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和善书屋 2021-08-11

                   教学论专著《导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第三章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本章阐述构成导悟式教学模式理论框架的基本内容: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导悟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第一节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教贵引导,学贵领悟。

引导即导学,领悟即悟学。教师导学与学生悟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导学与悟学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致相互转化,和谐统一。构成课堂教学的整体系统。教之根本在引导,引导之功在启发。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开启心智,挖掘内力,使学生趋于探索,乐于创造,主动愉快地学习,全赖启发。没有启发,不成其为引导,不用启发之教,非引导之教。学之根本在领悟,领悟之功在思考。理解知识,内化知识,升华知识;用之,行之,全赖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就没有发现,没有创造。只有领悟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没有启发,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则难于行;难于行,则导之不达。因此,导学与悟学的方法,是导与悟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之中介是启发。导学与悟学的过程,是导悟合一的过程,促使导悟相互转化,和谐统一的动力是启发。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启发为中介,导学与悟学相互结合;以启发为动力,导学与悟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谐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老子曰:“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合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白话老子》二章)这是说,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衬托,高和下相互充实,音和声相互应和,先和后相互追随,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是变化统一的,是永恒的。

由此,得到启示:导悟相合也。导学与悟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不正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吗?导悟合一,是导悟式教学模式之灵魂,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区别于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

导悟式教学模式,试图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研究课堂教学结构、规律和方法。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教师导学的规律和学生悟学的规律以及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对立统一规律。

导悟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简括为:领悟中心,引导中学。

导学的基本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

悟学的基本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读乃学之前提,思乃学之根本,悟乃学之内化,行乃学之升华。所谓,学而思,思而悟,悟而行。

导悟式教学模式强调“学思悟行”的统一,强调“学思悟行”的整合功能。因此,用“导悟”这个词,即可体现模式的本质特征,又可体现模式的功能特点。

“导”的本意是:诱导、引导、疏导、启迪、选择。(《康熙字典》第224页《辞源》第881页)
“悟”的本意是:心悟、觉悟、顿悟、觉醒,理解、感悟、创造。(《康熙字典》第316页《辞源》第1126页)

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导”和“悟”这两个词,是单音动词。“导悟”一词,是将“导”和“悟”这两个单音动词合起来,构成的一个合成动词。表达这两个单音动词合成的词义即是引导领悟之义。它体现主客体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用“导悟”这个词作为模式的主题词来界定模式的名称,其意义在于从模式的名称上可以直接体现出该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

教贵引导和学贵领悟是我国古代教学论思想和学习论思想的精华。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实质是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是由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概括而来的,悟学是是由我国古代的“学思结合”与“知行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概括而来的。“导学”与“悟学”这两个教学新概念是建立在我国古代教学论和学习论思想基础之上的教学新概念。“教贵引导,学贵领悟”教学新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教学论思想和学习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理由如次:

导学研究——先秦教学研究之特点

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教育家们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突出贡献,是研究和实践导学。即用引导之法,教学生学习。比较成功的引导之法,是“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和“知行结合”。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并躬身践履的。此后,孟子、荀子等著名教育家们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导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丰富了中国古代教学论宝库。

(一)   孟子关于导学研究的一些主要思想和方法

1、人的修养的客观差异性受环境影响,因此,对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针对学生的修养和才干上的差异性,提出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所谓,“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认为第一类学生是修养最好的,才能最好的。采取的导学之法是稍加点化,如及时的雨露润泽花木一样。第二类学生是长于德行的,导学之法是加以熏陶,使之成为德行完全的人。第三类学生是有才干的,则善为指导,使之成为才能通达的人。第四类是一般学生,则采取答问的形式,只解惑或释疑。第五类学生是指那些因地点或时间限制,不能及时授业,则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给他们以间接的教育,使其“闻道以善其身”。这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2、强调启发诱导要善用喻比的方法,讲究艺术的手段。

孟子同孔子一样,在教学生上善于启发诱导。要求学生积极动脑筋,独立思维,从不急于代替学生做结论,而是善用比喻的方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善用启发思维而后问答的方法,以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如,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是说教学都有一定的原则,不可以因学生的愚笨而改变之。好的教师只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自求自得。正如张满了弓却不放箭,而诱使学生跃跃欲试。启发不过难,也不过易,难易要适中,使学生都能够理解,都能够跟上来。由此可见,在启发诱导方面,孟子的研究较前不仅更具体化,而且已经趋于艺术化了。

3、主张学习应有存疑质疑的精神

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这话里寓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应具灵活性,应善于动脑筋思索问题,实事求是地去研究问题。

孟子的这一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多闻阙疑,多见阕殆”之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主张学习要用心思考,用心领悟。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主张学与思要结合起来。他还以说诗为例强调:“思则得之”的道理。曰:“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此告诫学生,解说诗,不要因为拘泥于文字而误解割裂词句,也不要因为拘泥于词句而误解割裂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感受,推测诗的本意,那就会有收获了。启示人们学习不要流于形式,要认真思考,深入钻研,领悟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思想。

(二)荀子关于导学研究的一些主要思想和方法

1、注重研究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重点,以视教育对象不同,择而教之。

荀子曰:“《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儒教》)

应当指出,受时代和历史的限制,荀子提倡研究的教材内容皆儒学,教与学都是为了发扬儒学,行儒学之道。这种教学思想是片面的。但是,荀子注重研究教材的特点与重点,主张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特点而施教于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导学思想和导学方法,鲜明地标志着中国古代导学研究的深入,较孔孟的“因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而施教”的导学思想和导学方法更前进了一步。

2、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心理因素,视其不同的心理趋向和可接受程度,择而教之。

荀子曰:“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辨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问楛者,”犹言所问皆恶,非出于礼仪。引申为向老师请教,态度不端正,动机不良。“礼恭”,恭敬有礼貌。“辞顺”,说话和气,求教认真。“色从”,悦色相从。引申为学习虚心,有兴趣。“致”,高深、极点。)荀子强调好的教师教学前应当谨慎地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教与不教,怎样教?要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来决定。学生对学习无兴趣时不教,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时不教,学生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时不教,学生对知识不是真正乐于接受时不教。荀子注重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视其求知之诚意,量其求知之动机,兴趣,态度,适时适度而教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这是非常进步的。但是,荀子的“必由其道至,然后而接之,非其道而避之”的教育思想还是片面的。教师对学生的不教,应是相对的;而教,则应是绝对的;不教应是为了更好的教。对于学生的心理转变,教师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拒教,而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去引导。荀子“因学习心理而施教”的导学思想,是对孔孟“因材施教”导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

3、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假物以喻。

在导学研究方面,荀子更注重循序渐进和假物以喻。这主要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例如,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深刻地阐明了学习知识的循序渐进性道理。再如,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志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力,筋骨不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虵蟮之穴,无可寄托也,用心躁也。”这段话,荀子以生活实例做生动的比喻,深刻地阐明了学习应该用心、专心,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道理。

荀子注重循序渐进和假物以喻的导学思想,不仅是对孔孟导学思想的发展,而且,对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探索也是启示匪浅的。

(三)《礼记·学记》对先秦导学思想的总结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教学论专著。该书对先秦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中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12个字,高度概括了先秦时期导学思想的精华。盛赞“君子之教喻也。”《学记》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这就是说,当教师的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因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因素,然后,才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走;激励学生,但不强制使之顺从;启发他们,但不一下子把结论都讲出来。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激励而不强制使之顺从,学生学习起来必然感到安易;启发而又有所含蓄,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学习安易,又能独立思考,这是善于诱导的结果。这就明确指出:教的方法是引导,引导的方法是启发,启发的原则是善喻;而启发的作用则是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启动学生的思维以促使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