此自然而然将“做实事的”撒切尔夫人视为心目中“真正的女王”。

这一趋势在1982年是英阿马岛战争后达到了顶点,这场战争背后本来就有撒切尔夫人的大力支持,胜利自然也成了她最大的政治资本。

她公开表达对军队的关心和慰问,战争结束后的胜利游行中,她自己站上了阅兵台向军队致敬。而在1945年胜利大游行时,阅兵台上站的可是英王乔治六世,而不是首相丘吉尔。

这就显然为她招来了“撒切尔飘了”的批评,英国《独立报》干脆说,看来她已经不满足仅仅作为“强势领导人”,还想作为战争领袖载入史册。

此后撒切尔夫人夫人还力主发行了马岛战争胜利的纪念币,甚至多年后她的葬礼,也是由马岛老兵担任礼兵。

如此种种,女王看在眼里不可能毫无想法。到了1986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发了个标题惊人的大新闻——《女王对冷漠无情的撒切尔夫人很失望》。其中提到了女王对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不满,对高失业率、南非政权等一系列事务“感到震惊”。

据说这些消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女王的新闻秘书,对撒切尔夫人的打击也相当大。

当然事后,女王一方的秘书出来澄清表示报道不实,撒切尔夫人的传记作者约翰·坎贝尔更是直接定性,认为这是“新闻挑拨离间的产品”。

但是这件大事确实极大地动摇了撒切尔夫人的声望,甚至导向了之后她的下台。

不论如何,等到撒切尔夫人政坛失意之后,女王确实展现了自身的善意姿态——她邀请对方一起去看赛马。

据撒切尔夫人的朋友回忆,撒切尔夫人虽然以“没有心情”为由婉拒了邀请,但对于这个邀请代表的好意却是十分感动的。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女王及菲利普亲王都出席了这位前首相的葬礼,这是她整个统治时期内的第二次,前一次她送别的是丘吉尔。

由此看来,这两位以不同方式表达“强势”的女性,由于立场和政见的分歧而注定无法融洽相处。但恰恰是到了剥离掉政治身份之后,她们之间才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