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扬眉剑客 2021-08-11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海域

1975年底,韩国警方侦破了一起海上文物盗窃案,通过对案件的调查,警方得知,在韩国木浦新安海域的海底,散落着大量的文物,考古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在海底的泥沙海藻中,竟掩埋着一艘古代沉船。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22040件瓷器

1976年10月26日,由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组成的水下联合考古队,正式进入新安海域,经过多次的海底考古打捞,发掘出22040件瓷器。这些瓷器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在艰难的海底打捞过程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古代青铜秤砣,上面铸有“庆元”和“庚申”的汉字铭文。紧接着,在一件青瓷盘的底足部,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刻有“使司帅府专用”的文字。综合这些发现,人们判断,这艘沉船的出发港是中国的宁波,时间为中国的元代后期,1320年到1368年之间。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海底沉船,是当时全亚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沉船。伴随着这艘的发现,诸多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

人们不禁要问:这条船的主人到底是谁?它要去往何处?

除了数量庞大的精美瓷器,海底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韩国文化遗产管理局和韩国海军组成的水下联合考古队-1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海底瓷器(网络)

800万枚铜钱

在新安沉船前几次的考古打捞过程中,除了瓷器之外,潜水员还陆续从海底打捞出一些中国元代铜钱,这些铜钱为判定沉船的年代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考古专家们的注意,因为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发现铜钱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一般来说,清洗出的铜钱字样,至少能为海底沉船断代提供参考,但令人费解的是,经过辨认,这些铜钱种类繁多,竟分属不同年代,仿佛跨越了时空不期而遇聚集于此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铜钱

专家们对此甚为不解,只能等待进一步的打捞,寻找更多线索,可遗憾的是打捞已将近尾声了。在清理掉大部分的海底泥藻后,潜水员在漆黑的水下再无更多收获,只是摸到了绵延不绝的类似海底暗礁一般大面积坚硬、厚重的海床,非常诡异。潜水员问要不要打捞,考古专家思虑再三,决定不能放过任何线索,先取样看看到底是什么物体再说。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待潜水员切割一小块上来一看,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那类似海床一样的物体竟是锈结成块的铜钱。怎么办?目前的发掘力量已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发掘团队立即请求韩国SNS特种潜水部队协助下水测量其大小,发现海底的铜钱凝固体体积过于巨大,难以整体打捞,若切割后打捞出水,定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但放任不管,也不可能。发掘团队一时陷入困境。后来,有人提议用起重船、浮力袋等进行整体打捞。在各方强强联手把铜钱从海底打捞出水之后,一清点,竟然有800万枚之多,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8吨——Oh, my God!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潜水员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800万枚铜镜

一艘14世纪初,从中国宁波港出发的船只,竟携带了重达28吨重的中国铜钱,无论从价值和重量上来说,就算见多识广的今天的人们也会感到震惊不已。

如果说这些铜钱是商人进行贸易所用的货币,为什么当时不携带更加方便的金银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古代航海时用来压舱用的。但是用钱压舱,是不是太过奢侈了。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1017根紫檀木

就在人们为这些铜钱所困惑的时候,在挪开巨型铜钱板块的下方,潜水员又打捞上来一些奇怪的物体——木头。

这些木头还保留有树枝分杈和弯曲的形态,它们质地坚硬、重如金属,与其他船体的木料明显不同。经过取样化验,结果让人们大惊失色,这些都是成色上好的紫檀木。

紫檀木,质地细密、颜色华贵、气味芳香,其生长速度极其缓慢,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而且十檀九空,只有在树心空洞和表皮之间,有那一点木材可以使用,所以又有“寸檀寸金”之说。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紫檀木-1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紫檀木-2

紫檀,别名:紫檀、青龙木、黄柏木、蔷薇木、花榈木、羽叶檀、黑骨柴。豆科、紫檀属乔木,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要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长成材。国内最大的紫檀原木在东阳市紫檀博物馆,东阳市紫檀博物馆陈列着两根大规格的小叶紫檀原木,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度达到3.8米,直径更是达到惊人的38厘米和40厘米,是当之无愧的'紫檀王',堪称无价之宝。

菲律宾的'那拉',安达曼群岛的'柏达克',非洲的血木,拉丁美洲的龙血树,印度支那的蔷薇木都属于紫檀木。由于产地,生长等原因,紫檀价格逐年攀升。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紫檀木与佛教一起,进入中、韩、日三国,它的用途主要是碾成粉末用于做香,还可以做家具(明清皇宫就有众多紫檀家具),还可以雕刻成小型佛像。

待这些紫檀一一打捞上来之后,一清点,竟然有1017根之多,最长的有2米,直径70厘米。而且,这些紫檀木都没有经过加工,处于原木状态,这就显得更加罕见和珍贵了。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经过漫长的海底调查、打捞,新安沉船所运载的神秘货物终于一一重见天日,它们在沉船里的分布情况也变得愈加清晰起来。

最初发现的是完好地装在木箱中22040件瓷器和一些散落的物品。在瓷器之下,是重达28吨的铜钱。挪开铜钱板块之后,是1017根贵重的紫檀木。无论是从货物的价值,还是种类上来说,新安沉船都远远超出了人们起初的想象和预料。这笔巨大的财富,在新安海域海底的淤泥中整整被遗忘了六百多年。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船往何处去

现在,我们发现了它价值连城的货物,也知道它始发于中国宁波港。那么,这趟航程的目的地又是哪儿呢?答案依旧隐藏在海底泥沙之中。

1983年,在第九次海底考古打捞中,考古队终于发现了重大线索,从海底遗物中发现了一批木简,上面的墨迹虽然历经了数百年岁月,却依旧清晰可辨。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木简

这些木简大多是货物标识,用以记录货物主人的情况。在这些文字中,人们发现了这样一行字——“至治三年六月二日”,至治三年即公元1260年。

接下来的发现更加令人震惊。在打捞上来的木简上,人们多次看到了“东福寺”“御卫次郎”的字样,还有“聚集宫”“钓寂庵”。根据日本的文献记载,在1319年,东福寺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不久又重建了。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东福寺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御卫次郎

那么,这场大火与新安沉船是不是有着某种关联呢?

京都东福寺

1319年,东福寺发生了一场大火,除了烧掉了整个主殿之外,还烧掉了主殿中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造像。有专家据此推断,这很好地解释了28吨的铜钱的用途——熔铸佛像。人们对比了现存日本宋元时期的铜造像,与国内发现的宋元时期铜钱的成分比例,结果几乎是一模一样。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东福寺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东福寺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东福寺

铜钱重新熔化后铸成铜佛像,紫檀木可以用于制作焚香、打造家具,也可制作佛珠。仔细观察新安沉船中被打捞上来的瓷器,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器皿同样带有明显的佛教因素。除此之外,沉船中也发现了大量佛教用器——木雕佛像。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青瓷佛像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木雕佛你

对海底打捞文物的分析与判断,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所有证据都指向一种可能——新安沉船是一艘运送日本京都东福寺所订购货物的贸易船,它于1323年6月2日之后,从中国的宁波港出发,满载着22040件瓷器、28吨铜钱和1017根紫檀木,目的地是日本九州的博多港

那么,当年的中国宁波港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宁波港:永丰库

这是一条终年繁华喧闹的步行街,位于中国浙江宁波市的中心地带,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人声鼎沸,游客众多。就在这喧嚣市井的一隅,府桥街之南,有一块被精心保护起来的空地。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繁华喧闹的步行街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精心保护起来的空地

2002年,在这处空地距地表深1.5米处,考古人员发掘出大型元代建筑遗址。这处遗址有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水井,布局相对完整。经过文献和现场的考证,证明,这里就是元代海外贸易的仓储机构,庆元港永丰库遗址。在遗址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庆元港青铜权雕塑。当年,新安沉船上所装载的那些价值昂贵的货物,就是从这里装进船舱的。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宁波港

宁波,唐代时叫“明州”,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港口设施,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始发地。进入宋代以后,明州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繁盛时期,船只往来频繁,贸易兴旺,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新安沉船上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货物,正是宁波港当年兴盛繁荣的最好见证,也是物证。

与横穿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不同,以宁波、泉州、广州为出发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更为突出。经过研究,人们发现新安沉船的货物装载量为200吨左右,这相当于一千头骆驼的运载量。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宁波港

元代的宁波港,重要的海上贸易运输,除了类似紫檀木这种大量从东南亚地区汇集而来的种类繁多的货物外,瓷器是中国当时重要的海外贸易商品之一,中国在当时被称为世界瓷器王国(CHINA,瓷器),中国瓷器广受世界各国权贵的欢迎,而宁波附近的浙江龙泉一带,正是中国瓷器的重要产区。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宁波港

在13到14世纪的中国浙江龙泉地区,烧窑需要大量的木材,因此窑址的选择也大多在深山密林之中,烧好的瓷器则全部需要内河小船,通过纵横交错的内陆河流汇集到宁波港,再搭乘海运船只运往世界各地,目的地有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非洲。

从新安沉船打捞出来的22040件瓷器中,发现了大量的龙泉窑青瓷,这进一步说明了古代的宁波港正是中国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深山密林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龙泉窑青瓷窑址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宁波港

对新安沉船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元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深入地了解当时中日贸易的发达,甚至可以窥见国内转口贸易交通物流的繁忙。

但是,争议也随之而来。

争议之一:28吨铜钱的用途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日、韩为主的国际专家们围绕着新安沉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争论。争论之一是新安沉船上那28吨铜钱的用途。

一种观点认为,铜钱运往京都东福寺,重新熔化后铸造佛像用的,但是这个观点却遭到了质疑。有的专家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流通货币。

由于当时日本的制铜业产量较小,这28吨铜钱很有可能是用来满足流通的需求。并且当时中国的黄金价格要比日本京都高三倍,所以一些商人用黄金在中国换取铜钱运到日本本土,以期从中谋取利益,这也顺理成章。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京 都佛你

争议之二:货主是谁

除了对铜钱用途的争论外,新安沉船货物主人的身份,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如果这些货物最终不是运往京都的东福寺,那它们的真正买家又会是谁呢?

从南宋开始,中国和日本的海上贸易几乎没有官方往来,通过佛教僧人中介成了当时中日海上贸易的主流趋势。当时的日本,来自中国的佛教禅宗思想开始流行,禅宗寺庙大量兴建,大量僧人来到中国学习,而杭州和宁波地区又恰好是南宋禅宗的中心地区,所谓的“禅宗五山”,全部位于这一地区,这种特殊的贸易现象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禅宗五山,是指杭州市灵隐寺、杭州市净慈寺、宁波市七塔寺、鄞县天童寺、鄞县阿育王寺。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杭州市灵隐寺

众所周知,佛教源于古印度尼泊尔。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演化,自成体系,就是中国的禅宗。

当时,民间是禁止做海外贸易的。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日之间的贸易往往不直接采取商业往来的方式,而是打着修建佛教寺庙的幌子进行的。根据现有的记载,类似新安沉船这样的特殊贸易商船在元代出现的次数非常多,比如:1325年,以营建建长寺为名义的建长寺船;1328年,以铸造关东大佛为名义的关东大佛船;1341年,以建造天龙寺为名义的天龙寺船,这些打着佛教旗号的船只,实际上全是贸易船。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建长寺

它们真正的货主是隐藏在寺庙背后的日本官方:幕府。种种证据表明,新安沉船的真正主人,很可能就是日本镰仓幕府的实际统治者:北条守时

北条守时(1295年-1333年)又名赤桥守时,是日本镰仓时代“镰仓幕府”末代执政者(1326年-1333年),出身于北条家赤桥流。

嘉历元年(1326 年)3月发生的嘉历骚动之后,于4月24日决定由北条守时第十六代撑权,但实权由北条得宗家的北条高时及内管领长崎高资掌握。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1333年5月,妹夫御家人足利尊氏在京都揭起打倒幕府的旗帜,一举攻下京都的六波罗府。另外,其外甥足利义诠在镰仓逃脱。因亲属关系,北条守时涉嫌背叛幕府,与幕府关系恶化。北条高时谨慎地实施宵禁。

元弘3年(1333年),后醍醐天皇的倒幕计划引发元弘之乱,新田义贞率倒幕军攻击镰仓与幕府军对战,为了消除叛徒之名,北条守时率军迎击新田义贞大军,两军在镰仓中心部交通要冲的巨福吕坂大战,北条守时最后因寡不敌众在洲崎自杀,享年39岁。其后,新田义贞攻陷镰仓,幕府灭亡。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镰仓 ,是神奈川县的一个临海的城市,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创建于12世纪末的源赖朝镰仓幕府开始武士政权的地方。以后成为日本中世纪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筑和武士们的宅邸外,还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荣一时。14世纪,随着幕府灭亡,镰仓便衰落了。江户时代作为游览地又得到了复兴,它是仅次于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平时,镰仓人流量比京都少很多,是慢节奏且低调的小城。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镰仓

日本镰仓幕府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安沉船中木简上的“至治三年六月二日”似乎也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因为,就在前一年,即1322年,元朝政府恢复了庆元港市舶司的建置,一度中断七年的中日民间贸易重新打开了窗口,这对于当时日本的镰仓幕府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及时的利好消息,亟待解决的市井钱荒,支撑当时日本国内战争继续下去的经济来源,都需要更大量的海上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由幕府支持的日本寺院僧人远渡重洋抵达中国沿海,在元政府解决禁海的第一时间,即开始了筹备海运贸易船只的工作,而今天人们发现的这艘新安沉船或许正是其中不幸的一艘。

新安沉船,海底捞出800万枚中国元代铜钱,韩国:我们的国宝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史料中查找不到任何与新安沉船有关的信息。船上那满载的瓷器、铜钱和紫檀木,也许正是摇摇欲坠的日本镰仓幕府重要而急切地收入来源。满载着财富和希望,迫不及待地驶出宁波港之后,却永远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日本九州的博多。

10之后,1333年7月4日,镰仓幕府灭亡。北条家最后的统治者,和他的八百多名部下集体自杀身亡,日本也迎来了南北朝对立的新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