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郭兴华作品 | 山河入画

 梅雨墨香 2021-08-11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生活进入了小康,人们追求的也不再是吃穿二字,而是精神的享受,身心的愉悦。于是选择了旅游。有人去了张家界的森林公园感受天然氧吧,有的人去苗乡在竹楼下听苗家美女唱《月光下的凤尾竹》,还有人爬山涉水在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留下了他们的倩影,甚至还有人竟然异想天开地打算去桃花岛去见见黄老邪和黄蓉呢。但是从旅游公司发出的广告中可以看出,去山海关和北截河游玩的并不怎么多。今天我就当一回导游,免费带着你们去山海关和北戴河,感受一下那丰厚的历史文化,领略一下那儿如诗如画的美妙风光。

巍峨的长城,从嘉裕关向东飞腾了两万一千公里,渴了累了,把头伸向渤海,打算痛饮一番,那头便是山海关。

山海关正处于山海之间,正所谓“枕山襟海实辽蓟之咽喉”。明朝洪武初年,徐达引长城由此直通海边,并于此设关。由于城关北起角山,南属大海,形势险要,为两京咽喉,故名曰:山海关。古人形容山海关之形势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登上城楼眺望,只有万里长城蜿蜒于万山之巅,出没于苍茫云天之际,古人诗云:“曾闻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倾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亦难”。

山海关是我国古代长城的起点,城高约四丈,厚两丈,长4公里,整座城楼和长城相连。山海关有四个城门,其中以东门最为壮观,上部为歇山重檐顶,南、西、北三面共有68个红板箭窗,原为作战时射箭用的。城楼正中,高悬一块大匾,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关隘气势磅礴,配以笔力雄劲的大字,显得分外威严。关于:“天下第一关”那五个大字为何人所书,传说不同。

其一,有人说是晋人王羲之所写,相传当时他不肯写这五个字,别人就托他儿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今天让他写一个“天”字,明天让他写一个“第”字,当王羲之写到“关”字的外廓“门”字时,突然发觉上当了,于是便扔下手中羊毫,拂袖而去。后来他儿子只好把“门”补成“関”字。据说远望只见“天下第一门”而非“天下第一関”。

其二,传为明代奸相严嵩所写。相传上,严嵩为写好那个“一”字,曾专门求教于做烧饼的师傅给生面上油的功夫。不过,据考证,严嵩虽为明朝人,却并未曾写过这五个字。

其真实情况是这五个大字是明朝成化八年的进士山海关人尚显的墨宝。尚显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平时最讨厌那种动辄在名胜处题字留名的人,故“耻称其名“而不留名于匾额之上”。

明末,1643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听说李自成部下刘宗敏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园园,于是吴三桂怒不可遏,冲天一怒为红颜,决心降清,放清兵入关,落下了坏名声。今天看来,对吴三桂的非议应重新认识。当时的明王朝宦官当道,苛政暴敛,腐败透顶,已是大厦将倾的老生事物,再没什么生命力,它必定要被新生事物所取代,而满清正是当时的新生事物,吴三桂看清了当时的形势,放清兵入关取代明王朝不失为明智之举。

距山海关城20里东边的海边,有两块岩礁突露于海面之上,传说此为姜女坟。坟的四周为海水,冬季石上结冰,人不能登。只有飞雁翔集于其上,此景人称为“姜女雁阵”。

由姜女坟向北,距山海关13里处有一村,名叫望夫村。村内有一露出地面的岩石石岭,岭上有一庙,叫姜女庙。为纪念孟姜女而建。庙在望夫石山之上,需登108级方可至。庙有山门,前后殿、钟亭、振衣亭等。庙虽不大,却常有成千上万的游人络绎不绝而来。据传秦代陕西有一姜家,院子里结了一大葫芦。孟家摘下葫芦打开一看,竟然跳出来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孟家遂给她取名曰孟姜女。

姜女长大后,聪明伶俐,且文才出众,又会绣花,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当时是,正逢修筑长城,官吏到处抓丁筑城。弄得民不聊生。有一忠厚老实书生范杞梁,为避官府抓丁,不得已离别父母,远逃他乡,幸遇孟家收留,招为女婿。成亲拜堂之时,不幸被官府差役抓走,姜女悲痛欲绝。时间过得飞快,转眼秋去冬来,姜女想起丈夫远在边地筑城,立誓为丈夫去送寒衣。姜女跋涉千里,历经万险,可是哪里能找到丈夫的身影?只看到望夫石那块大石头,不由悲从衷中来,痛哭失声。此时我耳畔似乎听到金嗓子周旋那如泣如诉的悲怆歌声:“冬季到来雪茫茫,做好寒衣送情郎,血肉筑城长城长,奴愿做当年的小孟姜”。那孟姜女边哭边瞅,只见前为大海,后有高山,唯不见丈夫范杞梁的影子。哭了三天三夜,痴痴地奔向大海,投海而去。只见海风四起,白浪滔天。待风去浪平之后,海上露出两块巨石,是为姜女坟也。姜女庙前,供着姜女像,身着青衣素衬者,愁云萦绕,作望夫之姿。旁有男童女童侍立。背后有千里寻夫大型彩画,上悬《万世流芳》巨匾,两边有文天祥写的一副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东西墙上有清乾隆、道光、嘉庆、光绪等等颂扬姜女的诗词,无非是宣扬孟姜女“从一而终”那一套,其真实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

姜女庙前有一副极为别致的对联,每每吸引无数游客琢磨品读,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一般读者读不通,更读不懂了。其实在古汉语中有通假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字多音的情况,弄懂这些,再读这对联就不难了。

在姜女庙的后殿,有一块望夫石,石上有“望夫石”三个大字。登上望夫石遥望万里长城宛如一条玉带,逶迤于群山之间。又好像一条长龙,翻越巍巍群峰,穿过茫茫草原,跨越浩瀚沙漠,而后奔入辽阔的大海。

在山海关西南约30公里处,有一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截河海滨。这里西起洋河口,东至鸽子窝,全长20多里。北戴河山青海蓝,水天一绝。海边沙滩柔软而细洁,像一块金黄色的地毯一样铺在海边。这里前临渤海,背倚联峰山。发源于抚宁县的北戴河宛如一条玉带一样从这里缓缓流过,把这里的山、海、河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在联峰山上,人头石、鹰角石、骆驼石、对语石等各种奇石千姿百态,峥嵘斗艳,老虎洞、通天洞等剔透玲珑又神秘莫测;拔地而起的参天松柏和陡峭的悬崖使山峰更加幽深。山下有莲花石公园,园内山石纵横交错,犹如出水芙莲,形态逼真。

眺望远方,辽阔的海滩,一片金黄,蔚蓝的海面上,不时有一道白色浪花向海边滚滚而来,爬上沙滩,又悄然退回大海。湛蓝的天空中,云集着队队海鸥,翻飞舞蹈,各展其能。啊,北戴河的海滨是那么和谐,那么静谧!又是那么神秘,那么诱人!在无风的日子里,北戴河海滨的海面十分平静,就像一个性格温柔的少女一样娴静。宜人的气候,幽静的环境,细洁平坦的沙滩,构成了人们向往的避暑胜地。北戴河现有楼房多达3000幢,30多个疗养院,每年来这里避暑、疗养、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1954年夏天,毛泽东曾来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他面对北戴河,感慨万端,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首词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海景和渔民乘风破浪打鱼的英雄气慨,并抒写了怀古的心情,对比往事,热情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

毛泽东在词中所说的“东临碣石有遗篇”是指曹操的《观沧海》诗。众所周知曹操汉末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曾写过《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这首诗中,曹操描绘了浩大的沧海景象,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慨和阔大的胸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四大古文字中的玛雅文字,圣书文字,楔形文字早已消失,只有我们的方块字流传至今,且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的屋脊在中国。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30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七千多个岛屿,中国群山秀峰巍峨,河流纵横。中国的奇山秀水之美,何止山海关和北戴河!中国的山美水亦美,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美轮美奂,美不胜收!我若是诗人,我要用最绚丽的诗句把山海关、北戴河,不,把中国的山山水水都写入我的诗篇,我若是个画家,我要用张大千、李可染那样的神笔,用最艳丽的颜料,把山海关,把北戴河,不,把祖国的山河全部画入我美丽的画卷。


作者简介:郭兴华,1942年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喜文学,常练笔,诗歌散文在《相城》杂志,淮北报,安徽老年报,烈山文化,濉溪文艺,中学生学习报等发表,出版散文诗歌集《落英撷萃》,中学高级教师,淮北作家协会会员,安𡽪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