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密实验-甲骨碎》:“分合迷疑”将悬疑进行到底

 侯清海孤独一刀 2021-08-10

“读《甲骨碎》像走钢索,你一旦开始,就会发现自己只能向前,无法后退。”正像当代作家阿来所说的那样,捧起《甲骨碎》会令人无法放弃,唯恐遗漏任何细节,心思被书中悬疑引领前行,直致书的尽头。

读罢,却发现《甲骨碎》中某些细节并不太清晰,似乎另有出处。查阅后,这才明白原来《甲骨碎》是《百年剧本迷咒》的续本。心底依旧意犹未尽,决定网购《百年剧本迷咒》,虽然是倒着阅读。

原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版的《秘密实验》共有两本:《秘密实验-百年剧本迷咒》和《秘密实验-甲骨碎》。作者是上海当代著名悬疑作家那多,原名赵延。

那多曾担任过记者,或许是记者写实报道的缘故,他的小说中时常会将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真实出现的历史案例和大胆的幻象、虚构的情节融为一体,真真实实,真假难辩。读者如进入魔幻的真实世界之中,仿佛一位二十一世纪的真人穿越进童话般的世界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那多擅长将逻辑推理思维和人性弱点揭露结合起来,一路生疑、寻疑、分疑、分破疑、合疑、解疑,这样的“分合迷疑”来突显人性的美丑。

所以,在他的笔下,悬疑就仿佛一片被砸碎的甲骨一样,化成众多细碎的疑点,而后通过文字的蔓延,最终汇成原形,却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甲骨碎》则将真实的历史、阴恶的惊悚、诱人的悬疑、惊异的幻象幻化在一起,把“分合迷疑”这样的悬疑写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分合真实的历史与惊异的幻象。

那多创作《秘密实验》的灵感来自于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剧本一旦排演便会出现主要演员或者主创人员死亡的这样一个真实的“迷咒”。

曾有记载,茨威格25岁时,创作的首部戏剧作品《忒耳西忒斯》,彩排期间,主演突然死亡。不久后,另一演员癌症身亡,生前也选择了出演这部戏剧。数年后,茨威格写出《海边的房子》,排演时导演去世了……

而这个真实的“迷咒”被运用在虚构的小说中,被分别放在《百年剧本迷咒》里的费城和《甲骨碎》里漂亮的女演员韩裳身上,他俩都是在准备出演茨威格剧本前离奇身亡。

《甲骨碎》中由此“迷咒”拉开了整个悬疑的序幕。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情节,严丝合缝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突兀,相反更加深了悬疑故事的神秘感。

而《甲骨碎》正是通过秘密实验“神秘能力”这样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引人入胜的。

实验“神秘能力”则是晚年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老来转向研究神学的一个真实实验。这让人联想到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牛顿,据说他们晚年的时候,也开始转向神学的研究。其实,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只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深层意义上的科学,只能将这些研究与神学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就如过世的霍金,人们无法理解他那超出地球人的研究,便只能用外星来客来概括这一切一样。

那多正是将真实的事件与自己小说的魔幻,分分合合,幻化出许多奇妙的想法,让人游离期间。

比如:书中主人公孙镜的曾祖父是秘密实验的参与者,他所得到的神秘能力是可以将自己的学识与意识传承给下一代人,但是下一代人会在10岁时死亡。文贞和的神秘能力是可以引导风。欧阳文澜则是可以精神控制猫。

再比如:秘密实验基地的地下室里发现的下身按比例缩小,但是骨头重量却没有减轻的神秘能力;两个人的身体可以相互嵌入对方身体内部的神秘能力。

而最终,会发现那多除了想揭示人性的弱点之外,还提炼出了另一个迷疑:科学的尽头是什么?是神学?是更深层的科学?还是其他……

其次,分合骗局的明线和反转的暗线。

《甲骨碎》以一场甲骨鉴宝骗局开始,又以一场反转的局中局结束。一条明线,却有多条的暗线相衬,最终交合在一起。

故事一开始孙镜是以年轻甲骨专家的身份出现的,可是转眼成了一位借甲骨设骗局的老千,这条明线也一直贯穿整本书。

这似乎为后面的两位老千袁袁与孙镜想方设法要从博物馆中骗出“巫师头骨”打下了伏笔。可是书中的鉴宝骗局应该不仅仅是为了铺垫下文,更是为了揭露如今时兴的鉴宝风气中那些“珠光宝器”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又是分合着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

随着情节的深入“设局诈骗”这条明线一直牵引着读者,而后加入了韩裳遇害时惊悚的暗线、袁袁夜闯秘密基地疑念的暗线、孙镜年纪轻轻甲骨知识博学的暗线、秘密实验的结果如何的暗线,最终暗线组交融在一起。

而最大的暗线则是两位老千在骗取“巫师头骨”的自以为是情形下,不知不觉中反被文贞和和欧阳文澜设下的局所骗,也是本书最大的看点。

这个一直潜在暗中的反转也令人看到了短篇小说中常用的“欧·亨利”式结尾运用的魅力。“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甲骨碎》的结尾也正是这样令人意料之外,细思后却又大呼过瘾。

整个悬疑既分又合,令读者整个心思既要抓住西瓜,又得抓着芝麻,全身心投入期间,无法放下。所有暗线与明线,最终融合在获取真假“巫师头骨”的骗局上,真假难辩,结局又留白,让读者思索,更为后续铺线。

回到一开始,为什么读者会被书中的情节一路带着走。那是因为,那多采用一路生疑、分疑、分破疑、合疑、解疑,这样的“分合迷疑”的方式。换句话说,一旦读开,心会向树状思维导图一样被分支成一个个迷团,而随着看似分散的迷团一个个解开,最终汇聚成谜底。

且悬疑又与现实相融,令小说意味深长,似乎就在身旁,惊悚便起……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笔,一种是刀。

刀及身,笔却入心,竹笔如刀!

我是孤独一刀,欢迎您的阅读!

喜欢,欢迎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