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相册·旧时光

 东营微文化_ 2021-08-11

旧相册·旧时光

闲来无事,翻出了尘封多年的旧相册,眼瞅着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心中所想,皆成回忆。
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无冬历夏过着紧巴日子,平淡无奇。男女老少住惯了平房小院,穿惯了蓝黑土布衣裳,吃惯了粗茶淡饭,走路以步行或骑行为主,连看场电影也多为黑白片,照相留念自然少不了黑白照。人们眼中的主基调非白即黑,极少有彩色。
泛黄相册中,最早的那张黑白照,是我父亲的戎装照,长条二寸全身照,拍于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场。他身着志愿军棉服,头戴棉军帽,脚蹬帆布牛皮大头鞋,倒背着手,历经战火洗礼后脸上多了几分刚毅镇定。
参军初,他在国内领到了旧军装,在反坦克炮兵连封闭集训了三个月,纪律严,条件苦。伴随一纸军令,战友们纷纷摘下领章帽徽,悄无声息地坐上闷罐车,趁着夜色开往朝鲜前线。不久,他由炮兵转为步兵,换上苏制装备,担任机枪手,与亲如兄弟的战友一起驻守三八线,保家卫国,感觉无上荣光。他爱枪如命,定时擦拭保养九公斤重的转盘机枪,苦练单击、连发本领。副射手头脑灵光,手脚麻利,及时填装大屁股子弹,运送弹药箱。每个圆形弹匣装弹九十发,六个弹匣超百斤,背着它急行军着实不轻。
穿过军装的人,总忘不了生命中那段军旅生涯。不知不觉中,他退休闲赋在农村老家已三十余载,安之若素,颐养天年。至今把“中国人民志愿军”胸徽、《复员军人证》珍藏在箱底,把“光荣人家”牌匾高高挂在显眼处,对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更是爱不释手,对军事影像情有独钟,尤其对《抗美援朝》连续剧百看不厌,颇有军人情怀。
我人生首张黑白照,是方四寸周岁纪念照,亦是四口之家全家福,拍于六十年代父亲工作过的洪山煤矿照相馆。我手握相片,仔细端详:双亲端坐在一条木凳上,慈眉善目,年富力强;大我两岁的姐姐身穿碎花裙,扎着羊角辫,站在父亲前面;我光着膀子坐在母亲怀里,稚嫩的双眸炯炯有神。岁月悠悠,思念悠悠。
七十年代末的一天,爷爷召集身边的孙辈十一人,到陈庄国营照相馆合影,留下了大六寸黑白照,这也是唯一祖孙照。他身着老粗布衣,正襟危坐在中央,尽享天伦,甚是自豪。孙辈们特意打扮一番,大的不足二十岁,板板正正地分站两旁,喜笑颜开;小的仅三岁,绕膝而立,目不转睛。男孩不分大小,统统头顶各式各样的帽子。照完相,爷爷又把大家领到包子铺,乐呵呵地掏钱请客。孙辈们美滋滋的,敞开肚子饱餐了一顿刚出锅的韭菜肉水煎包。
爷爷属于典型老农,传统守旧,极其重男轻女,起初仅打算与我叔伯兄弟八人合影。子女们嫌他偏心眼,毕竟手心手掌都是肉呀!在大家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他很不情愿地带上四个孙女中的三位。大姐在外地上班,没她,甚是遗憾。
爷爷读书识字少,不擅长引经据典讲大道理,但乐于勤俭持家传孝道,引得子孙满堂多欢颜。他格外痛爱孙子,亲自赋字取名“星月亮赵州桥之友”,常用农谚俗语激励孙辈发奋学习。祖孙一见面,他不论忙闲,总面带微笑,嘬一口旱烟,抚摸着这个那个的头,小声念叨着“有人就有财呀!”或是“你这个物,好物!”我猜,大概是好孩子之意吧。
我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照,全是黑白照。相片上人多,头小,看不清,排列样式千篇一律。几位貌美女生手捧班级奖状,蹲坐在首排;校领导、任课教师坐第二排,还惹来几个教师子女凑热闹,夹杂其中;高个男生挺直腰杆,踮脚伫立在后排桌子上,瞪大眼睛俯视下方。若非标有哪届哪校哪班,一时还真的难以甄别。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虽单调简陋,但同学们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朝气蓬勃,至真至纯。
作者简介:回眸,利津县人,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看书、写童年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