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终总结:不要让追求优秀成为生命的陷阱

 金之桥 2021-08-10
2020年底,我出版了一本书,叫《不负热爱:法大、耶鲁、华尔街历险记》
 
这本书,讲的是我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到美国读了法学院,从耶鲁法学院毕业,最后进入华尔街大律所,又跳槽离开的故事。
 
如果单从它的简介里堆叠的标签来看,这本书看起来像是一个“耶鲁女孩”在秀优越,炫耀自己精英人设的作品。
 
事实上,读完你会发现,这本书记录的, 是我经过这些年的抑郁、焦虑和迷茫,逐渐领悟到,也想提醒自己铭记的一个道理:我是一个普通人,而我的任务,是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
 
2020年对我来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我接触了冥想,开始每天练习,时刻观察自己的恐惧和执念,努力在每一个瞬间都关注当下。正念练习让我对人生的想法和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更加深刻理解了“优秀”和“普通”的概念。
 
这一年应该对整个世界都非常特殊。在我们即将跟它说再见的时候,我想跟你分享一下,这些年从曾经把追求优秀当作我唯一的目标,到最后只想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01
享受过程,而不是追求优秀,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
 
如何练成一个武林高手?小时候看金庸小说,总以为是那种身负国仇家恨,或者要争当天下第一的人,凭借坚定的信念才能练成武功。
 
上周重读射雕和神雕,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老顽童武功最高。心无杂念的人往往最能成功。练武和比武纯粹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享受与人切磋的过程,至于是否是天下第一全不重要。神雕的结尾,黄药师评价周伯通,说只有老顽童是完全没将名利二字放在眼里,所以境界最高。
 
人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心无旁骛,完全享受在过程中的人,才能爆发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就如同爬山一样,想象有两个人,一个在爬山前立下誓言,说不征服此山不罢休,将上山的每一步都当作痛苦,每走一两步都要停下来给自己加油打气。有时候对自己说,爬上这座山,你就是最成功最优秀的!一定要加油!有时候则开始对自己威逼利诱:连这座山都爬不下来,你丢死人了,一定会被人取笑,赶紧爬!
 
另外一个人,则完全不惦记山顶,甚至不在乎自己能爬多高。但这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走在山间的每一步都觉得心旷神怡,草木的香气沁人心脾。于是这人心情愉悦、脚步轻盈,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但第一个人,越爬越慢,也越来越痛苦。总是想着自己还有多远到山顶,就觉得脚下的路尤其漫长。
 
为什么追求优秀和享受过程这两条路有本质区别?因为他们的底层驱动力不一样,前者是恐惧,后者是爱。
 
追求优秀,其实就是想赢、或者怕输,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导向的驱动力。我们没办法接受自己不成功、不优秀的结果,所以在努力的每一步,都在不停的判断、衡量自己。就像那个每爬一步,都想想自己离山顶还有多远的人,这山只能越爬越艰难。
 
恐惧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那种唯恐得不到、一定要优秀的心态,会让我们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没办法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眼前的事情上。
 
享受过程,则是一种用热爱来驱动的方法。它让我们不要总用自以为聪明的大脑,去判断自己在金字塔的什么位子上,与旁人差距有多远,而是只看好眼前。只有当我们热爱眼前的每一步时,才能不知不觉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02
我走过的弯路:放下对自己的评价、停止对努力本身附加意义
 
如何在过程中寻找热爱?首先就是对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放下评价,不去强行附加一个意义,也停止判断努力这件事情本身。
 
我们小时候听过太多的道理,总觉得成功一定是跟吃苦联系在一起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也正是因为这种道理,我们甚至会夸大自己在努力过程中的苦难,觉得那些让人痛苦的、不断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
 
2011年的时候我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二,决定要去美国读法学院,就要准备一个高难度的逻辑测试叫LSAT。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把65套真题做了四遍,最后成绩非常不理想,出分了之后我崩溃了一个夏天。
 
当时我只是觉得上天不公,凭什么我努力了还没有结果?很多年后我才想明白,我准备LSAT考试那两年,仅仅是看起来用功而已。我每天都在图书馆挑灯夜读到宿舍熄灯才回去,但实际上因为自律性太差,也无法长时间专注,实际上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但那两年,我从来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过自己缺乏自律的问题,反而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我觉得备考LSAT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也因此觉得自己勇敢、坚韧,沉浸在自己必将成功的自我想象里无法自拔。
 
我当时犯的另外一个错,就是在第二次备考LSAT时,因为和同学组织了模考小组,自己模考成绩一直不错,便开始飘飘然起来。每一次做模拟考试,看着自己分数上了170,我回宿舍的路上就开始做梦,想象着自己在美国法学院读书的样子了。于是第二天模考,便没有那么积极了。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更是放松了警惕,觉得自己神功已成了。
 
不管是对努力中的苦难附加意义,还是在努力过程中不断评价自己、导致心浮气躁开始轻敌,我都没能完全专注在【备考LSAT】这件事情本身上。我因为太在乎LSAT拿个好成绩,能去法学院读书这个结果,所以我努力的每一步,都在评价自己的努力。
 
我就是那个爬山时候想东想西,看看自己离山顶还有多远的人。这些在评价自己身上消耗的精力,使我陷入到了关于成功的一种想象里。在我大学那几年,我的核心驱动力还是恐惧,我无法接受自己不能从当下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时刻处于焦虑之中。
 
当恐惧主导一个目标时,人类往往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会在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寻求自我安慰,告诉自己我们离那个目标已经很近啦!那些都是我们的【小我】充满了个人主观视角的判断,所以我们常常夸大自己、贬低别人。
 
当我们特别渴望一个结果时,我们本能会去判断自己努力的每一步,看看自己是否接近成功。这种评价都是极其不准确的,也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让我们无法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
 
只有先放下对结果的执念,放弃对过程中每一步的评价,我们才能有可能专注在过程里。
 
03
无法想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就常常容易半途而废
 
当我们对结果有执念,开始不断评价自己时,也很容易陷入到另一个极端的思维陷阱里:遇到一点挫折就开始自暴自弃,抑郁不已,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永远不可能达到那个目的。
 
2012年6月的时候,我考了第二次LSAT,结果依然不理想。我大哭了一场,内心开始动摇起来,想彻底放弃去美国法学院读书这条路了。当时我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三,那个暑假,身边所有法学或非法学的同学都在准备司法考试。虽然司考对去美国法学院读书全无用处,刚被LSAT打击的我,觉得自己大二开始辅修法律以来,专业课成绩一直不错,说不定可以一次通过。在本该用来准备申请的暑假,我在迷茫中随大流准备了思考。
 
那个年纪的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从我大二决定要去美国读法学院时,我根本就不是在追求梦想, 而只是在追求优秀。我只是在追求那种从一个环境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感觉。
 
因为我在心底里在乎的只是“我有没有比别人厉害”这件事,任何一点失败都可能彻底打击我的自信心。当LSAT失利时,我会开始无限放大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甚至把它上升到核心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范畴。
 
其实我潜意识里觉得,既然走去美国读法学院这条路,无法证明我比别人优秀,那就去考个司考找点存在感好了。这依然是恐惧驱动的选择——我太想看到,那一点点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可能性了。恐惧让我丧失了对自己客观的判断和严谨的规训,让我只想急于求成,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
 
当恐惧让我们只关注结果时,我们会不断质疑过程本身,来判断努力的性价比,想想有没有什么抄近道的办法。就像那个爬山时只想着山顶的人,总觉自己这条路太长、太累,看见一条岔路就冲了进去,想着能快点到山顶,结果发现是一条死路,只是平白无故浪费了时间。
 
**
 
在我的新书里,我也写到过自己备战司考的结局。利用恐惧而不是热爱做出的选择,我还是没能解决自己缺乏自律性的问题,最后差十几分没有通过,让我陷入了更大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差点全盘放弃申请。
 
很多人在去美国读法学院这件事情上,也像我当初一样纠结和迷茫。觉得这件事情太难、觉得学费太贵、觉得竞争太激烈。可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永恒存在的,也是我们的理性大脑,无论如何绞尽脑汁、试图推演出一切可能性,都不可能十拿九稳的。如果我们不能接受一点点犯错的可能性,只能将精力无限消耗在没有正确答案的纠结和迷茫上。
 
对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完全依靠理性,而要去观察内心的能量变化。
 
先看一下自己想要的这件事情,最底层的执念是什么?是否像我一样,只是为了追求优秀?如果对“优秀”本身有那么强烈的执念,那就要警惕在这一路上在恐惧的驱动下,所有可能产生的阻碍你去专注于过程的岔路。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底层执念是什么,就停止无意义的纠结,先去做。
 
比如说先拿出一点时间,来准备LSAT考试,不要去想自己适不适合、能不能成功、距离考高分有多远,放下评价、放下怀疑,先将几个月的时间全力投入到努力的过程之中。用心去感受,这究竟是不是自己热爱和喜欢的事情。
 
发挥自己感性的力量,专注在当下那一刻的情绪和感受,有时候往往能比纯粹的思考和计算,带来更有效的人生指引。

 
04
专注于过程,才能克服拖延与懒惰,获得永不停歇的能量
 
我们很多时候恐惧感性的能量,是觉得如果不通过理性来约束自己的话,我们可能会陷入欲望的深渊,比如说就彻底躺在床上看小说,完全不想努力了。
 
如何让自己去跳出拖延和懒惰的本能?其实本质上还是有恐惧和热爱两种力量。
 
恐惧的力量,就是不停的规训自己,把从小父母教育我们的话在脑子里循环播放:你不努力就是个废柴!要被同学超过去了!今天再不早起读书,这次考试一定挂了!
 
利用恐惧,也许可以暂时将我们从床上拖起来。但恐惧带来的专注和努力,一定不是效率最高的,我们会不停判断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努力,或者不断与人比较,想想有没有什么可以更容易实现目标的办法。
 
如果努力的全部意义,只是为了经过苦难而达到那个结果的话,那这条路,一定是我们去往山顶最长、最艰难的路。
 
我之前出过一期视频,《我是如何一点点变得自律高效的?》,其中提到过最有效的让自己去专注和自律的办法,是把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 再不断从这个短期目标中获得激励。
 
人的感性本能是非常强大的,与其跟它正面硬刚,不如去利用它的力量。我们本能上都在寻求短期刺激,做了事情就立刻想要看到回报。所以仅凭信念来坚持一个三五年的长期目标,是非常难的。更容易的方法是,只是想着眼前一个月、一周、一天要做什么,然后让自己去热爱上这个短期目标,不断从中获得奖励。
 
我在大学为了去美国法学院而努力的时候,因为驱动我的是恐惧而不是热爱,我的努力过程极其低效,而且走了很多弯路。但很神奇的是,我在2013年去美国读法学院之后,第一年的成绩特别好。
 
我在书中描述过这段经历——那时候,我热爱上了每天学习案例,思考公权与私域的分野,探究行政、立法和司法和合纵连横的过程。法学院的这些知识将个体的行为动机,和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规范框架融合到了一起,那种贯通一切的理论之美,让我感觉到生命中仿佛有光被点亮。
 
我学得来劲,开始思考如何能够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加吸收这些知识的效率。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和课堂提纲,第一次每天真正的花十几个小时的专注时间在学习上。
 
与大学期间不同的是,我清楚的知道,每天激励我去学习的,是吸收知识、整理框架、完善理论体系本身的快乐,而不是考个好成绩比别人优秀这个执念。
 
也正因为我在学习的每一秒钟都能感受到快乐与回报,自律不再是问题,我甚至觉得每天清醒的时间太少,不能让我花更多时间在学习这件快乐的事情上。
 
生活也对这种专注与热爱给了丰厚的回报。一年后,我拿到了年级前5%的成绩,申请转学去了耶鲁法学院。
 

05
追求优秀永无止境,终将陷入迷茫
 
2014年转学进入耶鲁后,我以为这就是我人生“历史的终结”了。我从小渴望优秀,父母也想要我去接受最好的教育,而我也的确来到了全美国最好的法学院。
 
结果,我来到耶鲁的第一年,完全是在矛盾与痛苦中度过的。习惯了优秀,也一直渴望优秀,我内心有一种时刻都要与人比较的执念。在过去的20年人生里,我将自己全部的个人价值,建立在要赢过所有人这个底层信仰上。
 
在美国法学院的第一年,我第一次体会了用热爱、而非恐惧来驱动自己是什么感受。可这短短一年的经历,并无法彻底消除我心中的执念。到了耶鲁后,我依然本能地去与人比较,试着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一条让自己脱颖而出的路。
 
接着,带给我最大打击的一点是:耶鲁的同学们,没有固定的赛道,也就没有了永无止境的横向比较。耶鲁甚至没有成绩排名,所有人的成绩都只有优秀和良好两个选项。学校鼓励学生去利用学校的资源,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找到自己的赛道,而我周围的同学也的确都早早确定了自己想要什么,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拼命奔跑。
 
他们有人读了JD和MBA的双学位,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有人参加模拟法庭拿了全国冠军,和教授一起做法律援助,在法庭前真刀真枪地辩论。有人醉心学术,从一年级开始搞法律期刊、泡图书馆,二年级就开始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了。
 
相比起他们,在耶鲁这个环境里,只会学习的我就是彻头彻尾的普通人。好像唯一证明自己不普通的办法,就是也像他们一样,找到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然后做出成绩,证明自己的优秀。
 
抱着这个想法,那两年我尝试了很多事情——去期刊做编辑、参加模拟法庭、积极响应社团活动、给老师做助教……可我在这一切事情中,再也找不回法学院第一年那种”热爱”的感觉。现在想来,并非是我内心厌恶这些事情,而是我抱着成为强者、证明自己不普通的心态去寻找热爱,是注定一无所获的。就好像那只在捞月亮的猴子,以为自己向下一探就可以触到皎洁明月,但却是完全找错了方向。
 
在耶鲁的第一年,我经历了巨大的心理痛苦。白天我会把自己填得很满,但夜深人静时,看到同学的一个facebook状态,或邮件上大家讨论案例的几句话,都会让我产生自己”其实不过是个普通人”的念头。这想法就像一把刀一样插过来,让我瞬间心口窒闷,开始放声大哭。我每个月都会情绪崩溃好几次,感觉自己好像在一片迷雾中穿行,越来越找不到方向。
 
**
 
就这样过了一年后,处于巨大痛苦中的我,终于开始试着自我调节,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在任何群体中都想追求优秀,是对自我成长的一个魔咒。追求优秀会让我们时刻去向外比较,在任何群体里都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这种比较本质上会让我们时刻处于恐惧之中,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但人生是动态的,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优秀,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普通,如果比较成为了一种习惯,那通过比较带来的焦虑、紧张、恐慌则注定伴随我们一生。这种恐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折磨,因为它反而压抑了我们的创造力与专注力,让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慢。
 
我不能让外界环境来定义我,也不能让优秀和普通成为我的梦魇。即使被一个群体定义成普通人,我也要找到我自己的价值。
 
如何让自己放弃不断与人比较的执念?来到耶鲁的第二年,我意识到自我救赎的答案在于热爱。我不必再追求成绩、工作或财富这些外界给我定义的赛道,而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法学院的第三年,我开始有意识地放弃自己下意识想要与人比较的心态,而开始在生活的细节中寻找热爱。我上了一门《上诉法庭庭辩实践》,开课的是两位联邦法官,每节课都会有两个同学拿着当年最高法院庭前的真实案例进行辩论。
 
这门课让我回忆起了上大学时,躺在被窝里看美剧里的诉讼场面,那种兴奋和激动,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去法庭辩论。如今这体验算是实现了。我根本不去想自己在这群同学中是否”优秀”,而去放飞自我玩一把。我每周花十几个小时准备辩论稿,自己站在镜子前面不断练习,然后在法官面前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每一次辩论结束,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觉得阳光是如此的温柔而美好,内心的幸福仿佛水一样溢出来。
 
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法学院最后一年的生活变得美好许多。这一年,我还开始健身和运动。我从小就觉得自己运动能力很差,耐力和爆发力都不行,因此也排斥运动。但又因为贪吃,来美国后胖了不少,对自己的外貌和身材一直没什么自信。
 
最后一年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我开始每天给自己准备健身餐,小心翼翼计算着热量,每天热衷于找各种视频和解说来学习健身减脂的知识,还去健身房请了一个私教。2016年,在我法学院毕业前的那几个月,我体重减少了十几斤,肌肉线条也更加明显。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热爱上了这种规范自己的饮食和运动,去塑造自己身材的感觉。它让我拥有了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掌控感。运动时的大汗淋漓,胸口剧烈跳动时那种生命无比鲜活的感觉,力量训练后肌肉微酸又如释重负的感受,也都成了我对运动本身的热爱。
 
2016年5月份,我从耶鲁法学院JD毕业。来美国这三年,我第一次经历了用热爱来驱动生命,又因为自己习惯性地去追求优秀而忘记了热爱的感受,到最后明白了热爱才是生命里唯一真实的东西,学会从生活的每个细节去寻找热爱。
 
那时,我以为我已经掌握了人生的全部奥秘,从此的生活将畅通无阻,永远充满热爱了。
 

06
找到热爱,活在当下,抛弃一切定义与标准才能找到幸福
 
2016年9月,我搬到纽约,在布鲁克林租了一个上下两层的loft公寓,每天坐十几分钟的地铁去河对面的华尔街上班。我们律所的大楼就坐落在河畔,从我办公室的窗子望出去,还能看到布鲁克林大桥,和桥上来往的船只。
 
做新人律师的最开始,我其实非常不适应,也犯了不少错误。这是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工作和学习是不一样的。我的任务不是去把眼前的材料琢磨明白,而是去随时回应上级的要求,收起自己散漫的小情绪,随叫随到地完成任务。我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去理解不同人的需求,揣摩每个任务后面真正的含义,尽量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分内之事。
 
大律所的工作,更有挑战的,自然还是无休止的高强度任务,以及邮件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开始工作的第一个星期,我就上了一个势头正猛的并购项目,从此就习惯了没有所谓”下班”的生活。每天睁眼就要冲到律所,晚饭叫一个外卖,然后在办公室继续干活,直到完成任务,项目上带我的高年级律师说今天到这里可以了,我才可以从律所叫车回家。
 
更让我很不适应的是,大律所如同一个冰冷运转的机器,别人对我价值的衡量就在于我这颗螺丝钉的工作成果。我交上去的每一个任务,上级都会发一堆修改意见回来,等我兢兢业业改好后,上级还常常会皱着眉头交代一些额外的细节错误,然后叹口气说差不多就这样吧。如果偶尔有突发任务,我业务不熟练操作太慢的话,上级会不停的打电话催促,让我脊背发凉,冷汗直下,只能双手冰冷的快速打字。
 
工作的第一个月,我每天都在神经高度紧张,而且有间歇性胃痛的焦虑心情中度过。我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任务,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总是怕犯错,但也总是因为什么都不会而要上级律师抽时间来教我。
 
忙了三个月之后,我参与的第一个并购项目签约了。那天我在办公室呆到了晚上十一点半,在邮件上看着双方律师谈好了最后几个要点,然后正式发送签字页并授权签约。接下来就是潮水般涌入的邮件,来自合伙人和客户,标题是大写的”Congratulations!”
 
第二天,我们的项目上了华尔街日报的版面。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那种骄傲和满足。我在晚归的路上听着Alicia Keys和Jay Z合唱的Empire State of Mind(帝国之心),里面有一句,【在纽约,梦想编织成水泥森林,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完成】(Out in New York,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There is nothing you can’t do),我每次听到都要热泪盈眶。我告诉自己,来华尔街大律所,就是我一直梦想的事情。我在商业社会最顶尖的地方,在22岁就可以参与这些几十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这就是我的热爱。
 
见证了一个项目的签约给了我莫大的鼓励。那之后,我开始参与越来越多种类型的项目,从资本市场到银行监管,每一个新的任务,我都让自己带着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完成。我开始每天喝咖啡,迷恋上那种让我心跳加速、精神稍微紧张、但大脑可以变得极其敏锐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在专心工作时能体会到一种让人眩晕的幸福感。
 
见证着自己用思维和理性,将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好,再帮上级律师和客户解决眼前的难题,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能力。
 
随着工作状态渐入佳境,我在纽约其他方面的生活也全面开花。用”热爱”来驱动一切,成为了我自己给自己设计的小秘密。
 
我开始练钢管舞,每周都要在工作中抽两三个小时去上课,逐渐开始可以熟练在钢管上翻转和倒立,甚至还去参加专业比赛。我2016年的冬天学会了滑雪,在白色鸦片和失重带来的刺激中不可自拔,每个周末都要找机会出去滑雪。一个雪季进步飞快,从新手区的绿道一路滑到高级区的黑道。我考了潜水证,还学会了冲浪和自由潜,每年都要休几次假期去海边,玩遍各种项目……
 
我还坚持输入和阅读,给自己定下了每年最少要读25本书的任务。我很重视培养自己解读世界的知识框架,会从各个领域来完善我的思维方式。阅读、思考和写作,都越来越让我坚信自己理性的力量,觉得我可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问题。
 
从2016年以后,伴随着这股热爱的力量,曾经困扰我多年的自律问题仿佛也解决了。我有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脑前额叶”的概念,明白了自律的本质是一种大脑的功能,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能力的。
 
我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脑前额叶的能力。不管是工作、滑雪、钢管舞,还是阅读和写作,我都热爱给自己制定规划,将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甚至细化到我每天晚上要做什么,我都可以用理性将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也热爱上了精确量化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给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斜杠青年和职场女性,要努力工作、提升职业能力,要积极发展自己的各项爱好,不断突破自我,每年滑雪要滑得更多、自由潜水要下更大深度、钢管舞要完成比赛,在阅读和写作上也要有所建树……
 
2016到2018年,沉浸在对这种对生活的精确控制,以及无孔不入的自我管理下,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我再一次认为,我已经来到了人生的顶点,我可以控制关于自己的一切,用理性来分析自己和分析别人。我是独立而强大的存在,可以掌控我自己的人生。
 
**
 
2019年,生活再次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一连串的事件,开始一度挑战我曾经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也又一次给我带来了许多痛苦和迷茫。
 
最开始,是在2019年滑雪时。我们有一天在雪场快关门时,最后一趟坐缆车上山,我体力已经快要耗尽,但还是决定去挑战一下山顶的双黑道。结果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从一个半米高的悬崖上狠狠摔了下来。雪很深很厚,我没受什么大伤,但肩膀疼痛不已,有两天都抬不起手臂。
 
尽管如此,我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对于接下来几天都没办法继续挑战最难的雪道而沮丧不已。离开的那天,加拿大的惠斯勒雪场下了小雪,天地间都是温柔苍茫的雪花,我坐在缆车上,呆呆看着外面,脑子里却全是计划和打算。我想着回去要快点做复健,养好伤,然后下一次旅行去哪里滑雪,玩更厉害的雪道。
 
那一瞬间,一种不可置信的清醒如雷电一样劈中了我,将我从以“热爱”为名而给自己编织的梦幻泡泡中拉出来。
 
我真的热爱滑雪吗?我热爱的到底是滑雪的过程,还是一种一定要不停突破极限,让自己更高更快更强的执念?如果只是热爱滑雪的过程本身,为什么我总是不满足?明明已经很累还不收手?
 
回忆起我过去的两年,我凭借着自己的“热爱”,上紧发条生活,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计划狂魔。我的确放下了与人比较的心态,但开始不断地跟自己比较。我计较着自己在生命中的一切任务,总想着要完成更多、达到更多。
 
我逐渐沦陷在计划本身里,贪图那种完成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时,虚幻的满足感。每一次当我突破极限时,我的确会感受到内心的热情勇敢,可拼命在乎自己努力的结果和目标的心态,就像不停在我胸口挤压的一只大手一样,时刻让我审视自己。
 
这种审视背后是无法完成目标的恐惧,是不能接受自己留在原地的执念,依然是对一种“进步”和“优秀”本身的执迷。
 
只不过,这种“优秀”不再是能否从一个固定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而是自己是否是一个在所有领域中全面突破、不断进步的全能人设。这本质上还是对自己灵魂上的一种限制和剥削。
 
我哑然失笑。这些年,绕了一大圈,我还是没有真的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抛弃了父母、社会对“优秀”的定义,开始转而自己给自己定义“优秀”,然后像追着自己尾巴的狗一样,拼命追求这些目标。
 
**
 
2019年,生活从各个角度给我展示,让我反思,这些自己给自己强行设定的目标,本质上还是经不起推敲的执念。
 
我每周强迫自己花时间去健身、跳钢管舞,努力学会更多的动作,对着镜子欣赏自己不断增长的肌肉。但是依然会为自己这周运动不够而感到愧疚,因为自己体重长了一点儿烦心不已。在每次钢管舞课的自由跳舞环节,看着其他小姐姐沉浸在音乐中,尽情舒展身体的自由和享受,我却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我要如何跳舞。
 
我追求的,到底是每一次运动时,和身体深度连结,激活每一寸皮肤和肌肉的那种战栗,还是完成运动目标、控制身材和体重带来的满足感?我对身材和体重的追求,到底真的是出于热爱吗?还是我从小无法在外貌上得到认可,拼命想要改变自己的恐惧?
 
我总是要让自己完成读书和写作的任务,告诉自己我是热爱思考。却每一次看到热点事件,都如同被打了鸡血一样,脑子里第一个出来的念头居然是“能不能再借这一次机会火起来”。我在写作时,虽然依然思路清晰、大脑的素材如同行云流水一样变成文字,可这样一个念头时刻都在盘桓:这样写大家会喜欢吗?是不是新颖的观点?会不会被骂,要不要再写得委婉一点?
 
这真的是为了创作时的热爱在写作吗?还是我那种从小到大,一直想要被人看到、被人夸奖的执念?如果创作的过程本身真的能给我带来全部的满足,为什么我会如此在意外界的评价,一点点对我文字的批判我会让我愤怒地想要反驳?
 
在工作里,我不断告诉自己这份工作很完美,我一直在成长,做的任务越来越难、都开始变成中年级律师可以独当一面了。我能处理这么复杂的项目,大脑的理性愈加发达和成熟,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进步吗?
 
我享受的到底是工作本身,还是“华尔街精英律师”的这个标签呢?还是自己能把工作做好,又能四处发展爱好、游山玩水的时间管理达人的人设?我是不是本质还是在拼命用一个标签、一种人生路来定义自己,然后努力等着别人的艳羡和夸赞?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热爱。是我以热爱的名义,依然来满足自己不甘成为普通人的执念而已。
 
**
 
这些困惑和迷茫,推动我进一步想办法来更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做事情的原始动力。
 
“寻找热爱”,远远不是在某一项生活任务中,激励自己用热情去做事,再编出一套“我为什么热爱”的理由那么简单。用幻想感受到热情容易,但想明白这表面的热情背后,是否有一种更深层的恐惧在驱动着一切,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对我来说,努力做一个普通人,真的太难了。
 
我不断探索到最后,把内心最深最痛的体验找出来,却发现,我就是不甘心沦于平凡。所以我热衷于寻找定义,框住自己。我总是想着未来,想着外界的环境,用我自己以为精明理性的大脑来为自己做打算,想想自己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
 
要怎么办?生命就这样走入了困局。

 
2020:
新的起点,冥想、修行、顿悟,发掘感性的力量
 
2019年,我经过一番自我探索后,我选择离开了大律所,找到一份上市公司的法务工作。
 
这份工作远没有华尔街律师听起来那样“精英”,工资也不再是每年固定可观的涨幅和奖金,而是固定在了我在律所做二年级律师时的水平。但面试时,我老板作为一个在纽约和伦敦的大律所待了10年,转战公司法务后一路做到高级副总裁的人,展示出来的那种商业上的智慧、对工作驾轻就熟又充满热爱的心态,静悄悄打动了我。
 
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开始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在大律所的工作中,我发现我并不喜欢通宵改文件,纠结一些细枝末节的格式、排版,或者法律语言的精确性。我喜欢总结争议点,去分析和思考具体的问题,综合两边可能的论证,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我更想迫切的知道商业社会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法律的作用又是如何影响公司里的大小决策的,这些只有进入甲方系统的内部才能有更直观的体会。
 
决定跳槽那一段时间,我内心还是闪过犹豫,在网上看了许多公司法务的发展前景、优势和劣势,拼命计算着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也许是我老板的个人魅力,也许是公司自己的文化,让我心里有一种清晰的感受,觉得这应该是比大律所的工作更加吸引我的事情。我最后相信自己的直觉,毫无保留的加入了这家公司做高级法律顾问。
 
2020年这一年,在新的职位上,我果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一年里做了三个并购案,我算是结合了法律和商业的视角,不仅要懂得具体问题的法律争议,还要在商业的角度平衡风险和利益,做出一个妥善决策。我的工作内容少了些研究文字的精确,多了些与人沟通、谈判、协商、合作的灵活。我更多地在思考不同决策者背后的心态,在电话会上通过语气来感知对方的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推进我们的立场。
 
我本能地知道,相比起精确钻研法律和调整文件,我其实更擅长这些商业分析和谈判,也很享受与人合作打交道的时光。
 
回想起当初决定跳槽时的几个月,我恍然意识到,是我感性上的直觉,推动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份工作其实不同于寻常的法务,因为主导公司的并购业务,和商业结合的非常紧密。它的性质是我仅靠着搜索网上的资料进行逻辑推理,永远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的。
 
跳槽的经历,让我开始隐约意识到我过去两年的思维陷阱在哪里。我太依赖我的理性了!
 
感性和理性如同太极图中一黑一白的两种力量,需要相生相克,才能指引我们的人生。理性过于发达,就会容易错失生活中来自于感性的很多信号。
 
我最底层的驱动力,不满足做一个普通人,是从小的经历给我带来的一个感性上的执念,是我对于泯然众人、被人遗忘和孤立的恐惧。这是一个感性上的,强大的力量。我的理性从来没能到达过这个深度,却总是在这个感性的恐惧力量驱使下,不断寻找可以满足这种恐惧的办法。从服从别人定义的优秀,到追求自己定义的优秀,我从来就没走出感性本能控制的领域。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培养的,是对自己意识、心态、情绪和恐惧的一种敏感,是生命的直觉,是不用大脑强行分析,而是用心灵去感受的生命力。我必须要先抛弃逻辑和理性给自己设下的界限,去真的观察我的心、我的灵魂,那种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无形的能量。
 
**
 
2020年,我的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彻底转变了方向。年初我加入了冥想小组,从最开始的每周一次冥想,到年底已经习惯了每天都要冥想好几次。我对人类的大脑和心理的作用原理迸发出了强烈的兴趣,所有关于潜意识、自我高我本我、人生的使命与意义的话题,我都来者不拒。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就这样走上了一个新的人生使命:放开对自己一切的定义,抛弃一切对未来和自己的想象,去真正的活在当下,关注自己在当下每一刻的内心感受,了解自己到底是出于恐惧还是热爱,做出的每一个生命选择。
 
这套新的价值观,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冥想提高了我的专注力,和对自己意识深处的动机的敏感度,让我能逐渐区分出了“小我”和“高我”。我发现,我有这么一套习惯性的思维体系和情绪图谱,心理学上叫做ego,在无意识或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它几乎主宰了我全部的选择。
 
ego是非常执着于定义自己,定义世界的。它活在时间的陷阱里,总喜欢根据过去的事件,对未来做出判断。当未来不符合它的判断,或者外界对它的反馈不符合它对自己的定义时,它就会释放痛苦,催促我去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比如说,我在乎每次在网上写完文章别人对我的看法,是因为ego对我的期待不是一个普通人,它认为我是有才华的、值得被夸赞的。每次写完一篇文章,ego都会催促我不停地去刷评论,等待着别人的夸奖。所以当负面评价出现时,ego就会开始痛苦,告诉我——他说的不对!这不是你!你应该生气!
 
可是我再生气又能怎样呢?我并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ego不在乎,也无法领悟这一点,只能让我生气。
 
再比如说,每次滑雪或出门旅行的时候,ego都会希望我有一个好的体验,所以期待着一切顺畅无阻。所以每一次遇到飞机晚点、滑雪天气不好、缆车停运的情况,ego就会非常生气,让我坐立不安。可这些事情依然是我不能控制的。ego除了扰乱我的情绪之外,别无作用。
 
ego当然也并不完全都是负面影响。有时当我在工作中接到一个复杂任务,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时,ego都会拼命给我打气:你是最棒的!你最优秀又聪明,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就这样“相信”它的话,稳妥地控制了局面,完成了这个任务,然后更臣服于它的力量。但它偶尔让我尝到短暂的甜头,并无法改变本质上它才是造成我一切痛苦这个事实。
 
众生皆苦,说得便是由于ego的存在,让我们总是试图去控制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因为无法改变现状,而不得不经历暴躁、愤怒、沮丧、失望和痛苦。ego的核心驱动力是恐惧,它先验地定义了,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好”的——飞机晚点不好,别人不喜欢我的文章不好,完成不了工作不好。但那些它定义出来的“不好”,大部分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活在对生活的不满足和痛苦中。
 
有时候想想,那些被我们定义为“不好”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是不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的本质是无常,又有什么绝对的好与不好呢?
 
**
 
ego是小我,是恐惧,是执念,是对未来的预期。ego的反面是高我,是热爱,是接受,是彻底沉浸在当下。
 
做一件事情,完成一个目标,如果我们不能在心底接受自己有失败的可能性,那不管我们看起来有多么充满热情,内心深处还是会被惧怕失败所影响。这种恐惧会影响我们爆发出最大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只有做到接受失败,我们才能彻底放开自己去享受过程。而也只有在过程中,我们是毫无保留的、不带有恐惧的、全情投入在眼前的事情里,我们才能达到一种知行合一的效果,将自己全部的生命能量带到眼前的任务里。
 
这个道理,我在玩滑雪、潜水、钢管舞中,早就深有体会。滑雪一定要重心向前,才能在高速滑行时轻松自如的转身。可是当人看着山下时,对失重的恐惧会让人本能地向后座,想让身体离地面近一点。越是如此,身体就越难通过转身来控制速度,无法刹车,滑行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最后失控摔倒。
 
换句话说,我们越害怕摔倒,就越容易摔倒。但如果我们接受摔倒的可能性,不惧怕摔倒,将身体的重心往前,我们反而可以妥善控制自己的速度不会摔。
 
滑雪如此,人生亦如是。我们越是担心自己失败,担心自己无法满足社会、家庭或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越是担心自己的人生无意义或终将死去,这种担心与恐惧,作为最底层的信仰,会转化为每一个人生选择上。这种底层的恐惧,也是人活一世所有痛苦的来源。我们越是想控制自己的人生,就越要经历事与愿违、不甘心不接受的痛苦。
 
以追求优秀的ego,是生命最大的陷阱。它剥夺了我们的专注力与创造力,还让我们不管达到多少成就,都永远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
 
**
 
如果放弃小我的作用,那我们怎么知道明天要做什么?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昨晚刚看了2020年底迪士尼的新电影《心灵奇旅》,哭得稀里哗啦的,久久不能平静,也正好补上了 我今年对自己精神世界探索的最后一块拼图。
 
故事里生动的展示了什么叫“热爱”—— 热爱是一种绝对处于当下的状态,是ego消散、灵魂最纯粹的样子。与ego相对的那个“高我”,是我们在不需要忧虑未来的情况下,活在当下时用来感受美好的“我”。“高我”感受到的美,是一种强烈的、瞬间的震撼,往往不是因为这个瞬间符合ego的预期,而是这个瞬间在某个层面上触及了灵魂最渴望的东西。

 
这个瞬间震撼的美好感受,就是故事里说的'spark',是每个灵魂在去地球之间,要先找到的东西。spark是在当下的力量,也只有spark给人带来的灵魂感受,或者说“灵感”,才能对抗ego的执念和恐惧。
 
就像电影里说的,每个人会产生spark的东西不一样,也不仅仅是一种,但是每一次我们在地球上重新遇到这个东西时,灵魂都会产生共鸣。22号在乔伊身体里那天收集在口袋里的东西,就是所有能让他产生spark的东西。乔伊在期待已久的演出结束后,回到公寓,回忆起了自己过去生命里的spark——第一次骑自行车,和父亲一起弹琴,第一次踩在海水里。
 
这一段我哭的最惨,因为它带来的震撼太美了,也太直观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park,也在生命中无数次体会过spark。这才是生命本身的意义,是活着的感觉,是当下的力量。生命不是小我定义出来的预期,也不是对未来的恐惧。乔伊重生后说,我要“live every minute of my life”——就是终于醒悟了,spark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人生的意义不是去追求一个小我定义的执念,而是去不断的在当下追寻spark。
 


当我们持续做一件会让自己产生spark的事情时,高我状态会替换小我状态,我们就处于专注和心流那种美好的感受里。spark让我们回忆起,我们热爱一件事情不需要理由、也没有期待。我们喜欢做这件事情,仅仅是因为喜欢,因为它让我们回归自己灵魂最渴望的事情里。
 
用spark,而不是ego来指点我们当下的每一个选择,才能走向热爱,过上彻底没有恐惧的人生。
 
**
 
彻底没有恐惧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我可以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变化,因为所有的无常人生,最终只能落到我的内心感受上。没有人可以替我感受自己的生命。人对于未来的担忧,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所以想要试图控制未来走向。如果发自内心接受所有的不确定性,在无常中依然能有岿然不动的内心,那便无所谓恐惧,也无所谓了担忧与焦虑。
 
我可以接受外界对我的一切评价,因为我对负面评价的心理焦躁,来自于对自我价值不确定性的恐惧。我无法确定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所以总想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个性、行为、目标。可这些定义都只是大脑中的幻象,因为唯一存在的、来感受这一切的,不是别人的判断,而是我的内心。如果内心永远只充满了热爱和温暖能量,才是相信这种内心感受才是自我价值的唯一来源,那所有外界评价的纷扰都不攻自破。
 
我可以对我身边的所有人,和这个世界给出无条件的爱。我们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往往也来自于心理预期,在亲密关系中尤其如此。我们的ego不仅热衷于定义自己,还喜欢定义他人与我们的关系。当对方不按照我们的期待反馈时,我们就会狠狠的伤害他们。不敢去爱,是因为我们因为有了预期,而对爱附加了条件。如果接受对方的一切行为都是无常中的一种,不可能永远按照我们的心意行事,那就会意识到所有的预期都是多余的,都是自己创造的痛苦,而唯有爱才是永恒。
 
如何过上没有恐惧的人生?今年看了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写的,《臣服实验》和《Untethered Soul》,都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冥想是归途。
 
极致的“心流”状态,其实跟冥想的体验是很像的。在《心灵奇旅》里,他们在生之来处看到的人,就有在打坐冥想的人。在冥想时,人不需要通过进行任何的外界活动,就可以把ego的能量降到最低,通过每一次呼吸来感受spark的力量。通过大脑的绝对专注,冥想也可以做到没有恐惧,完全处于当下的合一与爱的状态中。
 
冥想的练习,也是可以让我们在每一个生命的瞬间,观察【小我】和【高我】区别的人。当小我产生的负面或正面的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脑时,冥想练习的那种专注,能让我们从对未来的恐惧中走出来,回到当下,感受和回忆spark的力量。不管我们是对一件事情沮丧、焦虑、抑郁还是虚荣、浮躁和贪婪,这些来自小我的大脑运行的预设模式,只有通过专注才能让自己逃离它们的控制。
 
Ego带来的恐惧,和“高我”带来的热爱,究其根本都不过是一种能量而已。大脑就好比一个识别信号的机器,恐惧和热爱这一黑一白两个信号灯,会被未经训练的大脑无差别的接受。冥想的专注力训练和身体感受,会放大这台机器的精度,加快它的运转速度,在一个信号来临时,分辨出到底是来自恐惧还是热爱,从而选择追随热爱。
 
冥想就好像是获得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练习,能够增加人对于“我”这个概念的觉知和控制。
 
**
 
最后,spark虽美,但《心灵奇旅》最厉害的地方,是更深入点出了spark和ego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这是很多人,就像电影里的乔伊和曾经的我一样,总是要反复陷入的陷阱。 
 
当我们遇到能让自己产生spark的事情时,一不小心ego的能量就会介入,开始定义未来。乔伊一开始只是喜欢弹爵士乐,那是因为在每一次弹琴的时候,他都能感受到自己的spark,处于热爱和专注里。
 
但是他的ego认为,自己必须要以弹爵士乐为主业才能获得快乐,或者一定要上台表演,获得掌声与荣耀。他混淆了当下与未来,将spark转化成了对自己人生的定义,将灵魂的震动解释为对自己的未来的执念和想象。他就这样把热爱变成了执念。
 
spark不是purpose,电影也通过精彩的情节转折把这个概念解释得很深入了。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到灵魂上的热爱,并不代表这件事情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总是想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永恒的“意义”,将spark强行扩张为自己的“使命”,将瞬间的热爱化作未来一定永恒得到的“执念”,是人类特有的傲慢,也是人类特有的恐惧。
 
本质上一定要将热爱变成执念,还是来自于ego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ego总是渴望抓住些什么,总是想追寻意义,想定义未来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模型是什么,当遇到spark时,ego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根据spark想象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模型、定义,并以此来指引我们的生命。
 
意义是在每一个当下去发掘的。没有人能在任何时候明白自己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从前的电影、故事在错误地传达这一点——找到了自己的意义,从此人生都明亮。可人类经过现代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意识到意义是不存在的。强行找到的人生的意义,本质上都是小我的执念。
 
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我们很久以前在视频里讲过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这一生一定要走完的路。这条路是灵魂来到世界前订立的神圣契约,是它在这世界想要学习和经历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们的小我和有限的智慧无法理解的,其实也不需要去理解。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里,牧羊少年从草原来到了沙漠,最后又回到了草原,看似在找宝藏,但实际上是在这一路上收获了勇气、真诚、热爱等种种体验。也许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在于经历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命题和经历,去不断让灵魂的合一消除小我与世界的分离,去更深刻的理解爱和恐惧的概念。
 
之前做过的另一部视频中提到,《万物理论》这本书中将这个过程理解为意识的降熵,其实人生就是不断破除小我的恐惧,回到高我的瞬间热爱里,从混乱与分离的状态回归到合一的状态。今年看过另外一本对我很有启发的书《太傻天书》也在讲这个逻辑。在《万物理论》的框架里,降熵和宇宙的起源密切相关,甚至是所有意识乃至整个宇宙被创造出来的唯一目的。
 
这些理论都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其实也只是理解这部电影和人生命题的一个注脚而已。更让我愿意相信这就是生命的真相的原因时,它太符合我经历过、体验过、感受过的一切了。
 
我所经历过的痛苦,的确都是因为世界不符合小我的预期,而带来的焦虑与恐惧。
 
我所经历过的虚荣和傲慢,的确都是因为世界符合了小我对我人生狭隘的想象,而带来的甜蜜的毒药,最终又将我带回了痛苦的深渊。
 
我所经历过最接近“活着”的时刻,那种让我不需要问意义、只要去体验的感受,来自于许许多多的spark,也来自于冥想中体验过的万物俱寂,而我只是漂浮在宇宙之中的一颗渺小的意识体,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那是一种绝对的合一,是一种从头到脚温暖而美好的能量,让我明白我不需要再害怕孤独、死亡和无意义,我就是爱,而爱也充满了我。
 
我也的确如同电影里的乔伊一样,错将spark变成了执念。曾经因为喜欢写字,所以痛恨打工,幻想去当作家或编剧。曾经因为喜欢滑雪,所以拼命要求自己一年滑够30天,即使累到无法享受过程也要继续滑。执念会让我忘记了spark的感受,让我一度丧失了写作的灵感、也无法在滑雪中体会快乐。
 
而我也最终兜兜转转意识到,想要找到自己的天命,就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通过冥想和修行,去区分spark和ego,去追寻热爱,不要陷入恐惧和执念。这条路通往哪里,我永远不知道,但也不必知道。我们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去live every minute of life。
 
**
 
想明白了这些后,我才真正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唯一可以定义我的尺度,不在于我在一个社会的通用体系下,是否优秀或成功,也不在于当我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时,我是否不断在突破和进步。而在于我有没有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去关注内心,倾听热爱的信号,让热爱而不是恐惧来指导我的人生。
 
而这个新的“目标”,是只属于我自己内心的修炼,是一个终其一生都要努力的动态过程。恐惧是一种本能的生理机制,我们随时会在新的生命体验中形成恐惧、执念、痛苦,因此也只有通过更积极的内心训练,时刻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力量,才能时刻保持那个平衡而合一的状态。
 
在这场修炼中,没有同路人,没有竞争者,因为每个人的意图、心态、情绪,不管外露成怎样的信息和符号,和我们身体相连的那个意识体,才是唯一终极决策者。只有我们自己通过安静倾听内心才能知道,当一个声音出来、当我们想要行动、当我们做出选择时,驱动我们的到底是爱还是恐惧。
 
所以,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面对的修行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都在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
 
但我们又都是自己这场生命战役中的英雄,因为我们在恐惧带来的数不尽的焦虑、抑郁、焦躁中,努力的去寻找热爱。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此生不负热爱。
 


另外,我的新书《不负热爱:法大、耶鲁、华尔街历险记》已经正式发售,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买到。

点击图片购买,可以随机抽中我的手写新年寄语+签名版本。一共只签了100本,每一本的寄语都不同,概率很小,祝你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