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一首词,短短33字,却惊艳了世人900多年,不愧是第一才女

 戏秦皇汉武 2021-08-1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昨天偶然间听到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片尾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之前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首歌就火到了一定的程度,那段时间真的是到处都在放这首歌,毫不夸张的讲,当时我还一直单曲循环听这首歌呢!

这首《知否知否》听后真的是让人感到悲伤又哀愁,但你却仍然忍不住再听一遍,一遍又一遍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首歌是源自于李清照的《如梦令》,那就难怪了,李清照的词一直是悲伤的,她的词包含了她一生的忧愁,写进了无数的哀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作其实并不多,只有四五十首,却不乏神作,甚至有人说她的词“无一首不工”,是“词家一大宗矣”。

而这首《如梦令》就是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短短33字,却惊艳了世人900多年。

其实如梦令只是一个词牌名,是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

原名《忆仙姿》,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

所以这首词完整的名字应该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的一生是传奇的,这首《如梦令》更是使她的才学甚至轰动京城,后来嫁人后更是与丈夫在诗词方面颇有成就。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然而李清照自小便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

她的父亲是大学士苏轼的学生,不仅得到苏轼的真传,才气逼人,还喜欢藏书。母亲出生在当朝状元家庭,饱读诗书,蕙质兰心。

当其他深闺少女正偷偷怀春的时候,小李清照已经写出了《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情窦初开少女的青春活力、好奇、娇羞,还有一点调皮,在每一个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小年纪,便能写出如此让人惊艳的词,可见李清照的才华有多出众!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来李清照嫁给了同样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的赵明诚。

新婚燕尔,丈夫赵明诚外出,恰恰又是重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来这首词可谓是一首经典,那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被后世所传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那个时候的李清照与丈夫在诗词方面可谓是志趣相投,两人经常在家中写词,好不恩爱。

我们都知道古人对于诗词方面是颇为喜爱的,有事没事就吟诗作对,再做个词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可以流传千古的诗词。

但是在现如今,我们也只能拜读一下这些伟大诗人所流传下来的佳作,再也不能像古人赏花饮酒时那样风雅了。

菊花开了,喝酒:“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茶花开了,喝酒:“金尊倒,拼了烛,不管黄昏”;

梅花开了,喝酒:“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虽然我们无法作出像李清照这样的佳作,但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可以拜读她的作品,体味她的爱恨情仇,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当今所需要的。

而这本《李清照词传》是作者根据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将全本共分为八个部分,融入了这位才女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在了解诗词、学习诗词的同时,能与千年前的她“对话”

翻开书本,一位敢爱敢恨、敢饮敢醉、爱花、爱酒,心系国家与天下的才女便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本书中,作者总会在不经意间,触碰读者内心最脆弱和柔软的地方,或是令人会心一笑,抑或让人鼻尖一酸。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有《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我们都说多读书,读好书,而这套书便是如此,它记载了诗人这一生的情感纠葛所作出的作品,让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心境,才能更好地品味此诗的情感表达,所以这不失为一本好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